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依託網際網路 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2020-12-08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與讀者一起編詞典

  蔡華偉繪

  ●兩千多頁的詞典轉化為屏幕上小巧的應用圖標

  ●把整個詞條拆散重新構建交互友好的查詢界面

  ●全球華人讀者通過網際網路提供詞典的語言素材

  不同於其他大型工具書編纂工程的啟動方式,近日,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譯文出版社和英漢大詞典編纂處主辦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暨概念發布,選擇了一個開放的空間——2014上海書展現場中央大廳,向全場讀者公開發布此次編纂工程理念。

  這無疑代表著一種姿態:第三版的《英漢大詞典》編纂,將不再囿於詞典編纂專家的紙邊案頭,而將成為一場依託網際網路開放平臺下,詞典使用群體中的全民大行動。

  緊迫:網際網路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和編纂思維

  35歲的復旦大學英文系教師朱績崧是陸谷孫教授的學生,接棒陸谷孫主持《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在做編纂概念發布時,朱績崧說,「雖然詞典編纂是一個因襲性很強的行業,但我們明顯有別於前人的地方,就是『高度數位化』『深度社會化』。」

  據介紹,《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團隊將對詞典進行高度數位化處理,讓這部2400多頁、22萬詞條,體量龐大的工具書最大限度地適應網際網路環境,在各類終端設備,譬如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上,都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它的各項強大功能。

  「在我們看來,數位化閱讀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所趨。」朱績崧說。

  與前輩們不同,第三版編纂團隊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展開的一場編纂工程。如今,工具書及其他相關類圖書在查閱習慣、獲得渠道等方面都發生了迅速的變化。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的話來說,「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催生了詞語的裂變,也大大地改變著工具書的形態及其編纂思維。」

  朱績崧曾在課堂上讓學生們查詞典回答問題,學生們紛紛掏出手機查,「有道」是這麼說的,「金山」是這麼說的。「《英漢大詞典》為什麼不能做到使用便捷呢?我希望能讓年輕人直接使用《英漢大詞典》。不敢保證將來的產品一定比別家好,但至少內容靠譜。」朱績崧認為。

  陳昕認為,「傳統工具書的地位與影響力在數字時代不斷邊緣化。但是,一切數位化產品的原始創意都依賴著紙質工具書的堅實研發基礎,而網絡與紙媒的交互性也啟示我們,權威工具書編纂應當借重於網際網路的傳播與放大效應。」

  的確,數位化給予詞典的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數位化,納須彌於芥子,兩千多頁的詞典化為屏幕上一個小巧的應用圖標。而這圖標的背後,卻是一座如宇宙般晝夜不斷膨脹的語言信息庫。

  「它殘酷地拷問著詞典在物理維度上的存在,又對詞典的文本容量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寬容大度。」朱績崧說。

  艱難:大型詞典寧可慢慢來,也一定要做好

  《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程之所以備受矚目,是有歷史原因的。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規劃的中外語文詞典編寫出版中規模最大的一本英漢雙語詞典。作為一項國家任務,《英漢大詞典》的編寫任務落到了上海,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負責組織編寫出版工作。

  歷時16年的編寫歷程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從手寫的一張張資料卡片開始,集腋成裘,匯集成一座英漢雙語的「文化崑崙」。《英漢大詞典》1991年出版上卷,1993年上下卷出齊,2007年出版第二版,成為中國第一部真正自主研編的大型英漢雙語工具書,它的誕生將中國外漢語文辭書的編纂水平推到了全新的高度。

  身為主編的陸谷孫,當年為了《英漢大詞典》,發願「不出國、不寫書、不兼課」。近百位精英學者篳路藍縷,為這部工具書的誕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由於工程浩繁,團隊也幾經變化,使得編纂進程起起伏伏,一些專家在編纂中途就抱憾西去。

  陸谷孫在第三版編纂工程啟動儀式現場笑言,編詞典算不得什麼好差事,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思想準備。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玉良教授回憶,他到陸谷孫家中探望他,每一次對方都是在伏案工作。「我印象非常深刻,他曾拿出三頁紙來,A3大小,上面也就十來個詞條,左右留白很多,他在留白處寫了很多批註,把最妥帖、最時髦的用法補充進去,乍一看,像打翻墨水瓶一樣。」

