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軸突傳導塑造神經序列的時空特性

2020-12-01 科學網

局部軸突傳導塑造神經序列的時空特性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3:15:03

美國紐約大學Michael A. Long小組發現,局部軸突傳導塑造神經序列的時空特性。相關論文於2020年10月15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

研究人員探索了成年斑胸草鳥前腦的HVC中的運動前序列,這些序列對於精準求愛歌曲的表現至關重要。研究人員使用高密度矽探針來測量了與歌唱相關的種群活動,並將這些觀察結果與來自一系列網絡模型的預測進行比較。結果支持了一種迴路架構,即依次活動的神經元之間的異質延遲影響了HVC前運動神經元活動的時空模式。

 

研究人員測量了幾個延遲源的影響,並發現主要的貢獻者是通過HVC內的軸突側支緩慢傳導,通常會為序列中的每個關聯增加1至7.5毫秒。因此,局部軸突「延遲線」可以在確定神經迴路的動態庫中起重要作用。

 

據悉,在各種行為和認知過程中都觀察到了神經元的依次激活,但是其潛在的迴路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附:英文原文

Title: Local Axonal Conduction Shapes the Spatiotemporal Properties of Neural Sequences

Author: Robert Egger, Yevhen Tupikov, Margot Elmaleh, Kalman A. Katlowitz, Sam E. Benezra, Michel A. Picardo, Felix Moll, Jrgen Kornfeld, Dezhe Z. Jin, Michael A. Long

Issue&Volume: 2020/10/15

Abstract: Sequential activation of neurons has been observed during various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processes, but the underlying circuit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investigate premotor sequences in HVC (proper name) of the adult zebra finch forebrainthat are centr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mporally precise courtship song. We usehigh-density silicon probes to measure song-related population activity, and we comparethese observations with predictions from a range of network models. Our results supporta circuit architecture in which heterogeneous delays between sequentially active neuronsshape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HVC premotor neuron activity. We gauge the impactof several delay sources, and we find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be slow conductionthrough axonal collaterals within HVC, which typically adds between 1 and 7.5 ms foreach link within the sequence. Thus, local axonal 「delay lines」 can play an importantrole in determining the dynamical repertoire of neural circuits.

