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大的超早產寶寶突發「腸穿孔」 深圳醫生「繡花式縫合」救命

2021-01-07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深兒醫/文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博 通訊員 深兒醫/圖

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住」了6個月的極早產兒,出生時體重僅560克。她突發消化道穿孔,腹腔內充滿糞便,小腸有30釐米壞死,生命危在旦夕。幸運的是,深圳市兒童醫院專家團隊全力救治,把她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此次救治刷新了華南地區最低體重早產兒施行消化道穿孔手術的紀錄。

剛出生就突發消化道穿孔,早產寶寶命懸一線

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4周+2天,早產兒小鈺(化名)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人間。當時,她的體重僅560克,只有成人手掌般大小。由於是超早產寶寶,她的全身非常脆弱:她的皮膚像膠凍一樣半透明,腹壁血管、臟器位置、腸蠕動的形狀都清晰可見,大腿僅有成人的小手指般粗細,甚至眼裂和部分手指都還沒分開。

出生後不久,小鈺出現了腹脹,病情不斷加重,一度嚴重影響呼吸。經過龍崗當地醫院積極搶救,她的生命體徵暫時穩定。但一個新的挑戰來了:腹部X片提示,她的出現了消化道穿孔。

深圳市兒童醫院普外一科主治醫師儲冬冬介紹,新生兒消化道穿孔,死亡率極高,早產、低出生體重的新生兒,腸道發育極差,不具備正常的腸道屏障功能,腸道內的致病細菌向腸壁內移位,在腸壁、腸道血管內大量繁殖,導致寶寶的腸道出現缺血、壞死,最後引起腸穿孔。一旦穿孔,腸道內的糞便等就會進入腹腔,容易造成感染,嚴重的可造成敗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即使僥倖存活,後期也會大概率出現嚴重的後遺症。

由於缺乏救治條件,當地醫院當即聯繫深圳市兒童醫院,緊急將寶寶轉運至該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入院後,深圳市兒童專家團隊立即對小鈺進行全面的檢查,進一步明確了消化道穿孔的診斷。新生兒外科、NICU、麻醉科立即進行多學科會診,在搶救寶寶的同時,積極準備手術方案。

深圳市兒童醫院NICU醫護人員正在搶救重病的小鈺。

新生兒腸道像一根吸管,縫合堪比「繡花」

此次手術風險很大,很棘手!深圳市兒童醫院普外一科主任肖東介紹,超早產寶寶體重極低,往往合併嚴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礙和顱內出血等多發疾病。上手術臺後,能否耐受長時間的手術和麻醉,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而且,寶寶腹腔空間小,腸管細,腸壁薄且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副損傷。最差的結果是,寶寶可能下不了手術臺。

手術中發現,小鈺的腹腔內到處都是糞便,全長80釐米的小腸有30釐米出現了壞死,壞死的腸管已經穿孔。外科團隊密切配合,首先將腹腔內的糞便清洗乾淨,切除了壞死的腸管,並把剩下的腸管用細如髮絲的縫線仔細縫合。

「這非常考驗外科醫生的技術」,肖東醫生介紹,這麼小的早產寶寶,腸管也就是一根普通吸管的粗細,這種縫合甚至要比繡花還細緻。最終,在麻醉、護理和手術醫師的配合下,整臺手術不到一個半小時就成功完成,術中出血僅僅1毫升。

術後腸功能恢復,還需闖幾個「關卡」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小鈺的情況已基本穩定。術後10天複查,腹部X片提示:寶寶的腸功能恢復良好。目前,小傢伙的體重已經增長到950克,進食和排便功能基本恢復。

術後1周的小鈺。

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高鏑介紹,即使是在歐美發達國家,不到600克的早產寶寶,存活率也僅有9%左右。對於超早產、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就像闖關「打怪」,患兒可能要經歷呼吸衰竭、顱內出血、高膽紅素血症、嚴重感染、餵養不耐受等「關卡」,才能逃出生天。目前,小鈺的腸功能已經恢復,她但還面臨著許多難關,比如肺水腫,腎功能不良等等。只有闖過這些「難關」,她的生命體徵才能進一步平穩。醫護人員將密切監護寶寶的病情,盡全力幫助她渡過難關。

