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吃撐了,腹脹、腹痛?中醫調治「養起來」

2021-02-22 丹東市第一醫院六道口院區

春節期間美食眾多,相信一定大家吃得非常開心,還能多長了幾斤「肉肉」。然而滿足了自己的口福,但是嬌弱的脾胃是不是開始承受不起了?很多人或許已經出現腹痛、胃脹、食欲不振等症狀,再加上通宵熬夜、菸酒的「火上澆油」很容易讓我們的脾胃受傷。即使節後一切都回到了正軌,但所帶來的影響卻仍在持續。這可怎麼辦?中醫調治「養起來」!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按照陰陽五行學說,脾(胃)屬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運送精微及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有益氣、化生、營血之功。在中醫看來,餐後的飽脹感難以消除,為「食滯」,意即消化不良。可飲用老幼皆宜的大麥茶。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麥味甘、性平、有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穀食之功。」飽食之後,不妨喝一杯大麥茶,去油膩、促消化,還有養胃、暖胃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大麥有回奶作用,哺乳期的女性不宜飲用。對於採用食療保健方式後,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依然沒有好轉的患者,最好尋求醫生的幫助。我院區中醫康復科開展的「春光正好,享『瘦』趁早」中醫減肥調治活動,對於多種體質肥胖者,尤其是痰溼體質的代謝功能紊亂、春節後需要減肥瘦身或調理脾胃的人群,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1、痰溼體質:肥胖、代謝功能紊亂、春節後需要減肥瘦身或調理脾胃。

2、寒溼體質:畏寒怕冷、手足涼、腰腹部寒涼、食少腹脹、食少體重增加、排便不暢、便溏便粘、腹部脂肪堆積、虛弱乏力倦怠、情緒低落、周身酸沉、夜眠欠佳、女性月經紊亂或量少、或痛經、以及代謝慢的情況。

