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材料或將延續摩爾定律?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使得傳統意義上的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要失效了!」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超材料或延續摩爾定律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要失效了!」因此,如何延續摩爾定律成了當今半導體行業熱議的話題。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周濟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超材料有可能從工藝和原理兩方面延續摩爾定律,為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的技術路線。
-
摩爾定律失效?英特爾用事實告訴你:不會
【天極網筆記本頻道】隨著半導體行業發展,摩爾定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甚至有聲音說「摩爾定律失效了!」在9月19日舉行的「英特爾精尖製造日」活動上,英特爾用事實告訴大家:摩爾定律不會失效。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談到19日活動時說「今天是一個摩爾定律的盛會。」
-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超材料或延續摩爾定律
內容來源於中國電子報 兩種方式延續摩爾定律 一直以來,半導體器件的發展趨勢都沿續於摩爾定律的規則:集成電路中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經過18~24個月總數增長一倍。
-
摩爾定律失效了?為何英特爾困於7納米晶片,而臺積電卻能突破
它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然定律,但是卻揭示了信息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得益於摩爾定律,英特爾在計算機晶片領域一直佔據著壟斷的地位,直到近些年才迎來AMD這個強大的對手。不過,從市場份額上來看,英特爾始終保持著領先,即使它被有些人稱為「牙膏廠」。
-
網民吶喊:IBM憑什麼說摩爾定律會失效?!
新聞1: 據國外媒體報導,IBM的研究人員認為,一項被業內人士視為金科玉律的摩爾定律即將失效。 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於1965年預言,微處理器上的電晶體數量大約每兩年就會增加一倍,這一預言被證明有效,並被人稱為「摩爾定律」。但IBM的負責研究伺服器電腦設計的研究院卡爾-安德森(Carl Anderson)卻聲稱,摩爾定律將走向終結。
-
摩爾定律失效 還有什麼方法讓計算性能暴漲
福布斯發布文章稱,即便摩爾定律失效,矽晶片逼近物理和經濟成本上的極限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摩爾定律假定,微處理器的電晶體將每兩年翻一倍,它們的計算性能也隨之翻倍。自戈登?摩爾(Gordon Moore)1965年提出以來,該定律一直生效。不過近年來業界一直預測該定律即將失效。早在2000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矽技術在大小和速度上的極限提出了警告。實際上,摩爾定律並不算是定律。它更多的是自我實現的預言。
-
胡正明獲IEEE最高榮譽,一己之力續命摩爾定律數十年
特別是發明了使摩爾定律得以延續數十年的3D結構器件(FinFETs)。IEEE榮譽勳章每年評選一次,最早始自1917年,首屆得主為美國無線電工程先驅、發明家阿姆斯特朗。在華人圈,此獎項除了胡正明,還有卓以和、張忠謀分別在1994年和與2011分別獲得過。
-
後摩爾定律時代的計算技術之探討
但是登納德按比例縮小定律在2004年失效,導致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邏輯系統出現功耗-頻率危機,也對傳統按比例縮小尺寸的技術路徑在2020年代中期應用的前景造成了更加根本的挑戰。在那之後的十年內,隨著二維光刻技術能力達到原子尺度,摩爾描述的神奇的增長進程將走到盡頭。
-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新型二維材料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預言
摩爾定律難以為繼?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總是籠罩在摩爾定律難以為繼的陰霾之下。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呂勁團隊與楊金波、方哲宇團隊最新研究表明,新型二維材料或將續寫摩爾定律對電晶體的預言。他們在預測出「具有蜂窩狀原子排布的碳原子摻雜氮化硼(BNC)雜化材料是一種全新二維材料」後,這次發表在《納米通訊》上的研究,通過實驗證實了這類材料存在能谷極化現象,並具有從紫外拓展到可見光、近紅外以及遠紅外波段的可調能隙功能。
-
