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由病毒引起,那麼病毒和細菌是一回事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12-06 思維發掘

我們都知道此次新型肺炎是由病毒引發的,可以大家會有疑惑,這病毒和這肺炎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感染了病毒,又怎麼有效對付它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病毒到底怎麼回事。

病毒發現的時間比細菌要晚。早在1892年時,有個俄國的科學家,叫伊萬諾夫斯基,觀察了一種菸草的病毒,叫菸草花葉病。

所謂的菸草花葉病,就是植物也會感染病毒,我們平常抽菸的那個菸絲,其實就是通過這個菸草葉子,通過處理得到的。可如果得了這種菸草花葉病的話,這個菸草就長不好,表面就會皺。

伊萬諾夫斯基發現,我們可以把這個得了菸草花葉病的葉子拿出來,通過一些方法,把它提取出一些液體,而這個提取液中,肯定含有一些治病的元素,但他並不知道治病的元素是什麼,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讓這個提取液通過了一個過濾器,這個過濾器有個特點,細菌經過過濾器後,就過不去了,所以經過這種特殊的過濾器後,這個提取液就是完全無菌的了。

之後,它把這個提取液去感染沒有染病的菸草葉,結果,這個菸草葉,因為用了這個提取液也生病了。

可是,這就有點奇怪了,你是完全無菌的液體,放到葉子上,葉子為什麼也能生病呢?

這就說明,這個葉子生病的原理,並不是細菌造成的。

所以,伊萬諾夫斯基認為,它可以濾過這種過濾器,所以這種治病的物質,一定比細菌小。可能是細菌的分泌物,於是就給它取了個名字,叫過濾性病毒。

後來,人們發現,這其實並不是細菌的分泌物,而是病毒。

病毒的大小比細菌還要小,小到1/100,甚至1/1000那麼大,所以,用光學顯微鏡,我們能看到細菌,但是看不到病毒。

怎麼辦呢?

必須依靠電子顯微鏡。

到了20世紀初,人們發明了電子顯微鏡後,才逐漸看到了病毒。

1935年,美國一名科學家叫斯坦利,他用電子顯微鏡去看,最後發現,這種病毒是由兩種物質構成:

第一種就是蛋白質;

第二種就是RNA,核糖核酸。

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人體內有大量細胞,而細胞由大量DNA組成。這DNA相當於我們生產生活中的廠長,它說要生產什麼,那就生產什麼。但是這廠長不會到車間告訴工人生產什麼,要通過車間主任把想法傳達給工人,而這個車間主任就是RNA。

他不僅發現了這個病毒的組成,還發現這個病毒已經結晶了,他觀察了這種結晶體,發現了病毒。後來,他因此發現,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病毒和細菌相比,不僅僅是比較小,更重要的是,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它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再加上一些遺傳物質,而這種遺傳物質,可能是RNA,也可能是DNA。

細菌不光可以寄生,自己也能存活,比如,你把細菌放在培養液中,它就可以活。但是病毒是不行的,它必須在細胞內才能表現出活力,才能複製,才能活動,只要你讓病毒在細胞的外邊,它就跟粉塵一樣, 跟水一樣,沒有任何生命特徵,它就會變成結晶體。

