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定要灸的一個穴位,它是驅寒扶陽大穴,但90%的人不知道!

2021-02-12 艾灸配穴大全

願所有的艾友,一直堅持

安康

想學艾灸

不懂配穴

請長按下方圖片

掃碼識別二維碼關注

艾灸配穴大全

和艾一起

茁壯成長

善灸者壽

☞ 關注後輸入對應的數字,獲取免費課程

☞ 輸入「400」,獲取400個穴位視頻

☞ 輸入「33」,獲取人體反射區使用指南課程

☞ 輸入「22」,獲取面診指南課程

☞ 輸入對應穴位名稱,或者對應病症,獲取解決方案

冬至過後,陰氣盛,寒氣重,陽氣弱,人體抵抗寒邪的能力下降,更不能輸送陽氣通達到身體的末端,所以很多人,腳寒,手寒,今天分享一個腳上的驅寒大穴,申脈穴。是一個純陽大藥,體寒多病的寶貝。

屬足太陽膀胱經,是雙穴,也叫陽蹺穴,因為,此穴是八脈交匯穴,通陽蹺經脈,取穴時,可採用仰臥或正坐的姿勢,在腳外踝中央下端大約1釐米的地方,這裡有一個凹陷處就是申脈穴。

1、陽蹺經脈,是奇經八脈之一,主一身左右之陽,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申脈穴,為什麼可以作為腳上的驅寒大穴,改善振奮陽氣。 

  

2、所謂陽蹺者,陽氣之橋也,它正能打通陽氣橋梁,對於心腦血管梗塞,欲作搭橋手術這而言,平時多按申脈穴,可以減輕堵塞症狀,甚至免除搭橋手術之苦。

3、申脈也是伸展脈絡的抗老奇穴!人老就伴隨著筋縮的過程,人老老在血管上,血管萎縮,不再伸展,就是老化。申脈穴,專門對付受涼、受冷、受凍、受歲月侵蝕,導致骨節萎縮,筋脈拘攣之病,所以要在申脈穴,這裡艾灸,可以製造陽生之氣,令人生生不息,長生耐老。

4、除了驅寒伸展筋脈之外,申脈穴還是一個可以治療失眠的穴位,並能夠增加人的耐性。如果您平常做事情經常會感到厭煩,不妨多對這個穴位加以刺激。

關注公眾號《神奇的穴位》

每天晚上7點

免費分享穴位經絡知識

學習人體自帶的大藥

↓↓

1、點按或者刮的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住申脈穴,或者用刮痧板的一頭做點按,按申脈穴5~10分鐘。

2、養護申脈穴最好的方法是艾灸,可以採用溫和灸:將艾灸罐對準申脈穴,距離皮膚表面約2~3釐米,以穴位處皮膚感覺溫和但無灼痛感為宜,每次艾灸10~15分鐘。

人體最大的疾病,都是經絡不通;身體寒溼造成,所以定期用中醫的方法好又快,又省錢還安全。看完了,一定要用在自己身上,這麼實用又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薦給朋友們都學一學~。如果覺得不錯,記得點在看給我一個小鼓勵,

-  END -

子宮是女人的命根

岐黃中醫針對女性朋友的對子宮卵巢的關愛,設置了一個子宮保養4天課程的訓練營,手把手教大家 ,1、如何辨別,自查自己的子宮卵巢健康,2、如何看待中醫西醫婦科治療子宮方案,3、中醫針對輕微輕度的子宮問題採取什麼樣的保養手法,4、中醫針對重度問題子宮 疾病又應該怎麼操作。

