細菌會像病毒一樣,瘋狂傳染人嗎?

2021-01-09 麻醉MedicalGroup

這裡有專業的醫生為你講述健康知識、急救知識、以及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成了絕對的主角。不誇張地說,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八歲孩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處於惶恐之中。

人們擔心,這次神秘的傳染病會不會哪天傳染給自己?鋪天蓋地而來的各種信息,也讓他們難以判斷。同時,也讓他們不得不去認識傳染病的一些知識。

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權威解釋,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中國目前的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乙、丙3類,共39種。此外,還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開展應急監測報告的其他傳染病。

這裡有一個詞——病原體,是大家特別關注的。人們在想,什麼是病原體?看得見、摸得著嗎?如果我們能夠認出它,是不是就能免於傷害或者減少傷害?

病原體,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微生物佔絕大多數,包括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螺旋體和真菌;寄生蟲主要有原蟲和嚅蟲。病原體屬於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為動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過400種,它們廣泛存在於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膚中。

數量如此之多的生命體寄生於我們人體,是不是很震驚?不用擔心,其實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致病性,反而很多細菌都是益生菌。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健康的作用。比如,我們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和酵母菌。

大家都知道,本次震驚全球的疫情就是有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一時之間,病毒給人們留下極壞的印象。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是不好的呢?

從字面意思上看,這確實不是一個好東西。事實上,的確如此,絕大多數的病毒都是有害的。主要原因在於,病毒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裡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也就是說,即使看似無害的病毒,因為與人體本身細胞結合。久而久之,也可能產生健康問題。

那麼,病毒中是否還有「好人」呢?

答案是確定的,有一些病毒對健康是有好處的。比如,綠膿桿菌噬菌體(屬於一種細菌病毒),可以治療綠膿桿菌感染。

銅綠假單胞菌,在醫學上稱為綠膿桿菌。該菌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和對多種抗生素的耐受能力。對於人體,綠膿桿菌是最重要的條件致病菌,是創傷、燒傷及免疫受損機體最容易感染的細菌之一,嚴重地危害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搞重症的人都知道,綠膿桿菌是一個令醫生極其頭疼的細菌。一旦自己的病人出現感染,幾乎可以用夜不能眠來形容。

一物降一物,感謝大自然創造了噬菌體。令人驚奇的是,這是一種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一方面,溶原性噬菌體通過自身攜帶的外源性遺傳物質改變宿主菌的生物學性狀。同時,在與宿主菌基因組不斷地重組、整合、轉座和切離過程中彼此交換遺傳物質,影響宿主菌及自身基因的多樣性;另一方面,這種噬菌體還具有裂菌性,能特異性裂解宿主菌。細菌一旦被裂解,其生物學活性自然消失,感染就會得到控制。

回到題目:細菌會像病毒一樣,瘋狂傳染人嗎?

答案是確定的。如果條件成熟,細菌也不可輕視。

引起傳播的三要素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理論上,只要不具備這三個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防止傳染。

對於大眾來說,切斷傳播途徑和避免成為易感人群是可以做到的。

人們最擔心的傳播方式,可能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傳播。這個不用過於擔心,細菌通過空氣傳播也是有章可循的。飛沫傳播、飛沫核傳播和塵埃傳播,是細菌經空氣傳播的三種主要傳播途徑。

因此,帶好口罩、勤洗手就可以切斷這個傳播途徑。

避免成為易感人群,是抵禦幾乎所有疾病的關鍵。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情況,抵抗力弱的都會先中招。

因此,平時加強鍛鍊、增加機體抵抗力尤為關鍵!

