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吃時令蔬菜來養生?每個季節到來都會有新鮮的時令菜出現,在合適的時候吃這些蔬菜,養生的效果能夠大大的增強,下面針對一些時令菜的功效來介紹如何的吃法。
健康指南雜誌微信號:jkzn1988
立春之後,氣溫漸暖,春筍旺發,因其肉質鮮嫩,潔白如玉,清香純正,營養豐富,在宴席上配肉類烹炒,常作為山珍佳餚,故在我國民間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譽。
春筍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和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 B、 C、 E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用價值。在烹調中它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如春筍獅子頭:將春筍切成滾刀塊放在砂鍋內墊底,加入適量佐料,然後將做好的獅子頭鋪在春筍塊上面,用火文火燜約 30分鐘,獅子頭的原汁即滲入筍內。再如春筍燴三鮮:將春筍切成薄片,配以適量黑木耳、香菇和青菜心,放入燒開的雞湯或肉湯中用火文火燜 20分鐘左右,加入少量精鹽,即成燴三鮮。
春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中醫臨床研究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故我國歷代中醫常用以治病保健。春筍和粳米燒粥,食之可助小兒麻疹早透,還可治便結難通;鮮春筍煮熟切片,以麻油、鹽、姜、醋拌食,對熱痰咳喘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醉酒者,取鮮春筍適量水煎當茶飲,醒酒有顯效。現代醫學研究還認為,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消化和排洩的功能,所以常食竹筍對單純性肥胖者大有裨益。
春筍用途雖廣,但含難溶性草酸鈣偏多,尿道、腎、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因性寒,脾虛腸滑者、年大體弱者、消化不良者、嬰幼兒最好忌食。
來源:健康保健知識網
節制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醫生。——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