3、溼熱體質:易汗出、汗粘、易口乾、或皮膚油膩、皮炎、痤瘡等,腹脹明顯或腹脹如鼓、便秘或排便不暢、喜好冷飲、嗜食生冷、或經常飲酒、喜食辛辣。

4、肝鬱脾虛:工作壓力或精神壓力大,焦慮或抑鬱,作息不規律,易嘆氣等導致食欲不振,但體重不減反而增加、易口乾口苦,女性易胸脹、月經不規律,經前情緒不穩、痛經等。

編輯:金妮

相關焦點

  • 過年吃多了,腹脹、口臭、放屁多,這些中藥來幫忙
    可是吃多了不消化,腹脹、腹痛、口臭、臭屁連連,甚至看到食物都倒胃口,該怎麼辦呢?別著急,這些中藥和成藥可以幫您!       一、中藥篇: 1.山楂:山楂可謂是老少鹹宜的水果,不僅美味,而且色澤靚麗,大家喜愛的冰糖葫蘆就是山楂做的,更重要的是還有不錯的食療價值。
  • 【女性保健】月經失調的中醫調理
    為此,中醫院名醫堂開闢了女性保健專區,針對女性經期、孕產期、更年期等不同生理時期和易發疾病如月經不調、盆腔炎、色斑、乳腺炎、產後乳脹、產後風溼,更年期症候群、老年性尿失禁、失眠、慢性疲勞症候群等疾病進行中醫調理及幹預, 為廣大女性提供專業、安全,綠色的傳統中醫健康服務。
  • 腹脹養脾肝,3大方法讓肚子消氣!
    到了冬季,烤紅薯焦甜冒油的甜蜜備受大家的喜愛,可大家卻不知紅薯作為澱粉類食物,吃多了會滯氣,如果是氣虛的人,就更容易產生腹脹的感覺
  • 治療肝硬化腹水,海派中醫有妙招!
    現病史:肝硬化、腹水病史4年餘,近一月來,腹脹又起,兩脅隱痛,胸悶氣窒,咳嗽動則氣促,痰吐不暢,小便短少,舌苔薄黃,脈弦滑。中醫診斷:臌脹,懸飲。西醫診斷:肝硬化失代償期,胸腹水。中醫辨證:肝氣鬱滯,飲停胸脅,宣降不利。治則:疏肝理氣,瀉肺蠲飲,利水消脹。
  • 營養師建議:南瓜是腸道的「保護罩」,這樣吃把腸胃養好!
    [南瓜是腸道的「保護罩」]南瓜是中醫眼中非常好的滋補食品,中醫認為,南瓜具有補氣補血,滋養脾胃的功效。因此,脾胃虛弱的人,可以經常食用一些南瓜來進行滋補養護。[南瓜這樣吃,有益腸道健康!]1、清蒸南瓜清蒸食用是比較健康的食用方式,清蒸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南瓜的營養價值和口感,經常吃蒸南瓜,對養護腸道是很有幫助的。
  • 腹脹:早晚嚴重是脾虛氣滯型,晚上嚴重是血瘀型,一共7種
    腹脹的部位,可以是上腹部,中醫稱為胃脘部,也可以是中下腹部,甚至整個腹部脹滿如鼓,難受異常。腹脹會嚴重影響食慾,有患者甚至沒吃幾口就開始脹得難受,不敢多吃;有的患者會說胃部像石頭堵住了一樣難受;有的表現為夜間腹脹影響睡眠。腹脹的患者還可以伴有精神不佳、易疲勞,口乾、口苦,噯氣,返酸,或口中粘膩,大便或溏,或便秘,或粘滯不爽等多種症狀。
  • 中醫:常吃5種常見中藥材,健腦安神保健康!
    中醫:常吃5種常見中藥材,健腦安神保健康!1.天麻:長期用腦過度、壓力過大、神經緊張,總會引起一些身體不適,容易出現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等情況,適合吃一些天麻養神補腦。建議每天晚餐喝一碗酸棗仁白米粥,治療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效果很好,吃起來更容易消化吸收且溫和無副作用,特別適合體質虛弱的人喝。一般7-10天為一療程,服用3-5個療程可見效。3.紅棗:女性常會出現氣血兩虛的現象,而紅棗是補血補氣的良藥,適宜女性多吃一些。
  • 紫蘇:解毒、驅寒、防感冒,還能當菜吃!
    它們不僅美,且隨手可用,養在陽臺上,簡直就像養了一個家庭活動小藥箱!紫蘇,味辛,性微溫,對土壤要求不嚴,全株的佔地面積也很小,味道清新,還有漂亮得像薰衣草一樣的花朵,可入菜調味,可入藥治病,也可入眼觀賞,看著心情好,吃著身體棒!是一種很適合陽臺種植的草本植物。在中醫裡有句口訣「紫蘇開玄腑下氣散寒、蘇梗順氣安胎、蘇子降氣下痰」。
  • 腹結穴: 腹痛、疝氣
    腹結穴有理氣活血、行鬱破結之功,主治繞臍腹痛,腹脹,疝氣,洩瀉,便秘。主治疾病:腹結穴主治腹痛,腹瀉,腸炎,大便秘結,繞臍疼痛,腹寒瀉痢穴位配伍:腹結穴配天樞穴、足三裡穴,治腹痛、腹瀉。腹結穴配氣海穴、天樞穴治腹痛。刺灸法:治法:寒則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針刺方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麻重脹。直刺1~1.5寸,局部酸麻重脹可灸。
  • 【健康在線】這些病居然是「吃飽了撐的」!春節飲食要管住嘴!
    過年過節聚餐吃吃吃
  • 每日送一方:腹脹
    【出處】《中醫內科學》枳實厚樸湯【組成】黃芪15~30g,枳實15g,厚樸15g,炒萊菔子15g,丹參15g,元胡12g,川楝子12g,烏藥12g,木香6g,甘草g,【制用法】水煎服。【功效】腹部手術肛門排氣、排便後出現腹脹疼痛者【出處】四川中醫消脹湯【組成】馬鞭草、半邊蓮、陳葫蘆、河白草、石打穿、六月雪各適量【制用法】上藥任選1~3種,每味用量50g,煎湯服。【功效】臌脹腹水症。
  • 脾陽虛:大便先幹後稀、夏季手腳涼、晚飯後腹脹,6個改善方法
    3、食慾減退,腹脹到了吃飯的點總是感覺不餓,吃啥都沒有胃口。飯量總是小,吃完就腹脹老是感覺不消化。4、胃痛經常會胃痛,按著就會舒服些或者喝些熱水也會緩解些,這就是陽虛引起的胃痛和別的胃痛明顯的症狀。6、舌淡胖嫩,舌邊周圍有齒痕這個一般有專業的中醫來判斷。不過舌邊齒痕自己也能很好的認出來。舌頭兩側的邊緣有小坑一樣。第二個要講的就是如何改善脾陽虛:脾陽虛多引起脾胃系病證,如腹痛、洩瀉、痢疾、痰飲、水腫、鼓脹等,所以在改善的時候,要根據的具體的症狀來選擇改善方法。
  • 【健康】上火常見4種症狀 冬天上火吃這些食物才最好!
    每到冬季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會出現咽喉幹痛,兩眼紅赤的問題,這個時候其實就是我們中醫所說的上火的問題
  • 寒溼困脾:腹脹、大便稀溏、小便短少...別急,4個方法改善
    有一部分讀者問到了腹脹、大便稀溏、小便短少等的問題,說他們的改善的效果不是很好。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忽略了辯證,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寒溼困脾也是造成腹脹、大便稀溏、小便短少的原因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說說這個寒溼困脾。
  • 吃大閘蟹的時候有這些禁忌你需要知道!
    大閘蟹好很吃,但是!大閘蟹屬寒涼性食物,這類食物中含有較多的寒氣,食用過多腸胃受不了,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胃腸的消化功能嚴重下降,可能出現腹瀉、腹脹、腹痛等消化不良之症。蟹腮、蟹腸、蟹胃都是蟹的排洩物,比較髒,蟹心在西醫角度倒沒什麼,但中醫說蟹心大寒,不建議吃,反正也不好吃。
  • 奇妙的中醫 | 天一冷就手腳冰涼?兩款暖冬藥膳,助你養足氣血!
    一方面要有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等耗損氣血的舉動;另一方面則是提升身體功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運動。 紅棗茶:取適量紅棗切片、去核,搭配少量枸杞子增強滋補力度,脾胃功能偏弱的人群可再放幾片薑片,這時建議在早上使用。對於耐溫補、不容易上火的人群,還可再搭配桂圓肉一同泡水。
  • 輕鬆支招:打倒腸炎、腹痛、脹氣的幾個妙招
    IBS患者有不同的誘因,所以每天記錄下所吃的食物和飲料,當有不適產生時可以快速知道誘因。如果經常腹脹,可能會想嘗試減少吃一些脹氣的食物,比如含澱粉的食物(土豆和麵包)、豆類,十字花科蔬菜比如捲心菜和碳酸飲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