所以,這麼看,病毒到底是不是生命?人類至今還不清楚。因為正如剛才所說,它沒有細胞結構,它必須在細胞內寄生,一旦出了細胞,它就成了結晶的結構。

所以,病毒是一個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一個東西。

而面對病毒,人們的反應與免疫系統不一樣,毫不在意或過分恐慌都是不對的,唯有平靜的等待,疫情一定會被消滅。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病毒?病毒和細菌是不是一回事?抗生素能不能殺滅病毒?
    很多人對病毒實際是根本不了解的,比如請你回答幾個問題:病毒是不是一種生物?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科學距離我們很遙遠嗎?不,其實我們每一天都與科學伴行。就拿當下我們正在抗擊的新冠肺炎來說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
  • 細菌與病毒誰更小?
    細菌和病毒有區別嗎?有的!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作為地球上最小的生命形式,人們總是忽略它們的存在,病毒和細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約1000倍。可就是這微小的生物時時刻刻刷著「存在感」,人類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感染。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大多數細菌可以獨立生存繁殖而不需要任何宿主,細菌有一整套生長和繁殖的裝置(細胞器),通常是無性繁殖的。而病毒必須找到一個寄主細胞來繁殖。
  • 細菌會像病毒一樣,瘋狂傳染人嗎?
    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權威解釋,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中國目前的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乙、丙3類,共39種。此外,還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開展應急監測報告的其他傳染病。這裡有一個詞——病原體,是大家特別關注的。人們在想,什麼是病原體?看得見、摸得著嗎?
  • 知己知彼:關於病毒 這些秘密你必須知道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非常時期,哪些科學知識和醫學常識才能幫助我們打好這場防禦之戰呢?你可能最想知道的是:病毒是什麼?病毒是怎樣入侵人體的?又是怎樣讓人生病的?我們應該如何防禦這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這幾天我正好在感冒發燒,要不要去醫院?在與病毒鬥爭的過程中,科學家究竟學到了什麼?
  • 我可能沒上過生物課,病毒和細菌竟有這麼多不同
    文|中國科普博覽 劉馨遠在剛聽說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的時候,就有朋友問我,這病要怎麼治療?是不是要用很多抗生素?實際上,治療病毒引起的肺炎並不需要抗生素,因為抗生素是針對細菌感染的藥物,對病毒感染無效。
  • 20%的癌症都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警惕這5類病毒,別讓它們成為...
    癌症的高發率和高死亡率,讓我們在生活中談「癌」色變,很大部分的恐懼來源於我們對癌症的不了解,科學認識後,你會發現癌症並沒那麼可怕,能防也能治……據國際抗癌聯盟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被確診罹癌病例達1200萬人,而這其中約20%的病例歸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
  • 看不見的敵人—漫談細菌和病毒
    這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新型冠狀病毒。病毒很小,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出它嬌小的身軀。舉個例子,假如人是一棵參天大樹的話,病毒充其量只是他的半片樹葉。為什麼不是一片呢?因為它不具備一片葉子的完整結構,沒有DNA雙螺旋鏈結構。
  • 非典和這次疫情都由其發源,然而它還備有病毒800種
    武漢新型肺炎疫情出現以來,進行到當下已經進入爆發期,每天都有很多新增病例出現,截止到1月24日中午,全國共出現確診病例887例(其中湖北省549例),死亡26例,治癒35例,境外確診12例,疑似18例。
  • 梳理非典SARS病毒和事件有助於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嗎
    今天就是除夕之夜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年關,因為從半個月前起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席捲而來。許多人將此病毒與十七年前的非典事件相比。有很多類似之處。病毒來源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結果出爐了,將該病毒的來源再次指向蝙蝠。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完成,該團隊1月23日在學術平臺bioRxiv預印版上發表文章,闡述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96%!
  • 打噴嚏的飛沫中有多少細菌病毒,正常人也有嗎?
    那麼打噴嚏的飛沫中有多少細菌病毒,正常人也有嗎? 打噴嚏是怎麼形成的? 打噴嚏是人體的一種天然防禦本能,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這是鼻腔中的神經細胞向大腦傳送去除細菌及微生物或灰塵後的反應,這一過程對人體來說是有好處的,相當於給鼻腔「排毒」。
  • 細菌和病毒是不是一回事?一個是活的,另一個好像不是
    我們習慣於將細菌與病毒放在一起說,也自然而然地將兩者看作是一回事,可實際上兩者並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毫無關係。怎麼會毫無關係呢?最起碼細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吧?還真不是,細菌是微生物,但病毒並不是,甚至於病毒能不能算是生物都有待探討。沒錯,從本質上來講,細菌與病毒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活的,另一個好像不是。我們先來看看那個活的,也就是細菌,細菌是什麼呢?
  • 二手菸也能傳播病毒?別信!關於新型肺炎的10大謠言排行榜
    關於新型肺炎的10大謠言排行榜寶貝有媽媽幫  作者:  2020-02-08 其實電吹風的溫度是可以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的,因為想要殺死它56℃就可以了,但是卻需要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30秒太短了,但是
  • 九問新型冠狀病毒:新病毒比 SARS 「狡猾」 在哪兒?
    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透露,這些天面對的線上諮詢最高時達上萬人,是平日裡的幾十倍,「疫情突然,太多民眾對這個疫情和病毒認識不足,不知道怎麼辦……」正如一位科研人員所說,很多人之所以表現出較強的擔憂,是因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人們連「敵人」的底細都還沒有摸清。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從目前的文獻來看,有很多的藥物都是處在研發階段,或者是說基於前期的一些經驗,大家在進行一些嘗試。但是由於我們的治療藥物真正要達到一個明確的臨床效果,它是需要有足夠的臨床證據的。所以目前從證據來說,肯定是沒有一個特效藥能夠專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 從多位專家的口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觀點:對抗新冠病毒尚無「特效藥」。
  • 專家詳說細菌和病毒-光明日報-光明網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做好防護的同時我們也聽到「目前沒有特效藥物」的消息,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能用抗生素治療呢?因為這次的病原體是病毒,不是細菌。那麼,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異同?為啥不能用抗生素殺病毒?
  • 什麼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何異同?
    其實,絕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是無害的,而且有很多微生物還和人類共生,甚至可以服務於人類。可是,畢竟有一些微生物是可以讓人生病的。這些可以侵犯人體,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叫作病原微生物,也叫作病原體。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蟲、真菌、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病毒等等。病毒就是一種常見的病原微生物。
  • 發燒真的能燒死身體裡病毒和細菌嗎?
    最常見的發燒,都是跟感冒有關的。古今中外幾千年來, 感冒這個病一直就是用溫度這個表象來定義的,比如中醫裡的傷寒,英語裡的「cold」(冷、寒)。但是在造這個詞的時候,古人不知道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當然,即便是現在,很多人也不見得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我們現在再看看這篇中文的帖子裡提到的幾個問題。
  • 新冠病毒在家能自測?淡水魚傳播病毒?都是謠言
    新型冠狀病毒在家也能自測?放鞭炮能夠消除病毒?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不時會出現各種關於新冠肺炎的傳言,這些傳言打著「科學論證」的標籤,看上去還真像那麼回事,但事實是這樣嗎?1、新型冠狀病毒在家也能自測?真相: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沒有家用版自從疫情暴發後,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開始疑神疑鬼,總擔心自己被病毒感染。
  • 科普:淺談你所不知道的知名生物病毒(附預防手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已證實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大部分的病毒都是此結構組成,形態可能不一樣,已知除朊病毒以外 01 需要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