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武鎮大開門社區的高粱衝小組,至今還保留著原始的製糖工藝,這裡出產的紅糖不僅色澤金黃,香醇濃厚,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延續百年的製糖技藝讓高粱衝紅糖聲名遠播,飄香百年。
連日來,高粱衝群眾楊志雄和他的工人顯得格外忙碌,他的製糖作坊正在滿負荷生產紅糖。他告訴記者,他的手工製糖作坊已經開榨10多天了,憑藉著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製糖技藝和良好的市場口碑,他家生產的紅糖很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說起製糖這門手藝,楊志雄從家族發展中娓娓道來:「這個手藝是以前老人我爺爺他們就傳下來的,我爺爺他們做,後來我爸爸他們做,現在又傳給我們做,這個手藝是他們教出來的」。
在楊志雄的記憶裡,高粱衝紅糖的製作還處在集體化時代,那時候村裡的紅糖都由大隊上集中生產,小時候大人們做紅糖,他們就在旁邊玩樂,年輕一輩的高粱衝人就這樣耳濡目染中學會了這門手藝,隨著時代的變遷,高粱衝紅糖製作發展成了現在的個體經營加工生產,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大開門社區監委會主任張學明告訴記者,高粱衝因村內的高粱衝河而得名,村民主要靠種植甘蔗為生,該村手工製作紅糖的歷史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的幾百年前,現在很多村民家中都還保存著祖輩留下來的製糖模具。張學明說:「據我們村上的老人說,我們這裡甘蔗扎出來的紅糖,比別處的好著些,可能是因為我們這裡土質上的原因,與其他地方的不同,就像以前拉去糖廠拼著榨的時候,我們這個村子的甘蔗摻著榨出來的白砂糖,它質量是比較好的」。
除了上好的甘蔗原料,傳統製作手法必不可少。高粱衝紅糖整個製作流程要經過榨汁、煮沸提取雜質、紗布過濾、煮透攪沙等10多道工序。「攪沙」就是在熬製糖漿的過程中要不停地攪拌,要不然紅糖就不能結晶成沙狀,經過「攪沙」的紅糖吃起來口感細膩,香脆可口。
百年來,紅糖不僅是當地的一張名片,更成為他們生活中抹不去的鄉愁。高粱衝村民童慶萍:「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吃到的,與在外面上班打工在超市裡買的、市場上吃的糖跟我們這裡差別很大,所以還是記著我們這邊的味道,我們高粱衝以前老古時候就用這種傳統的製法,制出來的糖是味道最好的」。
歷經幾代高粱衝人的傳承發展,高粱衝紅糖飄香百年,天然醇厚。目前全村栽種3000餘畝甘蔗,共有13家手工作坊,一年生產1300噸紅糖,可實現毛收入13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