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出現「木桶效應」!專家:2020年,房價會向「2014年」過渡

2020-12-06 鳳凰網房產

來源: 藍白觀樓市TB

大家都很熟悉「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隻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隻桶就無法盛滿水。

比如,一輛車造的再高級奢華,變速箱、發動機等任何一個零部件出現問題,就意味著產品的失敗。

比如,一個曾經在國內叱吒風雲的手機廠商,幾年前因為一款手機出現安全問題,如今市場份額消失殆盡。

大廈的崩塌,往往是從木桶中不起眼的那塊「短板」開始的。

樓市現在就出現了「木桶」效應。

表面上看,銷售額、銷售面積、投資、施工,一切數據都是那麼完美。

房產研究機構克而瑞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參照2018年及2019年各月銷售增速,我們預計2019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將分別達到17.2億平方米和16.1萬億元。

也就是說,今年房地產的規模依然會創出歷史新高。

還有投資額,今年一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上半年的小陽春,一度衝到接近12%的新高。

與此同時,從7月份開始,房企搶工期的意願大大加強,發電量增加,水泥賣斷貨,上下遊行業全力開動,房地產拉動經濟的威力可見一斑。

其實,樓市那塊最短的「木板」仍然沒有填補,它的名字叫「供需錯配」。

是的,17億平米,16萬億成交額,10%以上的投資增速,千億房企成批湧現,這些數字確實說明了房地產已經變成了龐然大物。

但是,這些房子都蓋到哪了?大部分都是小城市。

數據顯示,近年一線城市施工面積佔全國的比例不到6%,二線城市佔比在28-29%左右,三線及以下城市佔比在65%-66%。

此外,一線城市施工面積佔全國的比例不到6%,二線城市佔比在28-29%左右,三線及以下城市佔比在65%-66%。

問題是,小城市根本不缺房子住。

根據銀河證券房地產團隊的統計,2006-2010年,一線城市每年常駐人口增長約300萬人,三線城市增長850萬人。

2011年後,人口增量明顯下降,2018年一線城市人口流入不足30萬人,同比下降72%,三線城市從2017年起,人口變動已轉為淨流出。

京滬人口流出,是城市規模控制的結果。而三線以下的人口流出,則是近幾年杭州、南京、武漢、成都、西安、鄭州等強市加速虹吸的表現。

也就是說:沒人買房的城市,房子越蓋越多。反之,人人擠破頭想佔據一席之地的大城市,因為舊城改造成本高企,住宅供地有限,新房的供給和施工面積,卻持續徘徊在低位。

誰敢說自己在老家和縣城裡沒房?只不過大家都想去大城市罷了。

這塊「短板」會造成什麼影響?

顯然,房地產整個「木桶」都會「漏水」。

上文提到,今年銷售額可能會突破16萬億,銷售面積突破17億平米,而有六成以上的銷售和施工,都是三線以下城市貢獻的。

今年8月份,碧恆萬等龍頭房企在9月、10月連續斬獲歷史最佳單月業績。

一個個光鮮的數字背後,恰恰是中小城市降價促銷的開端。

加蓋的房子卻越來越多,從2020年開始,房地產的整體規模必然會走下坡路。

這幾天還看到了一個數字,據住建部官網12月18日消息,2019年全國棚改計劃新開工289萬套。1-11月,已開工315萬套,佔年度目標任務的109%,完成投資1.16萬億元。

離2019年底只剩11天了,現在很多北方城市都開始停工,315萬套應該就是全年的棚改總量。

不說2016-2017這樣的棚改大年,對比2018年,315萬套的總量也降低了近50%,這也就意味著,想靠拆遷戶買房的「老套路」,已經行不通了。

對地產從業者來說,要適應人員優化、薪酬降低、福利減少的局面。對購房者來說,準備好降價促銷樓盤增多的事實。

12月19日,經濟學家李迅雷發了一篇報告,其中提到一組數字: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有望連續三年維持在17億平米附近,如果對應到住宅銷量,每年銷售出去的房地產面積,大概能夠容納4000多萬人居住,而且這一水平維持了3年。

也就是說,3年時間,賣出去的房子就足夠1.2億人居住了。

從2017-2019,同期的進城人口有多少?還不到2000萬人。

顯然,我們蓋了太多「無用」的房子,這些房子確實拉動了行業擴張,也造就了千千萬萬個工作崗位,卻丟失了房子的本質:供人居住。

李迅雷還提到了一個觀點:現在的樓市,正在向「2014年」過渡。

一方面,住宅庫存經過2018-2019年的大幅攀升後,現在已經回歸到了2013年的水平。

另一方面,今年前10個月,房企土地成交面積下滑了16%。各線城市房價漲幅也在回落,百城中房價環比下跌城市數量達到了40個,接近2014年初的水平,70城中有一半城市出現環比下跌。