  如今,《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編纂,看上去不會像當年那樣艱苦,但「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的實質,仍在一脈相承。

  事實上,《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編纂工作,已於2007年起陸續展開。如今,詞典第二版數位化大部分已經完成,編纂團隊計劃於今年開放整本詞典的數位化查閱,明年推出手機應用,第三版紙質詞典爭取5年後面世。「編詞典的人,一定要有點『愚公移山』的精神。有的大型詞典,耗費的是幾代人的努力。寧可慢慢來,也一定要做好。」朱績崧說。

  創新:開闢多種查詢途徑,發動讀者搜尋例證

  當然,《英漢大詞典》第三版所面臨的考驗,不僅僅是網絡的衝擊,更是閱讀習慣的改變。

  新媒體湧現的今天,不斷翻屏只會讓讀者越來越不耐煩。朱績崧拷問自己,對於釋義詳明、例證豐富的《英漢大詞典》,數位化之後,可能出現同樣問題:當你在do、make、go、set這類超長詞條的頁面翻了幾十次屏,你真的確信你再翻下去,一定會找到你所需要的內容嗎?

  因此,《英漢大詞典》第三版的終極目標,將不僅僅是略加修改就把文本從紙面遷移到屏幕上,而是要實現「高度數位化」。

  為此,編纂團隊甚至要把整個詞條拆散,重新構建交互友好的查詢界面,盡力擺脫傳統電子詞典「見木不見林」的弊端。「電子化的最強項,是可以開闢更多種查閱途徑。如,詞條在某一級上和另一個詞條某一級發生聯繫。如果設計得好,數位化的詞典能提供無數條路。」朱績崧設想。

  不僅是表現形式,詞典的內容來源,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編纂方式為例,團隊提出「讀者融入」計劃,號召全球華人讀者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來提供編纂詞典的語言素材。當年那些「最妥帖、最時髦的用法」,如今將由全球華人讀者來共同尋找。

  此舉,旨在加深《英漢大詞典》與整個世界文明的親密關聯。朱績崧介紹,這靈感來自《牛津英語大詞典》。他表示,這部號稱英語終極權威的英語單語詞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託賴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編者發動了整個英帝國的閱讀界為這部詞典搜尋千年文獻中的例證。

  「現在,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基本完成了內嵌於微信的《英漢大詞典》語料搜集工具,再內測一段時間後,爭取在本月面世。只要有網際網路連接,讀者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為我們的事業添磚加瓦,提供第一手的新詞、新義、新例。」朱績崧說。

  當然,這項工作,絕不輕鬆。「權威詞典編纂如何實現網際網路思維下的讀者融入,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敢於去實踐的課題。」《英漢大詞典》(第三版)責任編輯張穎說。

  編纂團隊特別強調,要「採納合格的語言素材」。今春以來,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內部已經嘗試過數輪語言素材搜集工作,理清思路,認清難處。朱績崧同時強調,《英漢大詞典》絕不會走某些網絡百科詞典那樣任由訪問者增刪修改的路數,「因為久經考驗的權威性要求我們必須把『搜集』和『採用』這兩道工序區別對待,前者向全世界開放,後者的權限必須牢牢掌控在我們的核心編輯團隊手中。」

