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按了手機這裡,媽媽7萬多沒了!最高法明確:未成年人網遊充值「無效」

2021-02-15 金鷹卡通麥咭樂園

根據最高法新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退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 1 -

8歲男童利用上網課間隙

三款手遊充值7萬餘元

長沙市民張小姐發現母親的微信零錢的五萬多元不翼而飛,並且支付寶裡的兩萬多餘額也沒有了

根據帳單顯示,從3月30號開始,該帳戶就不斷地往「部落衝突」和「逃出銀河系」兩款遊戲裡充值。

從4月21號開始到4月22號,弟弟小茗開始接觸一款叫做「三國Q傳」的遊戲,充值的數額大幅增加。

發現這一情況後,大家都很生氣,並且對小茗進行了批評教育。

- 2 -

未成年人網遊充值

最高法:監護人退款應支持

張小姐對遊戲公司進行了溝通與申訴:

網路遊戲公司一:退款的金額給您申請了退款28439。

網路遊戲公司二:你聯繫過客服嗎?

張小姐:聯繫過很多次了

張小姐:客服說,您的寶石已經用完了,我們不予以退款。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臺的指導意見,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羅淇予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內容來源: 芒果都市(h84802110)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長沙8歲男孩按了手機這裡,媽媽7萬多沒了!最高法明確了!未成年人網遊充值「無效」
    最近,長沙的張小姐發現8歲的弟弟在用母親手機上網課時先後花掉7萬多塊錢用於手遊充值
  • 玩王者榮耀 商洛12歲男孩用母親信用卡充值2萬餘元
    五一假期,劉女士把手機給孩子讓他「放鬆」一下,沒想到月底收到了2萬餘元的信用卡帳單,全部用於王者榮耀遊戲充值。
  • 最高法:無效!退錢!
    近年來,我國網絡支付技術和網絡娛樂服務業發展迅猛,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現象廣受關注,也出現了未成年人為網路遊戲或網絡直播平臺支付較大金額用於充值、「打賞」而形成的糾紛。最高人民法院新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對這些糾紛的法律解釋進行了明確。
  • 明確了,可退錢
    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利用網絡學習的機會,把數理化的學習內容替換成各種「升級」「充值」活動,還有的觀看網絡直播節目,慷慨打賞。一些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平臺進行較大額充值。未成年人打賞有效嗎?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其中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款項的,法院應支持。一是在適用對象方面。
  • 浙江收廢品老爸急瘋,9歲兒子玩手機3天花光6萬積蓄!用了一招,他全額退款...
    原來,當天晚上老王看手機時發現一條銀行發來的扣款簡訊,他打開一看傻了眼,竟然有十多筆扣款記錄,且都是向同一網絡公司轉帳,初步一算有3萬多元。老王這才想到最近兒子一到晚上就問自己要手機玩,叫來兒子一問,得知他在某視頻APP看視頻,充值了好多筆。支付密碼是前幾日老王買東西時兒子偷偷記下的。
  • 柳州男孩用媽媽手機上網課,這波操作刷掉父親上萬元救命錢!
    近日,因丈夫需要去醫院複查,她想取錢給丈夫看病,一查原來存有1萬多元的銀行卡內,僅剩下幾毛錢了。民警推測,是不是粟的小兒子用粟的手機進行消費呢?民警跟著粟某,來到她家裡,見到了其小兒子。看到民警,粟某小兒子很快就承認,這兩個月時間,他利用拿母親手機上網課的機會,陸續把母親銀行卡內的1.4萬元消費,主要用於玩網路遊戲和充值上網流量。
  • 8歲男孩包養女主播,言論尺度大到驚人:8萬,你要做我的女人!背後透露出金錢的悲哀!
    近年來,孩子網遊充值,重金打賞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數額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 連8歲孩子都不放過?!滬一小學生成"上海最小受害人"…
    被騙女孩在網上結識了詐騙分子,對方發現女孩在短視頻網站「出手闊綽」便謊稱女孩的打賞行為構成違法,並索要 " 封口費 ",誘騙女孩陸續轉帳4萬多元。看到這裡,坊友們可能覺得這起案件並不特別,但重點來了,這回的被騙女孩年僅8歲!
  • 【以案說法】少年用舅舅手機玩遊戲充值兩萬餘元,家長要求退款被拒...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出現了不少未成年人學生上網課期間玩手機遊戲充值的情況,引發了許多民事糾紛。疫情期間,人們都居家隔離,學生也在家上網課。十二歲的武某趁著用舅舅溫某的手機在家上網課的時間,玩起了廣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網絡手遊,併購買該遊戲公司的「T豆」34筆,共計人民幣支付兩萬餘元。