按照這樣的「推理」,2020年,房價也會向「2014年」去過渡。

5年前,開發商庫存積壓,房價同比增速由兩位數逐步轉負,房地產的整個「木桶」開始「漏水」,隨後才有了限購全面放開、利率打折、融資寬鬆、高槓桿資金入市、棚改貨幣化。

今時不同往日,但歷史總是相似的。

唯一不同的是,「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的前提下,明年調控雖然大概率會繼續寬鬆,卻不可能重蹈曾經的覆轍。

比如,明年1-3月份,依然會有城市以「搶人」旗號找年輕人接盤,首套房貸利率也可能只加幾十個基點,房企融資也會重回單月千億的水平。

而這些措施,在勢不可擋的市場規律面前,卻顯得有點蒼白無力。

相關焦點

  • 專家預言:2020年樓市會漲嗎?這三點很重要
    2019年雖然樓市調控力度加大,但是,仍然有人相信房價不會持續下跌。甚至很多人幻想會象2008年那樣,明年會有上漲的行情出現。對此,有專家預言:每一波上漲行情,都是炒房客拋房良機,2020年春夏會有一波上漲,切不可追漲買入,這是樓市的迴光返照,下半年跌幅會更大。
  • 2021年樓市開始執行「新禁令」,專家預言:明年房價會讓人難過!
    2019年,我國105家典型房地產公司的現金持有量為300913億元,同比增長10.8%,並持續下降趨勢。2021年樓市開始執行「新禁令」,專家預言:明年房價會讓人難過!可以想像的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數在2020年正在下降,並且購房的需求也將大大下降。
  • 樓市「溫水煮青蛙」,3年後房價或高位解體?專家:這才剛剛開始
    我國房價為何如此堅挺?從市場走向來看,在過去二十年時間裡,由於外界因素快速發展,例如貨幣政策放水,其中不缺乏出現低迷階段,就以2015年為例,連續17個月銷售數據同比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本以為樓市會迎來拐點,但現實很打臉,每一次似乎都能觸底反彈。
  • 環京樓市房價出現大跌,背後說明了什麼?
    到了2017年,燕郊新房成交均價曾逼近28296元/平方米,不過到了2020年7月已經降至18818元/平方米。其實,燕郊還不是房價跌得最慘的城市。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永清房價最高達到23000元/平方米,而到了現在的房價已經跌至6500元/平米,跌幅高達71%。當然,環京樓市房價一片慘跌,還發生在香河、大廠、固安、涿州等緊鄰北京的區域。
  • 未來5年,樓市房價是白菜價還是天價?
    未來5年,樓市房價是白菜價還是天價? 來源:吉屋   發布時間:2020-11-19
  • 還在賭房價下跌?2021年這些城市房價可能出現較快上漲……
    蒙眼買房的時代已經過去,不同城市的樓市正處於嚴重分化過程。整體看,2020年以來房價仍然處於穩定上漲狀態,尤其是一線城市的二手房漲幅明顯。2020年11月房價下跌TOP10城市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20年11月房價相較於2019年11月房價的跌幅)2021年大城市房價會上漲嗎?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大,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人口。然而,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中國城鎮化已經開始減速,湧向大城市的人群正在減少。
  • 瀋陽樓市2020年8月第五周數據出爐,瀋陽房價上漲,瀋陽樓市升溫
    瀋陽樓市2020年8月第五周數據出爐,其中: 一、瀋陽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9775元變為9812元,本周上漲37元,由跌轉漲。 二、瀋陽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130900套,131302套,132802套,持續上漲。
  • 2020年樓市迎來大好消息!黃奇帆表示:房價大漲時代已經結束
    2020年樓市迎來大好消息!黃奇帆表示:房價大漲時代已經結束 推薦語:在過去的20年間,我國的房地產發展速度非常迅速,高速發展的房地產帶動了我國經濟得到了「騰飛」,但是一方面卻也使得房價變得越來越高,使得買房成為了普通工薪階層生活的一大難題。
  • 樓市「溫水煮青蛙」,房價或迎來首次下跌?專家直言:這是陷阱
    今年的樓市很不一般,調控次數、土地市場流拍、溢價率、市場銷售規模均有望成為近年來最頂峰,就正如大家所言,市場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高房價的背後是購買力被透支,幸福感缺失。但實際上看房的人很多,買房的人卻很少,和中介工作人員簡單溝通一下,發現大多數人並不是嫌房價太高,而擔心房價會繼續跳水。
  • 央行一紙文件「改變」樓市規則!2021年起,房價或「不得不降」?
