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手風琴:盲人要不要學點漢字

2021-02-25 視障者學習園地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視障者學習園地關注本公眾號,或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數周前,浪漫手風琴老師在盲文學習交流群講述了關於用好漢字的觀念,分享了用好漢字的經驗。這些觀念和經驗對於激發廣大視障朋友了解漢字、用好漢字的積極性有積極意義。下面就把浪漫手風琴老師在盲文學習交流群的語音聊天內容以文字形式在此刊發,供大家學習參考。以下是發言全文。

浪漫手風琴:關於盲人朋友要不要學一些漢字的知識,我覺得這個話題特別大,說起來也比較複雜,也比較難以表達。真正的先天失明的、沒有上過普通學校的盲人,特別是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那個年代,對許多的漢字是不怎麼了解的。我們都是在字音上做文章。不管是說還是寫,只要音對了就行了,因為我們盲文是屬於表音文字(編者註:就是拼音文字)嘛;不光是我們,就是許多明眼人,當時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只要問一下你叫什麼名字,他就把這個音給你寫上去了,比如像我叫郭宏計,曾經有人給我在講桌上寫過繼續的「繼」,還有人寫過記號的「記」,寫什麼的都有;我們和家裡人也不在意,因為名字就是用來叫的,有個音兒就行,所以我們這個發展可能跟明眼人一樣,也是先了解語言,後了解文字,然後使用文字的過程中又在逐步地規範,也是這麼一種情況。

當有了電腦以後,我們非常高興,我們會打字了,但是真的在選字的過程當中非常困難。許多半路失明的高中生、大學生對我們特別佩服:「呀,這個盲人還會寫字,盲盲點點這麼一片,怎麼來區分呢?」他還覺得挺神秘。但是當他知道這是一套符號的轉變,知道你是一種拼音文字以後,這種神秘就一點都沒有了,反而咱們覺得人家是神秘的,人家雖然看不著,但是人家心中有數,心裡有譜。剛有了電腦,我們聊QQ的時候,我們有些學生給我打字,說郭老師你好,這個「師」,有的打的是屍體的「屍」,有的打的是乾濕的「溼」,還有的給楊老師打字,說楊老師你好,打的不是楊柳的「楊」,打的是山羊的「羊」。就這個時候,我們才開始注重選字,你比如再見的「再」,再次的「再」等等。

那時候我剛有了熊貓手機,熊貓手機在打字方面相當差勁;再一個呢,各種輸入法的組詞方法不一樣(編者註:這裡說的組詞,指的是盲人使用的屏幕朗讀軟體對每個漢字的語音解釋,例如當盲人用戶在屏幕上輸入「日」,有些屏幕朗讀軟體給盲人用戶解釋的是「日本的日」,而有的屏幕朗讀軟體可能解釋為「周日的日」或「日月的日」等等),組詞的前後順序都不太一樣。當時有人拿的是安裝了百度輸入法的手機打字,比如說保益軟體的手機,有的是拿的微軟輸入法在電腦上打字,所以盲人大部分都是默背這些讀屏軟體給出來的解詞才知道。你比如熊貓手機上面,「塊」字,他解釋的是「塊狀的塊」,意思就是說這個東西是一塊餅子、是一塊饃饃,也就是「土塊」那個「塊」,它就提示是「塊狀的塊」。我就想,難道還鹹我們盲人撞得慢嗎?緊防慢防就撞上去了,怎麼叫「快撞」呢?後來想明白了,原來這個「狀」是形狀的「狀」。

我經常到普通學校裡去給他們上課,比如山西職工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還有山西醫科大。在講課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腧穴、經絡,還有中醫上的名稱,你就得給他說清楚這些名詞術語的字是怎麼寫的,因為學高護的人,或者是學什麼臨床醫學的人,他對中醫上的很多名詞術語是不知道的,你告訴他是「攢竹穴」,就要告訴他攢竹穴怎麼寫他才能知道。那時候我就覺得雖然你是盲人,但是你不能因為是盲人而丟人,所以就沒日沒夜地去默背這些字的組詞。至於要知道這個字是怎麼寫的,我認為這個倒沒必要,因為我們也寫不了,我們多記一些詞組、多記一些常用的句子就可以了。

