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時候寫過這樣的作文:
50年後的世界,我們開門就是各式各樣的飛行器,嗖的一聲就從家到學校了,隨隨便便就可以去火星度假,和外星人交朋友。
但事實上沒成想,50年後的今天,開門就嗖兒的飛行器是沒出現,計程車都沒有了.
還記得曾經一夜間大換血的巴黎自行車道嘛?複習貼戳這裡:巴黎自行車道一夜之間「變異」
在那個風平浪靜的晚上,這條橫跨巴黎9區和10區的繁忙路線上的自行車道,在一夜之間被「整容」。
原本供車輛行駛的三條車道,現在只剩下了一條,而且那一條還是在道路正中央,被卡在一邊的公交車道和另一邊寬敞的雙行道之間。
在這個永遠約不上長居,永遠寄不到醫保卡的城市,為啥自行車改道這種事兒能一夜之間搞定?
原因還是要提到一位一直在「保護生態環境」「反汽車計劃」「極力鼓勵騎車」的路上一直奮鬥的女人。
巴黎市長(Anne Hidalgo)當時在市政選舉前就表示:如果今年能夠連任,將會施行一項「將巴黎百分百自行車化」的舉措。
於是,她成功連任了,於是她真的決定將首都變成100%的自行車城市了,並且感覺行動力非常強。
(在杜伊勒裡宮(Tuileries)前面,自行車道寬11米,而公共汽車,計程車.一條車道.)
面對這一「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強身健體」的舉措,法國人民給予了「超高」的網評。
」搬著行李乘坐TGV、大力士高速列車 (Thalys)或歐洲之星(Eurostar)來巴黎真是一個好主意呢。~」
「這樣美好的旅途真的要多帶一些行李出門呢。~」
「現在還是不錯的,站在Gare du Nord站的站臺上,還是可以發現計程車的,只是出口太窄它們出不去而已。」
「說到城市規劃啊,我們巴黎市政廳絕對是一把好手。」
即便是那麼多民眾的反對,但新政策還是開始了,並且開始得十分突然。
為了滿足支持她的選民們,對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堅決支持實現百分之百自行車城市的政策,但又希望能在一個小時內收到自己的訂單。
(可謂是又想當那什麼,又想立那什麼。)
於是,她定了這個進來容易但出不去的政策。
在最近接受採訪的時候,市長重申了她的競選承諾:百分之百自行車城市!用這位市長的說法,這叫 "une piétonnisation douce"。
但讓大家感到過分的是,市政府在沒有徵求居民和商戶的意見且並沒有提前告知居民和商戶的情況下,就自作主張制定了新的交通規劃然後立刻開始實施,當天送貨的司機送到貨了以後就出不去了。
所有這一切,按照他們的說法,是為了 "讓巴黎人明白基本原則",從現在開始必須 "適應且融入新的運作模式"。
結果,通往郊區方向的奧納諾大道(Boulevard Ornano)已成為了綿延數百米的永久性交通擁堵。
政策一經推出,巴黎人立刻開始自嘲稱:「以後想要在巴黎生活,那麼您現在必須年輕,身體健康且腿部特別健康。」
而且沒有例外,無論是殘疾人、孕婦、老人、走路困難的人;還是、有兩個小孩的父母,或是工匠、送貨員。
在2015年巴黎市政府就雄心勃勃地推出了要將巴黎打造為「世界自行車之城」(la capitale mondiale du vélo)的計劃,總投資約1.5億歐。
但這個政策最嚴重的還是對每天卻運送數百萬旅客的公交車的影響。
這種交通工具經濟實惠,而且混合動力車也變得越來越環保,每小時可以運載上千人,更重要的是,交通非常方便.對於用戶來說,真的是太方便了。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僅僅憑藉公共運輸就成功降低了商業的發展速度。
最繁忙的線路,被稱為Mobilien,其速度從10.28公裡/小時下降到9.80公裡/小時。而對於其他線路,從10.87公裡/小時到10.59公裡/小時。
看似不多,但商業速度每降低一公裡,就意味著乘客每次出行都會損失幾分鐘,服務沒有任何改善,就會損失數百萬個工作小時。夜間尖峰時段,則為9.26公裡/小時。
此前,Anne Hidalgo向環保主義者建議:將整個巴黎的速度限制為每小時30公裡。
只有香榭麗舍大街,塞巴斯託波爾大道或馬修大道大道等主軸是例外,速度保持在50 km / h。目的是為了降低空氣汙染和噪音汙染。
Anne Hidalgo希望將環城公路的限速從70 km / h降低到50 km / h。(它已從2014年的80 km / h降至70 km / h。)