    有誰想過,房價如果下跌,它降價底線會是多少?從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全國平均房價上漲近3倍,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更是漲了30倍之多,房地產投資所帶來價值已經遠遠超過其他行業,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買房不再是衣食住行一環而是負擔。
  • 2020年全國房價走勢最新消息 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
    二、2021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最近3年的房價走勢都符合我的判斷,現在,我可以繼續大膽的預測一下,明年房價會繼續下滑,新房降價少點,二手房降價多點。  1、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房子已經過剩了。
  • 樓市去庫存須抑制「虹吸效應」
    考慮到當前我國樓市愈演愈烈的非熱點城市資金向熱點城市集中的資金「虹吸效應」,為實現政策預期,需防止資金過度追捧少數熱點城市,導致相關住宅供應呈泛豪宅化態勢,金融風險聚集,而非熱點城市資金熱度快速下降,住宅庫存消化進展整體緩慢。
  • 2020年樓市「真面目」:買房先保住飯碗!
    收入斷流,就意味著樓市需求斷層,過剩的供給無法消化。03 樓市出現「倖存者偏差」效應。繞過「倖存者偏差」,才能看出2020年樓市的真面目。這也是藍白一直以來的觀點:買房已經成了少數城市和少數人的遊戲。深圳千萬豪宅秒磬,百萬喝茶費重現,經營貸流入樓市,熱到引起了央媒、央行、銀保監會、全國輿論的全方位關注。
  • 2020年下半年的樓市,大概率會發生這幾件大事!
    近期,關注樓市的人一定會察覺到,從7月份開始,局勢就毫無徵兆的又嚴了起來,尤其在房價方面。可以看出,「房住不炒」這面大旗,根本不允許樓市有囂張的氣勢存在,就像打地鼠遊戲一樣,想要不挨打,就在洞裡好好待著,露頭就被打,出洞必挨揍。2020年下半年的樓市可以肯定的說會異常殘酷,各地到了要比拼底層剛需購買力的時候了。
  • 房地產稅最快2020年開徵,最慢2023年!房價會降嗎?
    如果房地產稅在2020年完成立法,將會對樓市造成多大的影響?1房地產稅的開徵,其實也是個歷史遺留問題。上世紀80年代,我國財政實行包幹體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嚴重的後果逐漸暴露——中央財政日趨緊張。這樣一來,當房價上漲時,房地產稅負也會隨之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房價上漲的作用。預測三:最快2020年開徵,最慢2023年房地產稅是一個影響全社會的重要稅種,一定會遵循「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方式推進。
  • 樓市風向180℃大逆轉?2條新規下,2021年起,房價或超乎你想像
    但是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央行開始嚴查違規資金流入樓市、收緊資金監管政策,直接導致了大部分房企資金鍊緊張,「小陽春」也很快被澆滅。風光無限的地產界「黑馬」福晟地產就折戟在2019年,就是因為融資監管嚴格以後,資金鍊出現了問題。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開發商好好賣房子就不能解決資金鍊問題嗎?
  • 貴陽房價跌回2018年,貴陽樓市降溫,2021年最新貴陽房價出爐
    貴陽樓市2021年1月第一周數據出爐,其中:一、貴陽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8512元變為8502元,本周下跌10元,連續下跌。二、貴陽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32684套,32905套,33186套,持續上漲。
  • 樓市周期預示著香港房價2020將繼續升高
    哈裡森研究過去200多年英國和美國房地產市場,發現房價漲跌有一個18年左右的周期 。圖1. 愛德華R·杜威(Edward R.Deway)號稱周期循環分析之父發現樓市約18年但香港的樓市周期又如何?而明顯地2018年香港的樓市開始下跌,到2019年5月左右雙頂再回調。圖2. 香港樓市周期圖3.
  • 樓市扭曲,高層多次怒斥高房價,鼓吹房價的專家該出來「背鍋」?
    作者:網慧驗房 今年樓市算是較疲弱的一年,但每次提及房價,就有種「死循環」的感覺,想買的人買不起,想賣的人又抱怨賣不出去。 這些年,高房價雖然讓有些人悶聲發了大財,但它佔據了太多的金融資源,樓市嚴重扭曲,各種社會弊端逐一暴露。
  • 2020年西安樓市六大預言,蒙對了幾條?
    這幾天,我看到各路專家又開始了2021年西安樓市預言。其實,預言這件事情風險蠻大的,因為影響市場的因素很多,特別是政策層面,你根本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政策。當然,膽大的《地產房劍》在1年前的這個時候,2020年1月2日曾經推送過一篇文章《大膽預測!2020年西安樓市六大趨勢,信不信由你!》,對2020年西安樓市做出了六大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