日積月累,慢慢地,電腦也學了有二十來年了吧,知道了很多漢字的組詞和用法,所以說很多人就跟我講:郭老師你打字錯字很少,或者是幾乎沒有。有個叫晚笛的(編者註:中國之聲視障熱線節目編輯主持)採訪我,她就問我:「郭老師你有光感嗎?認識漢字嗎?」我說不認識。她說:「跟您文字交流發現您幾乎沒什麼錯字。」我就跟她講:「生理上有缺陷,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如果再不去學習,這就不能原諒了。」過去開玩笑說你長得醜沒關係,但是你再出來嚇唬人就有點不友好了,就是說我們不能因為我們是盲人,也讓人家明眼人去猜字,或者去原諒你。人家寫錯是不小心,那麼你寫錯就是不知道,意思就不一樣;就像明眼人撞到牆上,那是注意力不集中,我們撞到牆上,那是我們純粹沒辦法,別人就會這麼認為。

很多人都討論過盲人要不要學一些漢字知識的問題。我認為所謂的知識就是我們多問、多學、多背就可以了。如果非要拿筆去寫這個字,我認為我們也寫不好,連筆啦,串筆啦,這是我們難以做到的。2004年我們這兒大專招生,我跟高校的一些老師就被封閉到省教委的一個印刷廠。因為我們要印題嘛,其他老師一門一門地讀,然後我用盲文記下來,再通過熱印把這個卷子給印出來。當時老師們都佩服我,就覺得我是個神仙,這「咯噔噔」,「咯噔噔」(寫盲文發出的響聲),也不問是什麼字,也不聽人家解釋就把什麼解剖啊、中醫基礎、語文、政治、物理、化學、數學就都打出來了。師範大學一個老師就問我:「你這是怎麼回事啊?我是教英語的,你能不能把英語字母告訴我?」我說英語字母太好學了,就26個字母嘛,還有阿拉伯數字,就是阿拉伯數字從1到0的前十個字母,再加上第三點就是後十個字母,除了W,再加第六點就是後五個字母,人家一聽就全會了。第二天早晨,人家就用我的盲文板和盲文紙寫了一篇英語文章讓我給他讀,我就讀不了了,為什麼呢?因為我沒系統地學過英語,也就是能讀讀字母,或者是特別常用的一些單詞而已。後來語文老師也來找我學盲文,我就給他講了一下盲文。我說如果讓你們學的話那就太容易了,他才知道盲文沒有想像得那麼難,猛一看特別神秘,實際上我們比漢字要簡單得多得多。所以在與健全人交流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避免錯字,一定要少錯,或者是不錯,特別是一些雙音詞;雙音詞是最容易錯的,特別是現在許多的盲人朋友覺得語音轉文字特別好用,更簡便了。有時候在群裡聊天,你比如說一次一個朋友說,師哥好,長春大學的同學最喜歡叫師哥、師妹、師兄、師弟,後來我愛人一看,說這個「師哥」就寫成了詩歌散文的「詩歌」,這就出了笑話了。我以前給學校寫個東西叫明眼人看一下,他們也不注意,有時候就寫了錯字了。比如糖尿病,我一天打四次胰島素,還經常要用些口服藥,結果這個「口服」就打成了人們常說的「你真有口福啊」那個「福」了。領導一看就覺得不對,就問我說:「郭老師是誰幫你列印出來的?」我說是誰誰誰。他說:「你把這個年輕老師給我叫來。」年輕老師來了一看說我就沒注意,所以你看,正常人有時候也有錯。

