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MCI)是介於正常老化與輕度失智症之間的過渡階段,就是患者本人覺得記憶力不佳,客觀的認知功能測驗也顯示近期記憶減退,但其他認知功能正常,並不影響生活或工作。
雖然不是每個輕度認知障礙的病人最後都會變成失智症,但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每年約有10〜15%轉變成失智症,比一般老年人高十倍。正因為失智是一種長期演變、衰退的過程,大家都想儘早發現,儘早治療。
日本 「讀賣新聞」 報導,被稱為「失智的前段班」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在長壽醫療研究中心4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46%恢復正常,這項研究成果即將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
失智症革命:終於知道預防之道
這項研究是以日本愛知縣大府市4200位、65歲以上未失智的市民,從2011年開始追蹤4年,以國際MCI判定標準發現當時已有18%(740人)具輕度認知障礙。
4年後再度追蹤檢查,發現46%恢復到正常狀態。檢查包括記憶力,注意力,資訊處理能力與計劃執行等4項,這樣的研究結果讓已經是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大為振奮,公共電視NHK還以「失智症革命」為名專題系列報導,首集內容就是「終於知道預防之道」。
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預防老年學研究部長島田裕之接受《讀賣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研究成果發現老人的認知能力不是只會往下,雖然恢復率從國際水準來看還在假設範圍,但愛知縣大府市積極開設以預防失智為目標的運動教室等政策,也有一定的影響。
↑島田裕之
由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研發,愛知縣大府市積極投入預防失智的運動稱為認知運動。
運動不只動身體,也要動腦!
認知運動一開始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同衛生福利部)推動的健康增進事業之一,是英語的認知加運動兩個字的新詞,亦即在運動時也要動腦,可以在運動時同步提升大腦與身體的功能。
「研究發現,有氧運動有助於提升認知功能,但效果有限,但認知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再給大腦任務,如邊踩階梯邊計算,運動的同時也使大腦活性化」島田裕之說。
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將判定為輕度認知障礙的308位老人在接受認知運動後,發現可以提升記憶力並抑制他們的海馬回周邊萎縮,海馬回在腦部被稱為記憶與學習的司令部。
認知運動使用階梯為道具,用繩子在地上綁成階梯狀,在地上標數字,邊跳邊加數字,例如若是3的倍數,跳到那階時就要拍手,邊訓練下肢肌力,也訓練大腦。(天下雜誌)
為您推薦↓
六六腦精準認知康復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