相關焦點

  • 凍土解凍釋放千萬年前的病毒,會開啟新的一場大流行嗎?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曾多次報導稱,隨著氣候變暖,極地凍土的逐年解凍,恐怕會打開一個「潘多拉魔盒」,釋放出人類難以應對的古老病毒、細菌。病毒可能引起大流行病,這種過去看起來遙遠的威脅,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然讓人們的觀感發生了改變。那麼,凍土解凍、冰川融化可能釋放的古老病毒,以及其他環境中的病毒,對人類實際構成多大的威脅呢?
  • 萬年冰川中驚現未知病毒,人類會因此滅亡嗎?
    最近,一則科學家在崑崙山萬年冰川中發現了28種未知病毒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一個小小的新冠病毒就能讓人類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造成1000萬人的感染,死亡接近50萬。而這29種人類未知的遠古病毒會對人類產生多大的影響?
  • Cell:生物學家將竊聽細菌通信的病毒變成細菌殺手
    2018年12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Bonnie Bassler和研究生Justin Silpe鑑定出病毒VP882能夠竊聽細菌對話,隨後有點像間諜小說裡的情節,他們發現一種利用它攻擊大腸桿菌和霍亂弧菌等致病性細菌的方法。
  • 江西首現非洲豬瘟疫情 官方:只傳染豬不傳染人
    非洲豬瘟會傳染人嗎?針對這些疑問,9日,南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對此權威解答。什麼是非洲豬瘟?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非洲豬瘟如何傳播?非洲豬瘟會傳染人嗎?非洲豬瘟只傳染豬不傳染人,也不傳染除家豬、野豬之外的其他動物,不屬於人畜共患病。一旦健康豬被感染死亡率可達100%!豬肉還能吃嗎?能!
  • 凍土解凍釋放出古老病毒,危言聳聽還是迫在眉睫的威脅?
    那麼,凍土解凍、冰川融化可能釋放的古老病毒,以及其他環境中的病毒,對人類實際構成多大的威脅呢?氣候變暖真的會打開「魔盒」,帶來下一場大流行病嗎?古老病毒、疾病的殺傷力已不可同日而語一旦古老的致死性疾病的病毒釋放出來,如果仍具活性或是被某些科學家復活,會引發大流行病嗎?金冬雁教授表示,這「近乎是天方夜譚,甚至說胡說八道都可以,是沒根據的。」
  • 瘋狂科學家為實現永生,將350萬年前細菌注入體內,如今還活著嗎
    文/行走天涯瘋狂科學家為實現永生,將350萬年前細菌注入體內,如今還活著嗎?如果某一天人類能夠掌控到這些長壽生物的生命原理的話,是不是就能實現和他們一樣長生了呢?雖然不能與天同齊,但至少不會是短暫的幾十載時光。來自莫斯科國立大學的阿納託利布魯奇科夫教授被稱之為是一位非常瘋狂的科學家,這位科學家倒不是想長生不老,而是想要找到長生不老的方法。由於他一直重點關注研究的領域都是永凍土方面,於是當永凍土解凍後,出現了一種存在於350萬年前的古老細菌芽孢桿菌f。
  • 它們真的不怕細菌病毒嗎?
    像野牛,羚羊之類的食草性動物自然就會成為食肉動物的目標,可是那些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它們最終都去了哪裡了呢?  動物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面臨著生老病死的困境,像老虎獅子這類型的動物再強大,它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戰鬥力也會變得一天不如一天,最後變成了一灘屍體。這些動物的屍體在時間的醞釀下會變得腐爛發臭。
  • 細菌與病毒誰更小?
    細菌和病毒有區別嗎?有的!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人們總是忽略它們的存在,病毒和細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約1000倍。可就是這微小的生物時時刻刻刷著「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感染。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大多數細菌可以獨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細菌有一整套生長和繁殖的裝置(細胞器),通常是無性繁殖的。而病毒必須找到一個寄主細胞來繁殖。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醫生:病毒和細菌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說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 發燒真的能燒死身體裡病毒和細菌嗎?