DOI: 10.1016/j.cell.2020.09.019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160-0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紐約大學科研團隊發現局部軸突傳導塑造神經序列的時空特性
    Long小組發現,局部軸突傳導塑造神經序列的時空特性。相關論文於2020年10月15日發表於《細胞》。研究人員探索了成年斑胸草鳥前腦的HVC中的運動前序列,這些序列對於精準求愛歌曲的表現至關重要。結果支持了一種迴路架構,即依次活動的神經元之間的異質延遲影響了HVC前運動神經元活動的時空模式。研究人員測量了幾個延遲源的影響,並發現主要的貢獻者是通過HVC內的軸突側支緩慢傳導,通常會為序列中的每個關聯增加1至7.5毫秒。因此,局部軸突「延遲線」可以在確定神經迴路的動態庫中起重要作用。
  • 康復醫學系列(30)神經傳導速度測定
    (一)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測定1.感覺神經傳導速度(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測定的原理如圖37所示。在圖中任一點刺激,在手指的兩個記錄點記錄,測量誘發的反應波的潛伏期,除以刺激點到記錄點的距離,即為感覺傳導速度。
  • Biomaterials:蜘蛛絲神經移植促進綿羊模型中遠距離神經缺損的軸突再生
    神經橫斷後的軸突伸長約為1毫米/天。尚未描述使用自體或人工植入物修復神經間隙中超微結構水平的軸突再生的精確時間過程。由於周圍神經肌肉結節的退化是周圍神經再生的一個高度時間緊迫的過程,因此,德國漢諾瓦醫學院C.
  • 究竟是軸突還是樹突?
    假單極神經元的這兩個分支,按神經衝動的傳導方向,中樞突是軸突,周圍突是樹突;但周圍突細而長,與軸突的形態類似,故往往通稱軸突。②運動神經元,或稱傳出神經元多為多極神經元,胞體主要位於腦、脊髓和植物神經節內,它把神經衝動傳給肌肉或腺體,產生效應。③中間神經元,介於前兩種神經元之間,多為多極神經元。動物越進化,中間神經元越多,人神經系統中的中間神經元約佔神經元總數的99%,構成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複雜網絡。
  • 神經纖維的興奮傳導特點是什麼?
    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感受器電位達到一定幅度,即轉變為動作電位,引起神經衝動。神經元具有感應性和傳導性雙重特點。神經元的樹突具有感應性,可以接受刺激,傳向胞體;軸突可以將匯集和調整後的信息傳向鄰近或後繼的神經元。所以,神經纖維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是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一般而言,神經纖維的興奮衝動傳導的基礎。
  • 高中生物《神經衝動的產生和傳導》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或局部電流),也稱神經衝動。,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b.在膜內,局部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電位計發生了偏轉,說明其兩電極間形成了電位差,電位差的本質為正、負電荷分布不均勻形成的電勢差值。正、負電荷的分布為何會不均勻?這便是本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問題。 以視頻中的實驗現象及分析引入新課, 較好地創設一個探究氛圍,讓學生迅速進入思考狀態,為下一步的「基於資料的探究性學習」做好準備。
  • 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興奮的傳導
    圖二 槍烏賊電極實驗 圖三 局部電流的傳導 在神經細胞的膜外,興奮傳導的方向與局部電流傳導的方向相反;在膜內興奮傳導的方向與局部電流傳導的方向相同。
  • 科學家發現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新方法
    【每日科技網】  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軸突(Axon)一旦受損,往往會導致永久性喪失功能。如果受損的神經元(Neuron)能夠令神經軸突再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望恢復。
  •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7:5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Yuanquan Song、天普大學Shuxin L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膠質細胞代謝重塑促進軸突再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恢復
  • 神經衝動的化學傳導
    神經衝動在突觸間的傳遞,是藉助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來完成的。當神經衝動到達軸突末梢時,有些突觸小泡突然破裂,並通過突觸前膜的張口處將存儲的神經遞質釋放出來。當這種神經遞質經過突觸間隙後,就迅速作用於突觸後膜,並激發突觸後神經元內的分子受體(receptor)(另一種化學物質),從而打開或關掉膜內的某些離子通道,改變了膜的通透性,並引起突觸後神經元的電位變化,實現神經興奮的傳遞,這種以化學物質為媒介的突觸傳遞,是腦內神經元信號傳遞的主要方式。神經遞質在使用之後,並未被破壞。
  • 乾貨 | 人體的神經調節知識點總結
    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神經元的結構:由細胞體、樹突(短)、軸突(長)構成、後二者合稱為神經2、反射:視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一)神經纖維   神經纖維(nerve fiber)是由神經元的長軸突外包膠質細胞所組成。包裹中樞神經纖維軸突的膠質細胞是少突膠質細胞,包裹周圍神經纖維軸突的是施萬細胞。
  • 第七章 神經組織--一、神經元
    神經元數量龐大,整個神經系統約有1011個,它們具有接受刺激、傳導衝動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經元的突起以特化的連接結構――突觸彼此連接,形成複雜的神經通路和網絡,將化學信號或電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給另一個神經元,或傳給其組織的細胞,使神經系統產生感覺和調節其他系統的活動,以適應內、外環境的瞬息變化。有些神經元還有內分泌功能。
  • 運動傳導通路——這些概念終於搞清楚了!
    運動傳導通路(motor pathway):從大腦皮質至軀體效應器(及內臟活動的效應器)的神經聯繫(見下圖)。它包括錐體系和錐體外系。錐體系(pyramidal system):由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兩級神經元組成。可以理解為運動傳導通路的主體。
  • 種植體周圍神經再生的研究進展
    動物的神經生理學研究也證實,種植體周圍存在感覺神經反饋通路。喬士衝等利用Beagle犬模型,檢測種植體植入後不同時間點刺激種植體誘發的下牙槽神經感覺動作電位,發現植入1周的種植體誘發的神經動作電位幅值明顯小於植入6周和12周的種植體誘發的神經動作電位幅值,具有顯著差異。結果表明,非負載狀態下種植體外周神經傳導能力的提高與種植體植入後的癒合時間具有明顯相關性。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自噬調控神經元軸突發育新機制
    為了研究Atg12對於神經元形態發育的功能,科研人員在體外培養的小鼠皮層神經元中分別運用脂質體轉染和電穿孔轉染兩種方式過表達Mir505-3p以及Atg12,發現Atg12顯著抑制神經元極性建立、軸突生長以及軸突分支,這些現象與Mir505-3p展現的功能相反。
  • 2012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之人和高等動物的神經調節
    通常由5個基本部分組成,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5、神經元:即神經細胞,包括細胞和突起兩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枝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枝的樹突。   6、神經纖維:軸突或長的樹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興奮:動物和人的某些組織或細胞感受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動狀態或弱活動態變為強活動態。
  • 聽覺的傳導&耳鳴的產生
    想要弄清楚耳鳴的產生,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聽覺是如何形成的,聽覺傳導的過程又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