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家學英語的人越來越多,前段時間某教育機構的全球調研結果表明,中國居民的英語掌握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在所有非英語國家中,荷蘭成年居民的英語掌握水平最高,而丹麥和瑞典分別名列第二和第三位。中國在該排名中位居第39位,相比去年的47位已經有明顯改善。可是,出門吃飯或者旅遊的時候,總是能看到很荒謬的翻譯,讓人哭笑不得。
今天,我們就用見到過的和網絡上瘋傳的一些奇葩翻譯做例子,說一說lost in translation這件事。注意,我說的可不是《迷失東京》那部電影啊!
出去玩的時候,在如圖所示的服務區衛生間看到的提示牌。
伸手出水,說的是水龍頭是感應式的,只要把手伸到水龍頭下方,就會自動出水。
Hand out of the water是什麼意思呢?對,是「手從水裡出來」的意思,跟中文想要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
那麼,怎麼樣翻譯才算準確呢?感應水龍頭的英文表達是sensor faucet,其實,只要把這兩個詞放在那裡,外國友人自然知道這個水龍頭怎麼用,不必非要對應著中文來翻譯。畢竟,這些提示牌是為了讓人們知道設備的正確用法,不是嗎?
橙汁和奇異果汁都是進口的,卻不知道奇異果汁並不是「奇怪的果汁」,而是「奇異果的果汁」,是不是有點諷刺?奇異果,kiwi fruit,奇異果汁,kiwi fruit juice或者kiwi juice。
明明是「滅火瓶」,英文告訴我們的卻是hand grenade(手雷),真是牛頭不對馬嘴,這樣的對應翻譯,哪怕用某度的翻譯,出錯的機率也不會太大吧,因為英文裡就有直接對應的詞fire extinguisher啊!
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evil,這個詞多用來形容人「惡毒的,邪惡的」 ,就算也有「有害的」意思,這裡的害處也是跟道德有關,或者是可能引發不適的那種「有害」。
有毒有害垃圾,指的是存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所以,這裡的「有害」要用hazardous表示,這種「有害」是帶有危險性的,正好符合這一類廢棄物的特徵。
再說說「有毒」。「小甜甜」布蘭妮有首歌叫Toxic,歌詞很火辣,點題的一句是這樣的:「Your toxic tongue slipping mine, With the taste of the poison paradise」。
之所以把這句摘出來,是因為裡面提到了跟「有毒」相關的兩個詞:toxic和poison。Toxic一詞兩用,名詞和形容詞都是同一個形式,poison的形容詞形式為上圖中出現的poisonous。總體來說,在表達「有毒的」意思是,toxic和poisonous是可以互換使用的,二者區別不大;不過,toxic的使用範圍比poisonous要廣一些,比如,toxic asset(有毒資產/不良資產)裡的toxic就不能用poisonous代替,後者只能描述物質的客觀毒性。
因此,有毒有害垃圾的正確翻譯應該是toxic and hazardous waste或者poisonous and hazardous waste。當然,如果你願意用rubbish表示「垃圾」我也不反對。
第一行英語翻譯好歹知道在說什麼,第二行就完全看不懂了。哦,原來是逐字翻譯的,exterior(外),girdle(女子束身腰帶),food(食物)。我很好奇,翻譯這句話的人是怎麼查到girdle這個詞的,按說,看到「帶」直接用take就好了啊。
「外帶食物」在英語裡多用take-out food表示,口語中直接說takeout也沒問題,這樣,第二行就解決了。「請勿食用」直接說please do not eat好了,上圖翻譯的please don’t be edible的意思是「請不要變成吃的」,edible就是「可食用的」意思,比如edible oil(食用油)啥的。
總結,「請勿食用外帶食品」可以直接說Please do not eat your takeout (take-out food) here。
我們中文的書面表達喜歡拽各種高大上的詞,但是英文翻譯的時候需要把最真實最基本的意思表達出來。所以說,翻譯不光要英文好,中文水平也不能馬虎啊!
艾克森|您的語言拓展教練
微信ID:hiat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