相關焦點

  • 有道詞典下載安裝_有道詞典app下載「官方版」-太平洋下載中心
    有道詞典app是網易有道出品的網際網路時代詞典軟體,是最好用的免費全能翻譯軟體,也是最受歡迎的詞典軟體。
  • 每人必備的英漢詞典到底能幫我們學會什麼?
    說到詞典,任何學習英語的人手邊至少會有一本,但今天介紹的「巧用詞典學英語」,要推薦使用這樣幾本詞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由上海交通大學(微博)出版社出版、吳光華主編的《漢英大詞典(第二版)》以及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f Synonyms and Antonyms(韋氏的同義詞、反義詞詞典)。
  • 兩本「新冠詞典」出版|英漢新冠詞典|詞條|詞表|翻譯_網易訂閱
    《英漢新冠詞典》和《漢英新冠詞典》封面  參與兩本詞典編纂的除了復旦大學外文學院的高永偉教授、丁駿副教授兩位主編,還包括美國友人Thomas Creamer、外文學院修讀《詞典與翻譯》的碩士生和  《英漢新冠詞典》內頁  《英漢新冠詞典》收詞共計7657條。
  • 中國英語學習頂級品牌《牛津高階雙解詞典》第8版問世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曾創每分鐘銷售2.16冊奇蹟 內容增加20%,增加1000新詞,5000餘項修訂,強化牛津3000核心詞,新增「詞語搭配」和「用語庫」,新增78頁圖解詞彙擴充,新增「牛津寫作指南」,新增「iWriter交互式軟體」指導寫作,新增學術詞彙標示……中國英語學習的頂級品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8版)又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現給讀者。
  • 有道詞典:在線學習工具中的黑馬
    2007年9月網易有道推出了以翻譯服務為主的有道詞典,自此一款能夠引領不同年齡階段人群學習英語的平臺進入大眾視野。2009 年年初,網易有道再次推出了手機版有道詞典,讓廣大用戶通過手機就能隨時查詞學習英語。時至今日,人人都在學習英語的時代,有道詞典緊隨網際網路發展,努力為大眾帶來更多的內容和服務。
  • 牛津英語詞典是工具書轉型的一個縮影,它經歷了什麼,又會變成什麼樣?
    圖片來自:OxfordDictionaryblog僅僅過了一個世紀不到,2010年,OED編輯部宣布代表當代英語語言權威的OED第三版很可能不會再出版紙質版本。第一版OED。圖片來自:BaumanRareBooks第二版OED。圖片來自:CenteredLibrarian消息一出,除了一些唏噓的聲音,更多人認為這無關痛癢。
  • 劣質詞典頻頻涉世引發的思考
    《高級現代漢語大詞典》出籠的經過     11月22日清晨一下火車,我們就直奔呼市新華書店,遍訪工具書書架,沒有見到《高級現代漢語大詞典》的蹤影。於是,我們又轉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當我們終於在該社的圖書門市部看到了和北京甜水園圖書批發市場上一樣的《高級現代漢語大詞典》時,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擺在了我們面前: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果然是《高級現代漢語大詞典》的出版者,該書的出版時間是2001年8月。     《新世紀現代漢語詞典》(京華版)出版僅8個月,怎麼竟會搖身一變,以《高級現代漢語大詞典》的面目再次出版呢?
  • 有道詞典筆和搜狗出品的糖貓詞典筆功能大對比
    網易有道詞典筆具有「多行掃描翻譯」的功能,也就是說,有道詞典筆一次可以同時掃描多行,然後將其進行 有道詞典筆,是一款學習型的智能硬體,其中內嵌了有道自主研發的光學字符識別和神經網絡翻譯等業內領先的AI技術。
  • 陸谷孫:《中華漢英大詞典》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四周無牆
    大約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前,好像也是這個季節,曾為自己參與編纂的《英漢大詞典》寫過一篇前言。那時年未及艾,矜愎不知自斂,聲勢過大,逸辭過壯,特別是第一段,什麼要把詞典獻給中華祖國,獻給世紀交替的新時代等等。時至今日,開卷重讀這等文字,只剩下條風時麗之感。第二版的前言,雖是用英文寫的,依然有藻繪的毛病。那麼這部《中華漢英大詞典》的獻辭該怎麼寫?
  • 粵海燕版「多功能英漢工具書系列」
    >    《多功能小學生英漢詞典》緊扣新課標,以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各種小學英語教學用書為基礎,收入詞彙近2000個,這些詞彙都標出了最新的國際音標。為了能讓小讀者們對每個單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該詞典還分「詞義解說」、「詞形變化」、「習慣用法」、「常用搭配」、「詞義辨析」、「詞彙拓展」、「同義詞」、「反義詞」等多個欄目展示單詞的用法及其與其它單詞的關係,解釋科學嚴謹、通俗易懂。為了激發小讀者的學習興趣,書中還展示了精美風趣的雙色插圖,形象地揭示了一些詞義或句義,以圖補文、錦上添花。