關於盲人誤解錯解的這種現象還是特別多,你比如說,有一首歌叫《相約98》,是王菲跟那英演唱的,當時在那個年代,大家一聽就知道是相約1998,可是再過上十多年以後,同學們還能知道《相約98》是哪幾個字嗎?他或許會覺得應該是約好了去酒吧,所以說雙音詞是最容易出錯的,所以一般的明眼人要給你解釋字的時候,你不要讓他給你說什麼提手旁阿、草字頭啊,你不要聽這個,你就讓他給你組一個詞就行,你比如說「千手觀音」,是哪個字呢?是牽引的「牽」還是千萬的「千」?這個你要讓他說清楚,因為這都能組詞,所以有時候我們跟正常人聊天沒問題,但是一打字的時候就漏洞百出。我看咱們群裡劉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經常在討論這方面的問題,真的這也是個大問題,落實在這幾個盲文點點的表示上可能表示不出來,但是我們心裡一定要有數,也就是連摸帶思考,這樣的話我們的錯字就能避免許多;特別是當今社會,我們要與全人類進行交流,不光是像以前似的就在我們這個小圈子。

無論是太元盲校還是其它盲校,或是我們學校,過去健全人很少。以前有三分奈何誰上盲校啊,但現在不是這個情況,現在我們學校的大專生,很多都是從普通學校招來的,你說你上課,學生問你哪個字怎麼寫你不知道,這就交代不了,所以課後要做大量的工作;有時候也別怕麻煩,要走出去到樓下問問,樓下不行的話就打電話問問人,知道這個字怎麼組詞,特別是輸入法變了以後你得去適應。像原來我們用百度輸入法、搜狗輸入法,還有什麼蘋果手機自帶的輸入法,它這個組詞都不一樣,蘋果輸入法你比如說什麼日月的「日」,我記得以前是什麼日本的日、釣魚島的魚、葉爾欽的葉、宋楚瑜的宋、吳邦國的吳,就是哪些字詞敏感他就把哪些詞給你做進來了,你像咱們的解釋是吳國的吳是吧,這下你就知道是哪個吳了。

現在我們這個手機很多都能解釋一些字詞,特別是看人名字的時候,比如說朋友給你發來消息了,你想知道他的名字是哪幾個字,就可以通過字詞的解釋,然後把它記住。我有很多的學生,人家叫什麼名字的都有,你必須聽清楚、搞明白,然後備註的時候才能保證不寫錯,這也是對人家本人的一種尊重。咱們盲人就是這樣,生活當中的許多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而學習所帶來的這種障礙是無法逾越的,但是我們儘量去逾越吧,以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慢慢去愉悅,我想它肯定是越逾越它就越少,絕對不會越來越多的。

前一陣子我給全校教職員工講了一次黨課,有人提議:「要不讓明眼人把你的講稿念一遍,最後你自己再發個言,這個事就算結束了。」但我一定要拿我的盲文稿講課。第二次在民政廳講黨課比賽的時候,是視頻講課;在民政廳參加講黨課比賽的時候我就用我的文星電腦,就是中國盲文出版社發給各盲校的盲文電腦,我一定要摸著去講,這樣需要離開講稿講的時候我就不去摸盲文講稿,需要看講稿我再摸就可以了,一定要體現我們這種文字的存在感,一定要體現我們是通過文字閱讀的這種場景,不能讓別人覺得盲人即興發言都沒問題,滔滔不絕、語句通順、語言流暢、詞彙豐富,但這都是聽來的,都屬於記問之學,就跟古時候的藝人一樣,會唱太平歌詞,也會講評書,但是未必知道很多的典故,或者是很多的字詞,老師怎麼教,咱們就怎麼背。不用說咱們盲人,改革開放以後,有了VCD、DVD,能看著屏幕上的歌詞唱了才知道原來自己唱歌唱戲的詞都不一定對,所以現在不對我就問孩子、問老婆、問同事,有時候一天好幾次出出進進辦公室向明眼人打聽字詞的寫法;不過現在我成了一個老教師了,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也不煩我,反而覺得郭老師這種精神挺難得的,他們都是大學生、研究生,他們來我辦公室我就諮詢他們,我不知道的我就先記下來,這樣的話,咱們在一個人面前丟人,免得在眾多人面前丟人,不然的話你在課堂上說走板了你都不知道,人家孩子們萊你這而聽課都挺不幸的,所以在文字方面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免得出笑話。