原價199元課程

限時搶粉絲價6元購買

4天視頻課程

+5天早中晚圖文課程

長按二維碼立即購買

您點的每一次「在看」都是對中醫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冬天一定要灸的一個穴位,它是扶陽大穴,但90%的人不知道!
    但是今天給各位介紹的是一個常人基本沒用過、歷代醫家卻非常重視的一個純陽大藥——申脈!申脈穴,被稱為「體貼身寒多病者的純陽大藥」,為什麼呢?請看細細道來。病人不正好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嗎?經過仔細的問診,病人告訴我,前幾天他在去公園鍛鍊身體的途中因為突然變天受涼了,不發燒也不咳嗽,只是覺得胸口很悶,說話提不起氣,開始他也沒在意。結果兩天後,全身一陣陣地出冷汗,尤其是早上起床時,臉部浮腫得厲害。
  • 冬季教你怎麼養腿六大腿部穴位可以常灸 ​
    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腳根。四根的根本,是腳根。「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說明腳在人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雙腳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腿是疾病反映區!很多疾病都會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鈣有關、腫脹說明臟腑有病、發涼意味著體質虛寒等,及時發現症狀,利於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 冬季教你怎麼養腿六大腿部穴位可以常灸 ​
    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腳根。四根的根本,是腳根。「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說明腳在人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雙腳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腿是疾病反映區!很多疾病都會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鈣有關、腫脹說明臟腑有病、發涼意味著體質虛寒等,及時發現症狀,利於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 養腿就是養命,必灸的10個腿部穴位.記得收藏!
    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如果人體腿部血液循環緩慢,整個人體就會供血不足,人就會感覺冷,尤其腿部! 冬季灸腿,好處多多! 1、引火下行 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
  • 冬天手腳冰涼,六大穴位幫你解決
    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6大穴位幫你解決這個問題!艾灸取穴:取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與肚臍相平的區域。
  • 這10大腿部穴位,冬季建議灸一灸
    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如果人體腿部血液循環緩慢,整個人體就會供血不足,人就會感覺冷,尤其腿部!冬季灸腿,好處多多!1、引火下行冬季寒冷多夾雜乾燥,艾灸後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
  • 收元氣、保衛氣、補陰津,此三穴一個冬天不生病!
    秋冬季節,很多人畏寒怕冷、體虛易感,又口乾舌燥、身體乏力、失眠煩躁.這往往是因為身體元氣不足、衛氣不夠、陰津不足造成的。冬天養生除了要陪補元氣外,補陰津也很重要。做法:按摩法:可行摩法,搓熱掌心後,把掌心覆蓋於穴位皮膚上順時針方向揉按穴位局部,以皮膚感覺溫和為度,每次可行10-20分鐘,每日可行多次。 艾灸法:陽虛體質人群最適合艾灸,入秋後到整個冬季均可常灸,把艾條點燃後距離穴位皮膚約3-5釐米處懸灸,每次灸15-20分鐘,每日1次,每周可灸5日休息兩日。也可隔日一次。
  • 【十大艾灸保健穴位】足三裡穴位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足三裡穴位描述〖延年益壽穴〗犢鼻下3寸,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 腳底十大保健穴位,您一定要知道!
    我們的腳部是穴位密集的地方,腳的穴位達到33個,經常按摩刺激腳底穴位可以養生保健,想要按摩刺激腳底穴位,首先要知道腳底的穴位都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腳底十大保健穴位
  • 冬季溫陽何處有,潞河醫院藥餅灸
    灸療也是自古至今常用的保健療法,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蘊藏真陰真陽,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述穴位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
  • 中醫教你:一個穴位治感冒,風寒風熱感冒都管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程凱告訴大家一個身體自有的」感冒藥「,不論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可以找它。我們都知道,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所吃的藥是不同的,如果吃錯了藥,不僅不能緩解病情,還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 手腳冰涼可按三個穴位
    ,天氣寒冷,抵抗力差的人很容易出現關節疼痛及手腳冰涼等症狀,按摩命門、神闕、關元這3個穴位有散寒、益氣、補腎的作用,可以緩解這些不適。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疼痛等症狀,因此,命門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 操作方法 擦法(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治療,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 古人云: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立冬灸之!
    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後,人體的陽氣也順應季節的變化而潛藏於內,養生保健也要注意護好陽氣,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而調節。此時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 艾灸3穴,整個冬天不再冷!
    冬天,很多人會畏寒怕冷,手腳冰冷、身體虛容易感冒、容易疲勞乏力、睡眠也不好.這些其實都是身體元氣不足、津液失衡的原因導致。所以,冬天,除了要進補來補充身體元氣,同時,補充津液也非常關鍵。下面教大家用艾灸的方法來補元氣,補津液。
  • 感冒咳嗽不用吃藥,一個穴位,5分鐘見效
    冬季感冒多發咳嗽更是十天半個月好不了聽老中醫說只要按摩這幾個穴位立馬就見效不得不說
  • 保健灸系列一,腦保健
    保健方法:根據患者病情選取相應穴位,每兩天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以後每月保健灸4次。同時,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的緊張工作,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2,積極參加戶外運動,多吃鹼性食物,如海帶,綠葉蔬菜,水果,豆類,少吃酸性食物,如肉類,糖類,補充一些富含VB,VE,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及礦物質的乾果。
  • 三個能降火氣的神奇穴位,你一定不知道……
    但要想準確「滅火」,除了分辨虛實,還要辨別哪個部位出現火。今天楊帆主任繼續講講冬季上火一般和哪些部位有關?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精準「降火」?胃火盛——口苦便秘酗酒,嗜食辛辣、油膩食物的人容易因溼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胃火旺盛。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一定程度,就會變得什麼都吃不下。胃火大還有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結、便秘等症狀。
  • 保健養生最通行的一種灸法:溫和灸
    溫和灸也就是艾條灸,一般將點燃的艾柱手持或者放在溫灸器後,放在人體經絡、穴位所在位置的皮膚上,通過熱和能量輸入,引起人體應激反應來進行肌體自我調節,疏通臟腑,平衡陰陽,從而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由於不會造成灸瘡,溫和舒適,所以得到普遍的應用和深受歡迎。
  • 經典保健灸配方(收藏版)
    保健灸法既經濟節約,又簡單方便,只需由針灸醫師點穴,自己就可以施灸。這要比進參茸補藥、吃珍貴補品等保養身體經濟實惠得多。《易經》云:「無妄之疾,勿藥有喜。」就是說,得了病不胡思亂想,心情舒暢,安心靜養,不吃藥也可自愈。脈脈艾灸提醒您這種哲學思想,也是當前醫學發展的新趨向。因此,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們要大力提倡保健灸法,大力推廣保健灸法。
  • 針灸禁忌:三大穴位禁針,針灸者必知,避免發生意外!
    針灸治療並不是所有穴位都能進行針治。對於針灸來說以下的三大穴位是針灸治療的禁忌穴位。針灸禁忌穴位:全身共三個穴位屬針灸均禁。乳中穴:但在古代的一些書籍中尚有關於本穴刺灸的記述。如:晉代的《肘後備急方》載:治卒癲「可灸三壯」;又如:《銅人針灸腧穴圖經》提到:「可微刺三分」。表明亦非絕對禁忌。但現代已未見灸刺的報導,僅作為定穴的一種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