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湯|口淡無味,兩款湯方助你調理!

2021-02-22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不少人有時候會感覺口淡,即口中無味,舌頭味覺減退,無論吃美味大餐還是清淡小菜,總是覺得索然無味,甚至在沒吃東西時也感到口淡,多伴有食欲不振等症狀,這屬於脾胃氣虛。

    

此時,看看舌頭:如果舌頭顏色比較淡,則提示是傷了脾胃。此外,感冒、腸胃炎吐瀉過後,或其他慢性病等原因,致使脾胃氣虛、運化失職,也會出現口淡。


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科主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出現口淡時,別一味靠吃味重的食物來提味,也不宜頓頓清湯白菜,這兩種吃法都會加重脾胃虛弱的程度。建議多吃健脾利溼的食物,如蘿蔔、姜、赤小豆、山藥、白扁豆等,少吃甜膩、油膩之品,少吃雪糕、冷飲等助溼之品。

高三德給市民推薦兩個調理方:

山藥大棗飲

製法:將山藥、大棗各10克,放在水中煮半個小時,做成山藥大棗飲。

功效:每天飲200毫升左右,大約喝一周,情況會得到好轉。山藥、大棗都是健脾補氣的食物,能夠讓虛弱的脾胃得到調養。

藿香砂仁山楂茶

製法:藿香10克、太子參10克(後下)、砂仁6克(後下)、炒白朮12克、茯苓15克、陳皮3克、神曲10克、山楂(炒香)12克,加水750毫升煎成250毫升,每日兩次,溫服。

功效:如果除了口淡,還伴有身體倦怠、乏力、肢體沉重等現象可飲用。

文/羊城晚報記者 胡菁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陳映平)