我有一個學生叫李曉媚,這個「媚」就是明媚的「媚」。對於我們寫盲文,怎麼寫它也是四聲的「媚」。班裡很多女孩子叫「小媚」我就不管,很多男孩子也跟著小媚長小媚短。「老師,小媚來找你了。」我就覺得亂套了,這怎麼能叫「小妹」?張學良把趙四小姐叫小妹,我們怎麼能把學生叫「小妹」呢?你們之間不能叫,我就更不能叫了。後來我就問,為什麼叫「小妹」呀?後來明眼老師就知道盲人的這種困惑,人家跟我講,這是明媚的「媚」。從音上來聽,這是有錯誤的,但是從意義上來看,表意文字,人家是沒任何問題的,當然起名字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所以現在我基本上困惑不是太大,比如說我要到其它學校講課之前,我基本上頭天晚上哪怕不睡覺,把講課中所涉及到的每一條經脈上的常用穴位都要給大家說清楚,比如「上巨虛」、「下巨虛」,人家要做筆記,咱們不能讓人家寫白字吧,這是不行的。以前我以為電池的「池」是持續的「持」,後來才知道是池水的「池,也就是池子的「池」。不要怕問,千千萬萬不要怕問。

我覺得有了電腦、有了手機之後,盲人在這方面有了質的飛躍,真是跟以前不一樣了,不能因為我們是盲人,不能因為我們從小看不見,讓人感覺我們就是文盲,這是絕對不可以的,也是不應該的,供大家參考。我這種觀念和做法跟我在這個單位也有關係,單位上很多同事,人家都是高學歷、高素質的,許多學生都是明眼人,所以不跟以前一樣了;如果是在七八十年代,我們只是教盲文,你不懂得問,他也不懂得講,我們在這個圈子裡還覺得我們挺好,覺得我們一片光明向未來。因為明眼人對我們沒有這種希望值,所以他也不懂得提醒我們,我們不知道我們跟人家的最大區別是什麼,所以我們也從來不懂得提問,所以就盲幹了多少年。

在我身上出現的這些笑話都成了我後來講盲文的例子了。你比如說五香瓜子,它是五種香味的瓜子,我們山西長治有一個武鄉縣,我以為這個瓜子就是武鄉縣出的,所以叫「武鄉瓜子」;因為我知道有太古餅嘛,山西晉中有一個太古縣,它出的一種餅紫就叫做「太古餅」,那麼我的理解,「五香瓜子」就是武鄉出的,後來才知道人家是五種香味炒程的瓜子。比如九十年代常聽人說夾心餅乾,我以為這個餅乾當中要加點元素鋅,就是銅鐵鋅那個「鋅」,大家別理解程歌唱家佟鐵鑫啊,所以有時候出現的這些笑話就得給學生講一講,所以我上盲文課就跟單口相聲差不多,特別是很多半路失明的人,他學得津津有味,他們說原來學盲文還要了解這麼多知識,光在這裡背b、p、m、f,他也覺得沒多大意思。好了就跟大家囉嗦這麼多,因為我這個人說話也收不住,收不了口,就跟織毛衣一樣,就到這兒收口吧。

本公眾號致力於向視障者傳播文化知識,普及盲文知識,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探討視障者學習熱點話題,傾力打造最接地氣的視障者學習園地。歡迎大家在此分享自己學習文化和專業知識的經驗與體會,歡迎各位草根寫作愛好者朋友們在此發表自己的原創文章。投稿郵箱:2294035980@qq.com,來搞必須為原創,郵件主題註明讀者投稿,同時附帶百字左右的作者簡介。歡迎後臺留言,寫下您對所發文章的觀感和對本公眾號的意見、建議和期待。歡迎加入盲文學習交流群學習更多內容,群號碼:955129385;如要進入同名微信群,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好友,邀請您進入微信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無障礙環境建設徵稿啟示》

