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將是一年中秋,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惦記起樹上的核桃。
不知道今年松鼠又正大光明的搬走了多少,準備作為他過冬的存糧。
學校農場裡成片挺拔的核桃樹,是農場的主要經濟作物。多年來一直是半放養的,不打藥不用化肥。
那些松鼠們都很識貨,知道這些核桃是好東西,一口氣可以搬光整體產量的三分之一。
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到農場打核桃已經是個慣例了,孩子們都喜歡農場。他們在農場看到的,是他們曾赤足站立的土壤和澆灌於其上的汗水,是飽脹的葵籽和壓彎枝頭的核桃。
大夥開開心心的來到農場,用長棍把果子打下來,去皮、清洗、晾曬。散在農場各處的核桃,掛滿了一串串的核桃把枝都壓的低低的了。孩子們打著打著就玩了起來,爬樹的爬樹,挖洞的挖洞,也有饞的不得了的敲開新鮮核桃吃上幾口。
剛收的生嫩核桃,內裡仍富含水分,嚼之鮮甜,是不同於乾果的清新滋味;晾曬數日,再嘗便是醇厚的甘香,這份甘香裡飽含了養分、飽含了陽光,還有孩子的成長,和達祖人的美好期望。
有一年的自然課,我們帶著孩子從四月核桃長葉子的時候開始觀察起一直觀察到打核桃為止。剛冒出芽的葉子帶點紅然後才轉綠,還有核桃花,原來是長成這個樣子的!孩子們意識到自己雖然天天在一起但從沒這麼認真關注了解過。
帶自然課的陳老師說:
"每次站在這片土地上,我總是很容易忘卻時間的流逝。草木鳥獸,春夏秋冬,它滋養的勃勃生機總能給予我力量,越親近,就越熱愛。而熱愛與力量,就是我想分享給孩子們的寶貴財富。"
"這些樹是達祖重要的一部分,我總想,如果可以讓孩子們跟我一樣熟悉它們,或許這些樹木也會像影響我一樣,內化成他們內心的某種力量。"
打完核桃之後,就是曬核桃了,今年雨季一直延續到九月多,結束的晚。於是我們啟動了烘乾機,在沒有太陽的時候輔助一下。烘好的核桃吃起來又香又脆,一不小心就停不了嘴了。
吃當季,最有益。收完核桃後正是一年吃核桃最好的時候,核桃中豐富的油脂和膳食纖維,能夠協助皮膚預防乾燥,改善腸燥狀況,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還能減少身體對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難怪被譽為長壽果!
->和紅棗一起夾著吃,核桃香、紅棗甜;核桃脆、紅棗軟,豐富的口感層次,絕配。
->打成核桃露,降血糖,助消化,好吸收,加點山藥口感更棒!
->做成鹽焗核桃,只要少量的鹽就能炒出超好吃的鹽焗核桃,簡單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