「 我們將把環形道路的雙向四車道環形道路變成一條和平的城市林蔭大道:我們將首先創建一條專用於共享運輸的車道(公共汽車,班車,計程車,拼車),以逐漸減少行車道的數量,提供更多空間自然,並提供步行或騎自行車的可能性,宣言中有很多。目標很明確:逐步消除「 另一個時代的邊界 」。
因為這個事實過於實錘,即使是RATP,這次也沉默了。
被採訪到的每一個司機都被開車的壓力、必須避讓的摩託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行車、除了公交車道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停靠的送貨員所困擾。
這些新的交通狀況使他們面臨著社會心理風險,需要他們在幾個小時內格外注意--這種長時間的高度注意力集中極大程度上加重了疲勞駕駛的可能,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風險。
這次RATP選擇沉默,對於問題避而不談,也不談服務的惡化情況。熱心市民們猜測,其中一定是有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一定是相當大的:否則如果沒有,它為什麼沉默?
我們知道,當一家公司不正面回答記者的問題時,往往是因為它有什麼隱情。
在蒙彼利埃這個城市,有470,000多居民,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來自運輸工具。
「 致力於推廣交通運輸,蒙彼利埃這座城市具有極大的生態和社會野心;巴黎市長兼蒙彼利埃大都市區總裁強調說,這是法國第一個實施該計劃的大都市。」
根據2013-2018年氣候計劃的診斷聚集地區,蒙彼利埃每位居民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7噸,而格勒諾布爾為1.6噸,南特為1.3噸。
多數人堅持認為,這種汙染會導致空氣的質量嚴重下降,所有研究均表明,空氣汙染是很多疾病的來源。
因此市政當局希望,藉助免費乘坐的模式來鼓勵駕私家車的司機部分或全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以更大程度上地緩解環境汙染。
蒙彼利埃市市長 Michaël Delafosse(麥可·德拉福斯) 的團隊表示,他們目前無法量化周末免費和全部免費的財務成本,並計劃逐步實施。
並決定在經過評測之後,2023年年中之前,整個星期免費向老年人和年輕人以及大都市的所有居民開放。
環保當然是好的,但所有的事情矯枉過正就不太好了,畢竟人們的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是非常重要的,但還是提倡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以步代車哦。~
最後,在巴黎這麼個撒手沒的地界兒,菌菌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句說破了的一句話:
車子要鎖好啊,買好一點的鎖啊。
但實際上只要你的車被盯上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基本上就沒什麼懸念了。
至於車鎖,曾有技術高超的小偷將菌菌高價買的鎖完好無損地掛在路邊,只是車沒了,風中搖曳的那把「高級鎖」仿佛是這位小偷在炫耀著什麼。
所以就個人經驗來講,最好的防偷方法就是車子鎖欄杆,車座拆下來隨身帶著去上課。
不得不承認:
車座隨身帶,坐哪兒都有愛。
-END-
ref:
https://www.lefigaro.fr/actualite-france/a-paris-anne-hidalgo-ouvre-un-nouveau-front-contre-les-transports-collectifs-20200904
https://www.lefigaro.fr/elections/municipales/paris-30-km/h-fin-du-diesel-moins-de-places-de-parking-hidalgo-et-belliard-publient-leur-programme-commun-20200616
https://www.lefigaro.fr/conjoncture/a-montpellier-les-transports-deviennent-gratuits-le-week-end-20200904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