相關焦點

  • 好樣兒的~ 龍巖選手黃敏清在福建省盲人象棋比賽中奪冠
    11月11日,2020年全省盲人象棋比賽在福建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舉行。比賽持續2天,來自全省各地的24名視障人士同臺競技以棋會友。經過兩天緊張激烈的角逐,最終來自龍巖的選手黃敏清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 Jasper學漢字不認真,應採兒秒變虎媽嚇哭兒子,要求一定要學中文
    應採兒指向多個字,但Jasper都沒有認出,在一旁的外婆各種助攻提醒都失敗,後期補上的滿頭大汗簡直不要太形象。其實從應採兒考校Jasper時就能看出耐心耗盡的兆頭,因為即便兒子回答錯誤也不沒有告訴答案。應採兒指向一個"力"字,外婆做了個秀肱二頭肌的動作,Jasper猜"力"。
  • 【重慶站】10月31日~11月2日 免費手風琴維修服務即將在重慶霍納手風琴藝術中心舉辦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中國巴揚手風琴網添加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分享更多手風琴新聞!
  • 2260人手風琴大合奏金氏世界紀錄誕生——2017深圳寶安國際手風琴藝術周系列報導之二
    7月23日,被列為2017年度「深圳城市文化菜單」之一的「2017深圳 寶安國際手風琴藝術周」拉開了帷幕。世界級手風琴演奏大師音樂會、中外手風琴名琴展、手風琴藝術講座等多項活動將陸續在7月23日至27日舉辦。期間不僅有國際手風琴界巨星級人物將登臺表演,還將呈現一臺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千人手風琴演奏會。
  • 英國人不明白:中國人明明也有拼音字母,為啥還非要學漢字?
    要說世界上的語言有什麼特點,那就是幾乎都是字母的形式,唯獨中國的語言不一樣,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關於中國的語言漢語,英國人就覺得十分不明白,如果說中國人使用漢語,是因為沒有字母形式的語言文化,這還能夠理解。可是明明中國人就有拼音字母,拼音也能夠讓人分辨和理解,為什麼還非常學習那麼複雜拗口的漢字呢?
  • 「盲人看電影」,不能只是簡單把盲人請到電影院
    點上面「無障礙」開啟你的新世界,點右上更多分享給好「一輛車正行駛在麥田裡,車上坐著兩個光頭……」隨著工作人員現場解說,10月20日
  • 記住:中國漢字千萬不要翻譯為Chinese word
    ▼Local language: 當地語言Local tongue: 當地話Tongue本來是舌頭的意思在口語中也指「語言」類似的說法還有mother tongue母語;本國語言學了英語漢字還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字,那麼漢字的英文表達是什麼?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世宗大王世宗大王創造諺文,本意是為了讓韓國老百姓能夠正確的讀準漢字,其作用類似拼音。韓國使用的主流文字還是以漢字為主。在樸正熙宣布廢除漢字之後,進程十分艱難。直到80年代中後期,韓國社會上的漢字痕跡才漸漸少去,電視、報紙雜誌上的漢字越來越少,韓文(諺文)越來越多。
  • 記住:「中國漢字」千萬不要翻譯為"Chinese word" !
    ▼Local language: 當地語言Local tongue: 當地話Tongue本來是舌頭的意思在口語中也指「語言」類似的說法還有mother tongue母語;本國語言學了英語漢字還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字,那麼漢字的英文表達是什麼?
  • 盲人高舉手杖,是求助?朋友圈很多人都被騙了!
    盲人高舉手杖,真的是求助?當盲人把手杖舉過頭頂時,表示他正遇上困難在尋求幫助。如果在街上看到盲人打出這個信號,請大家為他們提供幫助!不求點讚,大家愛心接力。>根據《盲人定向行走訓練》第四章行走方法發現:▲注意以下幾點:過馬路時,不要用盲杖在前方揮動,以免傷害別人,如果車輛過多,可將盲杖舉過頭頂示意過往司機停車或減速,使自己能順利通過或禮貌地請求別人幫忙穿越馬路。
