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之際,糖友既要注意熱量需求,補冬又要量力而行

2021-02-12 控糖參考
冬季是糖尿病人一年最難熬的季節,糖尿病最容易在這個時候加重,嚴重時甚至需住院治療。那麼「糖友」過冬春需要注意什麼?

民間素有「冬季進補,春天打虎」的說法。提醒廣大「糖友」, 其實冬季進補也要有節制,看看自己的體重,看看所吃的食物,量糖而入。

原因是糖尿病是營養過剩的疾病,常常合併超重、肥胖,經常額外的進補並不需要,偶爾吃一吃美食解口饞滿足食慾是有必要的,持之以恆的合理膳食營養治療對「糖友」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民間冬季進補多以高脂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如雞鴨鵝羊等禽畜類為主,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是個好辦法,但在當前食物豐富的時代,對血糖、飲食控制不佳的患者來說,有可能適得其反。

進補的基本原則是清淡少油、營養均衡、細嚼慢咽、節制進食,對食物的搭配要做到低糖、低脂、低膽固醇、低鹽、低熱量;高維生素、高膳食纖維和適量蛋白質。

據悉所謂量糖而入,就是對於攝入總熱量的控制,這是保持血糖平穩的基礎。糖尿病患者攝入的熱量要以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於理想體重為宜,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科學用藥,防止出現急性併發症。