相關焦點

  • 肝鬱氣結:一茶一湯一方劑,治療調理兩不誤
    丹梔逍遙散就是在其基礎上,增加了丹皮和梔子兩味藥,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為疏肝解鬱、行氣、養心安神。在此基礎方之上,也可因人而異地加入川芎、陳皮、佛手、刺五加、雞血藤以及五味子等。除了服用方劑之外,我們也可以在日常飲食上進行輔助治療。玫瑰花佛手代茶飲春天容易肝氣鬱結,如果總覺得心緒不寧、睡眠欠佳、沒有精神,就可以用此代茶飲調理一下。玫瑰花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解鬱的藥材。
  • 太極中醫每周一湯 之 鹿茸湯
    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處於封藏狀態,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下面李醫生分享一款氣血雙補,適合冬春季養生調理的養生鹿茸湯給大家。
  • 方和謙:補脾養肝可用方氏"和肝湯"、"滋補湯"
    方和謙教授善用"和法"治病療疾,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提出了"和為扶正、解為散邪"的精闢見解,其獨創的"和肝湯"是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的代表方劑。與此同時,他還以補氣血重在補脾、滋陰陽重在益腎為原則,自擬"滋補湯",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劑。
  • 【每日一膳】口乾舌燥還便秘,試試這碗人見人愛的「菜乾豬肺湯」
    試試「無花果菜乾豬肺湯」。  【材料】豬肺1個、白菜乾150克、南北杏各10克、無花果60克。3、豬肺、菜乾、南北杏、無花果放入湯煲,注入適量水,大火煮開轉小火,文火熬煮1個半小時。4、出鍋前加入鹽調味即可。
  • 冬季遠離風寒感冒 不妨試下五種湯
    風寒是由於寒氣入侵所致,因此最好從內而外進行飲食調理,驅走寒毒,就可以讓感冒不藥而愈。在此推薦給大家,可以服用五種湯,可以起到辛溫解表治療感冒的作用。冬風寒感冒就喝驅寒「湯」第一湯:「五神飲」一段時間後,與紅糖30克攪拌,煮沸後趁熱服下,服後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後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適當配麻黃6克、桂枝9克,以加強辛溫散寒之力。第二湯:「雙白玉粥」
  • 【每日一湯】女性常喝這款湯 氣色不好都難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款枸杞紅棗烏雞湯,動手學起來吧!材料:杞子40克,紅棗20枚,生薑2片,烏雞1隻。做法:1、將烏雞洗淨,去毛、去內臟,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用水洗淨,瀝乾水。同時,「杞子紅棗烏雞湯」也有補血養顏、益精明目的作用。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耳針委員會常務委員,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並參與國家、省級課題多項,組織和參與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中醫四大名著》等多部醫學論著的編撰。
  • 氣溫坐「過山車」,善用桂枝湯,這個冬天不難過!
    桂枝湯就一個扶正祛邪最好的方子,這個方子可是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的哦!桂枝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桂枝三兩,白芍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方中桂枝辛溫散邪,芍藥酸斂益營,生薑助桂枝解肌,又溫胃降逆;大棗既益氣補中又助芍藥和裡;炙甘草益氣和中,安中攮外,調和表裡諸藥。配藥簡單而臨證應用廣泛。
  • 教你按時、按點喝湯湯水水調理節後腸胃
  • 骨折病人飲咩湯好?豬骨湯、雞腳湯?那你就out啦!田七田雞湯│養生湯
    骨折初期,傷口又腫又瘀,應該喝什麼湯水怎麼調理?
  • 快用這幾款保健小食療來幫你調理!
    心悸的人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日常飲食調理。以下是幾款有利治療心悸的保健食療。  1、百合糖水  百合100克,白糖適量,煮湯食用。適用於肺結核和熱性病後期患者以及失眠,心悸,精神不安,肺痿肺癰,痰火咳血等症。  2、人參酒  白人參50克(搗碎或切片),浸於60度白酒(500毫升)內,半個月後即可飲用,隨飲隨加白酒。
  • 四物湯:女性第一方,能補血養血活血
    「婦科第一方」,常用於調理婦科各種病症,是女性補血養血活血調經的經典藥方,臨床加減能應用於調理多種婦科疾病,有養顏美容、增強免疫力、調經止痛等功效,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四物湯。【四物湯的配伍特點】四物湯中的熟地黃、白芍都是陰柔補血的佳品,具有滋陰潤燥、養血和血的作用;而當歸、川芎動靜相合,補血而不滯血,既能活血而不傷血;整個配方不溫不燥,滋補而不膩,藥性相對平和,比較適合婦科調理
  • 一個妙方:肝膽兩益湯
    清代名醫陳士鐸所著《辨證錄》肝膽兩益湯,正是治此症的良方。組成:白芍30g,遠志15g,炒棗仁30g。用量最大的白芍,苦酸涼。入肝脾經。安脾氣,順肝氣,養膽氣,退熱除煩。可為香香的睡眠掃除障礙。又因白芍能平肝陽,由失眠而起的頭暈症狀也能得到改善,很多失眠方喜用。遠志,苦辛溫,入心腎經。亦有說入心肝脾經。味苦入心,氣溫行血,辛香清冽,故而辛散溫通,發散利氣,能振心陽通膽氣。同時,心陽不振,清氣下陷,會導致腎氣虛寒,不能上升。而遠志可以溫升,舉下陷,而鼓動腎陽。
  • 喝「三湯」,應付冬日感冒
    一、治「風寒感冒」的三湯  風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狀為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酸痛,身體發燒但無汗,同時伴有鼻塞,
  • 自從喝了這幾種粥(湯),想感冒都難!
    風寒是由於寒氣入侵所致,因此最好從乃而外進行飲食調理、驅寒,就可以讓感冒不藥而愈。在此推薦大家這幾種湯和粥,都是具有辛溫解表治療感冒的作用。  將荊芥、蘇葉、生薑各10克切成粗末,與茶葉6克一同開水衝泡。一段時間後,與紅糖30克攪拌,煮沸後趁熱服下,服後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後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現在推薦一款適合產後調養的滋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湯裡放了始興當地窖姜和補氣血藥材黃芪、當歸、紅栆,不止香味更濃鬱,營養價值也更高,湯中土雞肉肉質鮮香,味道鮮美,姜香濃鬱,湯甘暖胃,常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
  • 【胡椒豬肚湯】
    ,晚上又很晚回家,沒有時間艾灸或者針灸吃藥就睡覺,到半夜胃疼結了一團包塊,只能做八卦推,做著做著,一會兒寒氣衝上來,趕緊吐出很多清水,然後才睡著啊 胃寒還沒有好就做夢裡想吃豬肚胡椒湯,真的騙了身體騙不了病啊。
  • 小雪養生 | 喝紅棗山藥煲烏雞湯,助你溫潤好氣色
    「 南方美食特搜,與你共享健康優質生活  」
  • 每日一湯:冬瓜鮮貝湯【南大培訓】
    將鍋中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薑片煸香,再放入冬瓜片一同煸炒;3.加適量水,燒至沸騰;4.加入泡好的乾貝和蝦幹,繼續煮8分鐘左右;5.加入少許鹽和雞精調味即可。此湯的好處:貝類一向是受人們歡迎的食物,其豐富的蛋白質、低膽固醇、低熱量、各種微量元素,與肉類相比對人的營養和健康更為優越。
  • 【每日一湯】活血健脾:黃芪蓮藕豬骨湯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蓮藕已成熟,冬季進食也是最佳蓮藕的纖維及其他營養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加上補氣益腎的老搭檔黃芪這款湯水特別適合上班族和中老年人飲用
  • 立冬食療 | 十全大補湯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老百姓說來一個十全大補湯,傳說中的十全大補湯到底是包含哪些補品在裡面呢?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怎麼食用呢? 這個是有說法的。在十全大補湯前面呢,有一個四君子湯、一個四物湯,合起來就是一個八珍湯,另外還有兩味藥,共十味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