審讀:孫世建

相關焦點

  • 男孩上課發出「聲響」,被一巴掌扇到耳膜穿孔?
    安吉的譚先生反映,他兒子被老師打得耳膜穿孔,起因是他兒子上課時發出了聲響。   小樂:「我就說我不去了,他說你去不去,我說我不去了怎麼的,後來他說你給我出來,把我拉到教室門口,快到門口的時候,他直接把我甩到地上,我準備爬起來,他一腳踹我頭這,然後一巴掌扇過來
  • 英國男子將77公分成人玩具塞入菊花 致腸穿孔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一名53歲的英國男子因腹部劇烈疼痛就醫,醫生檢查後震驚地發現,這名男子將一條長達30英寸(約77公分)的可彎曲成人玩具塞入了菊花,導致腸穿孔,腹腔內充滿血液。手術後,男子住院11天才康復出院。
  • 自動縫合成功!機器人醫生首次超越人類醫生
    一個機器人利用自己的視覺、工具與智能,縫合了豬的小腸。同時,人類醫生給進行了同樣的任務,不過從手術結果來評判,小型組織自動機器人(STAR)完成得更加出色。不過,STAR的發明者並沒有宣布自己的機器人馬上可以代替人類醫生了。他們將此次成功視為對概念的驗證——驗證了此次手術中具體涉及到的技術,也驗證了手術室中「有監管的自動化」廣義概念。
  • ...這種操作易致患者癱瘓、腸穿孔…|腸穿孔|診所|扎針|癱瘓|電針|...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近日,據濟南都市頻道報導,今年7月,濟南市民姜女士因腿疼,前往一家診所針灸。結果姜女士做完第三個療程後,發現自己右腿不但沒有好轉,居然還腫了。
  • 14歲女孩一個月內反覆腹瀉,確診「綠色癌症」可致腸穿孔!
    女孩反覆腹瀉,查出炎症性腸病前兩天,蔡先生帶著14歲的女兒小雅到東莞康華醫院複查後,對消化內科主任餘少平、醫生林曉東說:「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如果有什麼我能做的,請一定告訴我!」仿佛劫後餘生的幸運,讓他們一家對醫生充滿感激。
  • 縫合線的類型與術中應用
    Several types of materials are used for suturing subcutaneous tissues, fascia, or deep structures. 簡單來說,縫線就是外科醫生用來將組織縫合在一起的線,其可以用於縫合外科手術中的切口或創傷造成的傷口,也可以用於結紮血管。縫合皮下組織、筋膜或深部組織時會用到幾種不同材質的縫線。
  • 磁性玩具致兒童「腸穿孔」?明智的父母買玩具注意這幾點
    父母帶琳琳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琳琳腹部已經存在重度腹腔感染及腸穿孔。 醫生馬上給琳琳做手術,從琳琳腹腔中取出六顆磁珠,由於這些小磁珠在琳琳的消化道內,因磁性吸力互相吸引,
  • 有趣的磁性玩具致兒童「腸穿孔」?明智的父母買玩具注意這幾點
    今年3月,江蘇淮安2歲的小女孩冉冉就因在玩耍時誤吞入7顆磁力珠,造成小腸壁穿孔,險些危及生命。2018年12月,北京一名兩歲的小女孩因誤吞磁力珠被送往醫院,醫生經過手術,從其腹腔裡取出了整整23顆珠子,家長對孩子和食物吞的竟然也不知情,大部分這種孩子年齡都比較小,然後的話在自我的這種判斷和保護的意識不夠,同時這些玩具顏色比較鮮豔,容易引起孩子注意,幼兒大部分通過手的感知和嘴來感知事物,所以有一部分孩子很容易去吞食,和磁力珠類似,還有一種磁力泥也有同樣的安全隱患。
  • 鼓膜厚度只有0.1毫米,湖南男子酒後一巴掌被打穿孔
    對方重重一巴掌打中他的右臉,頓時感覺右耳內疼痛無比,還流出少許血,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右耳鼓膜穿孔。「捂住左耳時,只看到別人嘴巴在動,聽不清在講什麼。」由於鼓膜長時間未能自愈,耳朵裡總是有煩人的知了叫聲,聽力也嚴重受損。今年10月27日,陳文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李雲秋主任醫師處就診,隨即被收入耳鼻喉頭頸外科一病室住院。
  • 湖南重症新冠患者腸穿孔,4小時手術闖過生死關
    首發:「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ID:xhmrdxwx)口述:劉禕|38歲|醫生|湖南岳陽整理:徐晟|新華每日電訊如果不是一位重症新冠患者突發十二指腸穿孔,作為二線待命的一名外科醫生,我可能不會和團隊走上一線,完成這臺特殊的外科急診手術。穿戴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4個小時的手術下來,幾近「中暑窒息」了。