    另外,對於消滅或預防影響身體病毒或細菌的滋長,發燒(一般為39~40℃/102~104 ℉)則提供了最理想的溫度。」這裡提到動物試驗,但是沒有給出任何引用文獻。一般來說,跟人體疾病有關的細菌、病毒,都是在37℃時繁殖最快。如果把人體看成是一個培養皿,那麼這人類在地球上幾十萬年的生活,篩選出來的病毒、病菌都是能夠在人體溫度條件下繁殖最快的菌株和毒株。
  • 打噴嚏的飛沫中有多少細菌病毒,正常人也有嗎?
    我們身體有一個應激保護性的反射系統,就像手指接觸到燙或者冰的東西時會猛地縮手一樣,呼吸系統裡也有類似的應激反應,那就是噴嚏,生活中也比較常見.。那麼打噴嚏的飛沫中有多少細菌病毒,正常人也有嗎? 打噴嚏是怎麼形成的?
  • 帶孩子了解病毒、細菌、微生物
    這個有史以來最長的春節假期裡 同樣也是帶領孩子 了解病毒、細菌、乃至於微生物的 最佳契機智伍他們為了拯救隊友而冒險進入了叢林……探險隊最終能否擺脫病毒的威脅,安全地逃出危機四伏的原始叢林呢?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這些細菌與人類和一切生物共生共存著,有的會相互和睦相處,有的會設法殘害其他生物,但它們沒有人類這麼多腦子,挖空心思損人利己,它們只不過是為了活命,最簡單的活命而已。人體細菌知多少?細菌遍布世界每個角落,世界上有多少種細菌,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
  • 科學家首次在細菌中發現朊病毒
  • 新型肺炎由病毒引起,那麼病毒和細菌是一回事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們都知道此次新型肺炎是由病毒引發的,可以大家會有疑惑,這病毒和這肺炎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感染了病毒,又怎麼有效對付它呢?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病毒到底怎麼回事。病毒發現的時間比細菌要晚。早在1892年時,有個俄國的科學家,叫伊萬諾夫斯基,觀察了一種菸草的病毒,叫菸草花葉病。所謂的菸草花葉病,就是植物也會感染病毒,我們平常抽菸的那個菸絲,其實就是通過這個菸草葉子,通過處理得到的。可如果得了這種菸草花葉病的話,這個菸草就長不好,表面就會皺。
  • 為什麼會復陽?因為新冠病毒會像愛滋和B肝一樣,長期寄生體內?
    最近,有一個新聞在朋友圈瘋傳,有人說新冠病毒會潛伏在身體裡面,像愛滋病毒和B肝病毒一樣,一直在身體裡面,變成一個慢性的疾病,需要終身服藥,還會有傳染力,會感染其他人。#健康出行節##清風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這樣的說法對嗎?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
  • 外星病毒會害人嗎?
    在針尖般大小的一小滴海水中,就可能含有1000萬個病毒、以及100萬個細菌和單細胞藻類。所以,不難想像,假如我們有一天在別的星球上找到了生命,那麼病毒一定也是少不了。但為什麼迄今各國的航天局在尋找外星生命的時候,都試圖尋找比細菌高級(包括細菌)的生命,而不把病毒作為搜尋目標呢?
  • 病毒為什麼讓人類措手不及?我們沒認識到,病毒與細菌的區別
    實際上,病毒並不是細菌,二者在本質上擁有很大的差異,只有認識到這些區別,才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首先,病毒和細菌在外觀以及內部結構、代謝方式方面都有不同。根據相關研究,細菌的體積往往較大,在顯微鏡中就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而病毒則需要用數萬倍的電子顯微鏡才能顯露身形。
  • 如果人類放任新冠病毒不管會導致人類被滅絕嗎
    這還是在世界各國對病患進行醫學幹預的前提下的結果,那麼如果世界各國全都對新冠病毒放任不管也可能導致人類滅絕嗎?病毒和細菌儘管都會導致人患病,然而病毒和細菌其實具有明顯的不同點。其實和其它動物一樣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其實每天都有數以億計的病毒落到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這聽著似乎是一件令人恐懼到頭皮發麻的事,然而生物的進化歷程本身就是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既然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所有物種的生存環境中都充滿了細菌、病毒,那麼各種不同的物種自然也會在進化過程中逐漸適應這種環境。
  • 病毒離開人體存活多久 病毒離開活細胞會死嗎
    目前冠狀病毒的毒株分離獲得成功沒多久,這方面的相關科學研究還基本上沒有,但我們可以參照其他病毒的一些相關研究數據來了解病毒的特性。那麼新型冠狀病毒離開人體存活多久?會死嗎?病毒只能存活於生物體細胞內,室溫情況下基本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