中金公司:量子計算能延續摩爾定律的神話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量子計算是重要的前沿科技之一,是延續接近物理極限的摩爾定律繼續發展的重要路徑。量子計算的特別之處是其計算能力隨著能夠支持的量子比特數的增長呈冪指數2n增長。目前制約技術成熟的要素包括硬體和算法兩方面。科學家[1]認為量子計算有望在新藥開發、破解密碼、以及搜索等人工智慧應用上得到商用。
-
黃氏定律正取代摩爾定律
(Moore’s Law)正在全面失效,但以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的名字命名的新定律——黃氏定律(Huang『s Law)似乎正在取而代之,而這也正是英偉達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巨頭Arm的重要原因。
-
摩爾定律的突圍
雖然在先進位程進入到5nm以後,摩爾定律的實現已經有所放緩,但微觀層面晶片設計依舊將持續朝著更高的計算密度,更大的存儲密度和更緊的連接密度三個方向持續推進,同時行業新的理念和技術方法仍將為摩爾定律注入新的血液,比如採用非經典結構,從結構的設計及布局來實現晶片面積的微縮,從而促使摩爾定律在「另類」層面得以實現。
-
美國科學院院士張守晟:摩爾定律即將失效,人工智慧怎麼化解這個...
張守晟認為有三個原因:計算能力按照摩爾定律在增長,每過18個月翻一次倍;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產生;最後,在算法上做了很大的進步。不過現在因為摩爾定律的逐漸失效,計算能力的提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這是人工智慧時代面臨的最大危機,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技術或者材料。而張守晟目前研究的就是構建於石墨烯之上的烯錫,這種材料能夠解決矽基半導體的發熱問題。
-
電子晶片逼近1nm極限,摩爾定律失效,頂上來的將是光電晶片
隨著摩爾定律逐步逼近物理規律極限,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發展瓶頸已經出現,光電晶片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該晶片可提高訓練和測試神經網絡的速度與效率,其應用領域包括機器人目標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藥物開發、醫學成像和無人駕駛汽車等。2.光電晶片研究成果將加速其在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應用2019年4月,美國晶片公司(Lightelligence)成功開發出世界首款光子晶片原型板卡。
-
加來道雄:摩爾定律只剩10年 或將崩潰
5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近日接受採訪時稱,計算機行業中的關鍵理論「摩爾定律」已經時日無多,10年內就將崩潰。 摩爾定律(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加來道雄表示,延續了47年之久的摩爾定律已經時日無多
-
摩爾定律,Chiplet,IP與SiP
導讀: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四個概念:摩爾定律, Chiplet,IP,SiP以及四者之間的相互關聯。 什麼是「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是以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的名字命名的。
-
電子晶片逼近1nm極限,摩爾定律失效,頂上來的將是光電晶片
隨著摩爾定律該晶片可提高訓練和測試神經網絡的速度與效率,其應用領域包括機器人目標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藥物開發、醫學成像和無人駕駛汽車等。2.光電晶片研究成果將加速其在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應用2019年4月,美國光智晶片公司(Lightelligence)成功開發出世界首款光子晶片原型板卡。
-
摩爾定律:我這一輩子,見證了電子產業的崛起
在文章發表十年之後,這一描述集成晶片上電子元件指數式增長的「摩爾定律」並沒有停止下來的跡象。時至今日,摩爾定律在近五十年來的科技高速發展進程中貫穿始終,遵循著摩爾定律的現代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計算機、個人電子設備以及傳感器。
-
為摩爾定律續命? 自旋電子技術暫難當大任
該定律指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每18個月約翻1倍。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摩爾定律為半導體工業的發展節奏設定了基本步調。自摩爾定律提出以來,不論是從單個晶片電晶體數目角度,還是從微處理器晶片、半導體存儲器以及系統軟體角度來考察,摩爾定律的預言與現實都驚人地吻合。可晶片上電晶體的尺寸不可能無限制地縮小下去,晶片單位面積上可集成的元器件數目會達到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