  • 3歲寶寶12處腸穿孔,這個網紅玩具別給孩子買
    結果孩子腸穿孔,做了4個多小時的手術才取出來。消化道異物是兒科門診中屢見不鮮的問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孩子不吞的。(這是西安市兒童醫院呼吸科近三年多取出的部分異物)這兩年爆火的網紅玩具磁力珠(巴克球),因為能夠根據想像力連接成不同造型,可塑性強,所以很受小朋友的喜歡。
  • 一個巴掌大的黑盒子,能做什麼?能救命!
    這是新疆首次5G雲隨訪起搏器的術後遠程診療,通過5G、雲平臺、大數據等新科技,遠程醫療服務正打破病毒帶來的隔離。如果說醫者體現的是良心和溫度,那麼,新一輪信息技術和科技革命浪潮,決定著現代醫學前行的動力和速度。
  • 8處腸穿孔!8歲男童誤吞這種網紅玩具,差點致命!
    最近中牟一名8歲男孩兒突然出現腹痛、嘔吐的症狀經醫生檢查竟然在孩子體內發現了一串「手鍊」!醫生提醒每年都會接診許多誤吞這種「手鍊」的病例嚴重可致命!內藏18枚異物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小博的腸道內有十多枚異物7月16日凌晨1點50分孩子被推入手術室醫生為孩子實施消化道異物急診手術
  • 腸鏡發現腸息肉是怎麼回事?怎麼切個息肉還要另外收費
    小腸很長,可以達到5-7米,做小腸鏡難度大,發病的機會也沒有結腸和直腸的大,一般考慮有腸道疾病的,先看結腸和直腸,有需要才去做小腸鏡或者膠囊內鏡。腸息肉是怎麼回事?息肉是人體正常組織上生長出來的小腫物。息肉可分為多發或者單發,多見於乙狀結腸或者直腸,但橫結腸、降結腸及升結腸等各個部位均可發生。
  • 胃腸穿孔、出血、壞死……2個月,15個孩子命懸一線,只因「它」!
    5月27日上午 連一醫小兒消化內科茆康衛醫生 發了一條朋友圈 雖然2顆磁力珠是同時吞下,但到達幽門後,還是非常容易隔著食道黏膜、胃黏膜或腸黏膜互相吸引,造成腸道穿孔
  • ...寄生蟲 泥鰍 蝦蟹 耐熱 腸穿孔 煮熟 寄生 毛細線蟲 -上海頻道...
    滬疾控專家指出,如果不煮熟煮透,寄生蟲一旦進入體內,就會寄生在腸道內,引發出血甚至腸穿孔。如果寄生到肝臟,會引發肝毛細線蟲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不過這些寄生蟲不太耐熱,只要溫度超過80℃就會死亡。    專家提醒,一些飯店做爆炒鱔絲等菜式,喜歡猛火快炒,燒煮時間不一定達標,寄生蟲有可能沒被殺死。
  • 機器人成手術臺"主刀醫生" 縫合更精準患者創面小恢復快
    南大一附院通過機器人進行手術,縫合更精準患者創面小且恢復快。   人民網南昌4月22日電 談起做手術,很多人都會想起用手術刀在身上劃一道口子的血淋淋場景,22日,南大一附院的一間手術室裡進行的一場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的「主刀醫生」是一臺機器人,而真正的醫生則在「幕後」進行操作。據悉,機器人做手術,不僅創面小,而且創口縫合更精確,患者術後的恢復也更快。
  • 村民為追究他人刑責 賄賂醫生偽造耳膜穿孔被判刑
    村民為追究他人刑責 賄賂醫生偽造耳膜穿孔被判刑   發生糾紛後,一方當事人為出氣,託關係賄賂醫生,扎破自己的耳膜,偽造耳膜穿孔,以達到追究對方刑事責任的目的。
  • 這種「腸息肉」,萬萬切不得!
    所以一旦被發現,醫生都會建議予以切除。 但是有一種「息肉」,可千萬切不得。 一般情況下,它是向腸腔外凸起的,由於腹腔壓力大等原因,卻翻了過來,在裡面看起來非常像一顆息肉。 臨床上這種情況叫憩室內翻,一旦不慎切除,會引起腸道穿孔。 什麼叫憩室?
  • 觀看8位醫生手術視頻學縫合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Techxplore編譯:張睿毅、Andy前段時間,文摘菌曾提過價值53萬一只的波士頓動力機器狗,也有進行太空探索的昆蟲機器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來了一個和大家一樣上網課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