  • Jasper不識漢字,應採兒秒變虎媽嚇哭兒子,稱:一定要中文
    應採兒指向多個字,但Jasper都沒有認出,在一旁的外婆各種助攻提醒都失敗,後期補上的滿頭大汗簡直不要太形象。應採兒指向一個"力"字,外婆做了個秀肱二頭肌的動作,Jasper猜"力"。應採兒又指向兒子所讀學校校名中包含的"立"字,Jasper馬上要反應過來時喊了兩聲"wait",應採兒丟下一句「還wait」。
  • 記住:「中國漢字」不是'Chinese Word'
    學了英語漢字還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字,那麼漢字的英文表達是什麼?
  • 「漢字是韓國的!」
    在宣傳片的1分20秒,畫面上出現了漢字,寫著「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隨即輿論一片譁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成語出自《漢書·趙充國傳》,說的是漢宣帝時期老將趙充國受命平定羌族的事情。何時成為韓國的了?我不了解韓國的歷史,也不知道漢宣帝時有沒有韓國,但我知道東周時期有個諸侯國叫韓國,位於現今我國的西北地區。
  • 英語知識:「中國漢字」千萬別翻譯為「Chinese word」!
    就算是學了英語,漢字還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字,那麼漢字的英文表達是什麼?Chinese character  [ˈkærəktə(r)] ✔..中國漢字是象形文字,方框字,上世紀50年代為了方便學習才發明了拼音,所以,漢字需要用單獨的詞來表達,就是Chinese character.漢字是這樣表達,但是世界上大多數語言都是字母拼成,他們都有字母表,比如英語有26個字母,所以,英文單詞是字母組成詞彙,那一定是用English word來表達。.
  • 困惑 |日文裡的漢字,究竟怎麼讀?
    在日語裡經常會看到漢字,也令熟悉中文的我們,有一種不懂日語也猜到大概的感(cuo)覺(jue)。這也是我從一眾外語中,選擇學日語的原因。
  • 【盲人電影】盲人也能看電影,就在8890光明電影院!
    對普通人而言,看電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盲人來說簡直不敢想像。看一場電影也許只是一種夢想,這個夢有一天真的能夠實現嗎?前天下午,「8890光明電影院」首映開播,來自市區的50多位盲人代表,就「觀看」了一場特殊的電影——盲劇,切身體驗了一把電影的魅力。
  • 人物 | 盲人英語教育家鄭建偉
    這是一個盲人多元就業倡導平臺我們聊生活、談時事、講故事還有不定期的多元就業招聘和培訓本文長度為1385字,音頻長度為5分05秒。當讀屏軟體讀到下面文字「鄭建偉」時,點擊你就可以聽到音頻了,或許會比讀屏軟體更有趣哦。  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已經被運用的非常廣泛。
  • 做盲人的手杖和眼睛 觸摸美麗世界
    ,體會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將他們心中的夢想與美好的中國夢連接起來,與我們健全人共圓心中同一個夢想。愛心志願者們有年輕人、有兒童、有老人,他們攙扶著盲人朋友像對待家人一樣走著、說著、不停的講解著...滿滿的正能量!
  • 獨創:漢字轉Emoji的功能
    今年在做Emoji中文網(https://emojiall.com)的時候,也想到要搞點與眾不同的的功能出來,以前在微信裡面看到有些人轉發
  • 網傳多個漢字讀音修改是條徹頭徹尾假新聞
    19日,就在全國人民沉浸在元宵節的喜慶氛圍之中時,網上突然流傳開很多漢字的讀音都進行了修訂。這讓不少網友紛紛感嘆「上了個假學」,更有網友感嘆:這是在向「讀錯字的惡勢力」低頭。下面先讓我們看一下假消息是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