  • 「卡裡11380隻剩下8塊」!少年玩手遊充值一萬多,花光家裡積蓄急哭環衛工母親
    「我明明卡裡有11380元,現在就剩下8塊,錢到底哪兒去了?」周女士有一張銀行卡,為了方便支付,就綁定在了微信支付上面。可是在去年8月份,這張銀行卡裡面還有1萬多元錢,而且這張卡周女士從來沒有使用過。這讓周女士想起來,在今年春節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小光曾用過自己的手機。
  • 13歲女孩遊戲充值花5萬元 微派網絡只同意退款60%
    據央視網報導,上海居民孫女士反映,自己13歲的女兒從2020年12月25日開始,連續多日向一款遊戲充值5萬多元,在向遊戲公司反映情況要求退款後,對方卻表示只能退還60%的錢款。孫女士:「小孩用花唄付的這些錢,最小的是88,最多的一筆是7700多,一天內有3880、7000多連續付的。」央視網視頻顯示,該遊戲公司為武漢微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最高法: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適用緩刑
    六旬男子當眾猥褻8歲女童,長達3分多鐘的犯罪行為持續期間,有14名路人途經案發地點,11名路人有明顯觀看行為,但無一人制止、無一人報警。視頻畫面讓承辦檢察官十分震驚,受害人的遭遇令人痛心,路人的漠視令人寒心。12月25日,四川南充順慶區檢察院公布了這起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案。
  • 12歲男孩藉口「學畫畫」,玩遊戲充值超萬元,奶奶:下學期學費沒了
    小鈺向奶奶藉手機,也經常上抖音看教畫畫的小視頻,但是後來,小鈺卻經常藉口學畫畫來玩遊戲,韓阿婆怎麼也想不到孫子會用自己的手機來充值遊戲裝備。記者在「宮鬥小札」的遊戲登錄界面上看到,該平臺有輸入身份證號的提示,但同時也有一個「跳過」鍵,只要玩家點擊「跳過」,也能憑藉帳號密碼直接進入遊戲。
  • 熊孩子神操作轉走媽媽五萬元!爸媽驚呆:最後竟然還賺了幾十塊...
    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一律無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 當樂"網遊中心"發布:為手機網遊玩家"定製服務"
    2014年被手遊企業、媒體稱為「重度手遊年」,大批精品手機網遊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僅上半年已經有近500款網遊產品上線。輕度遊戲用戶經過幾年手遊市場的培養,已逐步成長為中重度用戶,遊戲習慣、付費習慣也發生了顯著改變。在「輕手遊」時代,用戶對各類手機應用下載APP的需求較為簡單,只要能夠提供一些簡單的遊戲介紹、下載、充值即可。
  • 泰國7-11便利店已停止為1-2 CALL電話充值,連卡也沒賣了
    7-11方面隨後立即停止了採購電話卡。而7-11方面則認為其給DTAC和自己集團內部的True提供的充值服務,回報率都達到7%,只有AIS一直收取5%的例費。目前,1-2 Call在全國一共有50多萬個充值點,包括便利店、在線充值櫃員機、各銀行銀行ATM機、郵局、各大超市,網絡充值服務等。但民眾最熟悉,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是7-11便利店的充值和購卡服務。
  • 西安一18歲男孩沉迷手機遊戲 竟花掉哥哥8萬多的結婚錢!
    說起「坑爹」這個詞大夥都聽過,可今天,《都市快報》記者見到了一個18歲的小夥,說他做出的事太「坑哥」,偷偷揮霍了親哥哥八萬多元結婚錢,這怎麼回事呢?小王:「我從昨天打到現在,已經充值了15400塊錢,從去年七八月份到現在,總共輸了將近10萬元了。」 這玩手機花了將近10萬元,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小王說從去年七八月份開始,他迷上了手機遊戲。
  • 只是多看了一眼媽媽叫車時的手勢!兒子連續幹了87次這種事…
    幾番詢問,李女士才得知,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是被13歲的兒子花到了一款知名遊戲裡。8月16日一早,李女士帶著兒子小偉來到了臨江派出所。李女士告訴民警,孩子用她的手機上釘釘打卡時,偷偷充值了11530元的遊戲幣,說是用於買遊戲「皮膚」。由於錢是孩子偷拿媽媽手機轉的,所以很多記錄都被他刪了。
  • 【麼姐閒聊】20200523 10歲男孩在公共場合扒女孩內褲,騙5歲女童舔下體!他媽媽理直氣壯:女孩是自願的…
    【79歲廣場舞大媽故意絆倒5歲男童致其面部著地,已致歉】5月22日,四川成都。
  • 西安13歲娃玩遊戲充值一萬三,求退款被拒,因為已退過一次......
    小劉今年13歲,是一名初一的學生,母親務農,父親常年在外打工。除了上學,小劉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手機遊戲,一玩起來真的能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這一次玩手遊, 他可給家裡闖了個不小的禍。小劉:「上完網課手機沒被拿走,我心裡一癢,下載了個王者榮耀,剛開始級別太低就充了300多,第二天看別人級別高,又充了600多,主要是升級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