「糖友」還應注意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澱粉類食物量,忌食糖及甜糕點。

有飢餓感者,可適當增加副食如豆製品、乳類、肉類等,多吃些新鮮蔬菜,以滿足機體需要。

天冷大家愛吃羊肉、火鍋等高油脂、高熱量飲食,容易造成能量過剩,不利於血糖的控制。建議每天食用廋肉不要超過100克,不要吃五花的牛羊肉。

此外,儘可能不要喝肉湯,因為肉湯中含有大量嘌呤類和脂肪,會明顯升高血糖、血脂、尿酸,加重腎臟負擔,且營養價值非常有限。

投稿信箱:kongtangcankao@163.com
糖友中醫群請加微信ID:yishicankaofabu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假期聚會,「糖友」如何吃得健康?
    元旦假期,不免會有各種聚會,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聚會難免離不開美酒美食,糖友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不能太任性,小心血糖飆升。
  • 唐山人注意:這項運動好玩刺激!但要量力而行!
    但是滑雪愛好者在體會從皚皚白雪上風馳電掣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防範,以免發生危險。近日,路北區的申先生一家三口去哈爾濱旅遊,第一站就是去亞布力滑雪場滑雪。在這個號稱目前國內最大的滑雪場,申先生一行人在初級雪道玩得非常愉快。滑了一段時間後,申先生仗著自己有點滑雪基礎,就獨自一人坐纜車去了旁邊的專業雪道。
  • 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吃什麼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漢族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氣溫驟降,身體一些部位對寒冷特別敏感,應當特別注意保暖。
  • 糖友年貨攻略 | 零食乾果這樣吃,健康美味兩不誤!
    堅果高脂高熱,糖友可以吃嗎?大家不要看到脂肪就害怕,人體是需要脂肪才能運作的,但前提是我們攝取的是好脂肪,並且適量。而堅果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比如: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護心血管、抑制腫瘤,還可以穩定血糖、調解代謝、平衡營養,對糖友的健康好處多多。
  • 2分鐘就能了解的春節飲食大法,糖友必看!!!
    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控制血糖,同時減少高鹽、高油脂的食物攝入,糖尿病患者在春節聚餐時,需要特別注意下麵食物:酒:飲酒對糖尿病弊多利少。酒精熱量高,大量飲酒往往影響正常進食,引起血糖波動,特別是空腹飲酒極易發生低血糖。
  • 立冬補冬:蔬菜「補冬」也有大功效
    民間有立冬補冬習俗。古人認為,立冬後天轉寒冷,要進補人參、鹿茸、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才能抵禦嚴寒。
  • 橘子品種多多,甜度不一,但都對血糖影響較小,糖友食用還對眼睛有益 | 糖知食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尤華智指出,很多糖友會陷入一個誤區,即認為甜的東西,升糖指數一定高。雖然絕大多數情況確實是這樣,但甜度並不能與升糖指數劃上等號。首先,食物的升糖指數與很多因素有關,如澱粉含量、含糖量、加工工藝等,並不只是含糖量。
  • 吃橄欖油能養生,但也要防著熱量超標
    對於逐漸興起的「吃橄欖油養生」,營養學家提醒注意油脂種類均衡和熱量超標的問題。  據專家介紹,橄欖油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較少,光吃橄欖油可能會缺乏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歐米茄-3和歐米茄-6,建議多種油混著吃,包括花生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菜籽油、茶籽油等,也可以配合海產品一起吃。
  • 「立冬」為什麼要吃餃子?
    張萬裡 攝回憶:儲存大白菜,準備過冬立冬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提醒:寒冷的冬天來了,要做好過冬準備。陳巖(化名)在北京一家企業工作多年。她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小時候到了立冬前後,家裡總要儲存一些大白菜,父親騎著自行車,把它們運回來,整整齊齊碼好。
  • BMJ:吃辣,要量力而行,卡羅萊納死神辣椒,一種被雷劈的絕望體驗!
    醫生診斷「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此案例提醒我們吃辣,要量力而行。 《英國醫學雜誌·案例報告》(BMJ Case Reports) 報導了一個關於辣椒的讓人意想不到的臨床案例。一名34歲的男子參加「吃辣椒大賽」,吃了一個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卡羅萊納死神辣椒(Carolina Reaper)。
  • 冬天進補別踩地雷,糖友牢記3訣竅
    到了冬天,很多糖友都開始進補,竟來卻頻繁出現腳腫、血壓升高、血糖破表等現象而就醫。且經就醫檢查更發現其腎功能指數明顯攀升。
  • 【警惕】一碗牛肉湯,11人被送進急診室……務必注意:很在人正在這麼吃!
    冬季,確實有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給自己和家人進補一些有營養、熱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東西不對,不僅達不到進補的效果,反而會給身體造成傷害。那麼,冬季該如何科學進補呢?專家提醒,進補除了要因人而異,更需適度。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如果進補過度,很容易給心腦血管增加負擔,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
  • 為何「糖友」吃了「無糖餅乾」卻血糖飆升?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許海燕 楊京 記者李麗)平時都很注意飲食,卻因為吃了幾盒「無糖餅乾」,一位年輕「糖友」血糖值飆升入院治療。醫生提醒說,有些號稱「無糖」的食品也不能「岔倒吃」,有的甚至只是廣告宣傳的噱頭,廣大「糖友」需要謹慎甄別。31歲的小劉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 【百靈糖大夫 】冬季糖友,「知足」 才能常樂!
    進入冬季後,氣溫下降,很多怕冷的糖友開始使用取暖器,電熱毯,熱水袋等,但糖尿病人由於下肢感覺功能的減退,很容易造成皮膚燙傷的情況,進而發展為糖尿病足,嚴重者,甚至有截肢的風險。冬季糖尿病患者預防糖足刻不容緩,那麼該如何預防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比較常見的一種下肢血管併發症,是在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的基礎上,合併感染的結果。
  • 專家提醒:牢記飲食要「三減」,避免春節胖三斤
    那麼,春節期間,我們要怎樣既享受春節假期有又能保持健康呢?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鍾凱介紹:春節飲食美味豐盛,尤其是含「高鹽、高油、高糖」的大魚大肉類佳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硬菜」。鍾凱建議春節期間大家在飲食方面也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注意保持「三減」,即減油、減鹽、減糖。同時,假期期間也要堅持「吃動平衡」。
  • 本周菜譜教你各式肉類新做法,健康「補冬」~
    俗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進補,上山打虎」。這時候適當調整飲食,可以提升人們的抗寒保暖能力,抵禦嚴冬少生病。不過,提到「進補」,不少飯糰可能不知道吃啥,怎麼辦呢?別急,本周菜譜將帶來一些雞鴨魚肉的新做法,為「補冬」提供新思路!四川資中有著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是成渝線上的歷史文化名城。當地不僅物產資源豐富,美食更是獨具特色。
  • 深冬健脾喝鯽魚土茯苓湯
    漸入深冬,夜間時間越來越長,白天時間越來越短,陽氣潛藏,陰氣漸盛,氣溫降低,天氣時常陰冷晦暗,寒風瑟瑟,這時候宜喝鯽魚土茯苓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