  • 他「在用生命編詞典」|張志毅先生《當代漢語學習詞典》隆重推出
    今特刊其「出版說明」,以使讀者對本詞典有大致的了解。《當代漢語學習詞典》出版說明主編張志毅先生2010年,張志毅先生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辭書強國」究竟有多遠》,談到漢語學習詞典的現狀時說:「英語現代語文辭書……於1942年出版了第一部學習詞典《英語習語及句法詞典》。以起步的年代論,比我們較好的『學習詞典』也早了60多年。
  • 《現代漢語詞典》出APP了收費98元,你會買單嗎?
    像《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這一類APP應不應該收費?網際網路時代,辭書等傳統工具書的數位化面臨哪些問題?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現代漢語詞典》也有了APP  日前,由商務印書館推出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APP正式發布。
  • 馬鳴謙︱奧登與OED:大詩人與大詞典的故事(上)
    作為一個出了名的詞典愛讀者,1963年,他曾宣稱,如果被放逐到一個無人荒島,他會選擇帶上一本「好詞典」作為荒島讀物,而不會帶任何一本文學名著,因為詞典與它的讀者的關係是絕對被動的,你可以有無數種合理的讀法。
  • 最好用的3本詞典,讓你背單詞學英語事半功倍
    比如第一遍讀英文原版小說、看新聞、聽公開課,閱讀體驗、流暢性是首要考慮的,所以知道中文意思就夠了,因此一般的英漢詞典就夠。而如果是考試分析錯題,積累詞彙,寫作、教學時候,是需要深入學習的,這時候需要英英詞典。
  • 《現代漢語詞典》APP上線 李瑞英錄製標準普通話音頻
    APP同時實現數字版、紙質版一鍵切換,這一設計既免除用戶對手機硬體的疑慮,也契合用戶傳統閱讀紙書翻閱的情懷。   另據了解,《現代漢語詞典》APP的預購消息於上周公布。截至發稿時,已有20837位讀者成功預購。   搜尋引擎時代,詞典APP是否還被需要?   《現代漢語詞典》被稱為國民教育工具書。
  • 在線翻譯行業格局重新劃定 有道詞典成行業新領頭羊
    2007年底有道詞典推出1.0正式版,作為首個具有門戶背景的翻譯軟體將翻譯軟體帶入網際網路詞典時代。隨後,騰訊於2010年5月推出QQ詞典。而國際巨頭微軟也不甘落後,2011年5月將必應詞典在線版的功能進行整合,推出必應詞典桌面版。一時間,翻譯軟體市場群雄逐鹿,都希望在這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 名師分享:巧用詞典學英語 --外語頻道--中國教育在線
    說到詞典,任何學習英語的人手邊至少會有一本,但今天介紹的「巧用詞典學英語」,要推薦使用這樣幾本詞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吳光華主編的《漢英大詞典(第二版)》以及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f Synonyms and Antonyms(韋氏的同義詞、反義詞詞典)。
  • 憑什麼搶佔詞典筆C位?有道詞典筆用實力說話
    在消費升級大環境影響下,更加便捷的智能化產品備受青睞,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據艾媒諮詢《2020中國智能硬體行業發展全景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硬體市場預計將達到10767億元,突破萬億大關。僅詞典筆這一細分領域就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入場,匯聚了包括有道詞典筆在內的眾多品牌。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中有道詞典筆試如何脫穎而出呢?
  • 最好用的英文詞典app是哪個?我們做了一個測評
    而歐路詞典是一款強大的詞典導入軟體。你可以方便地導入牛津字典、朗文詞典、韋氏詞典等等多部國際權威英漢/英英詞典。 有收費版和免費版,免費版就夠用了。 我們推薦導入的詞典:牛津高階雙解第8版、柯林斯雙解詞典、劍橋高階英英詞典、韋氏詞典。
  • 英語四六級、考研必備工具——名人牛津高階彩屏詞典D3
    三種主題設置  詞典豐富: 5大牛津詞典+6國小語種學習+ 16本權威詞典正版授權  衡量電子詞典的核心標準是內置版權詞典是否權威、專業和是否豐富,特別是最新、最全的《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近期受到英語學習者的熱捧,名人D3內置了《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同時還收錄《牛津英語搭配詞典》、《牛津英語同義詞詞典》、《牛津短語動詞詞典》、《牛津英語習語詞典》等五部牛津版權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