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523人撿食榴槤中毒,原因查明了

2021-02-13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林珏瑤 記者 呂新文

針對「523位居民食用從萬尾海域撿來的榴槤後出現不適症狀」一事,9月1日,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自治區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後,迅速組織食品安全專業人員,與防城港市、東興市相關單位聯手,經過縝密的流行病學、食品衛生學調查以及實驗室檢測,最終查明前述事件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此前報導)

當地村民蜂擁開船下海打撈漂浮在海面的榴槤。


前述消息進一步解釋,副溶血性弧菌是「喜歡」鹽的微生物,是夏秋季沿海地區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該微生物常潛伏於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偶爾通過鹽醃製品或鹹菜、醃肉、鹹蛋、醬菜等傳播。海裡這種致病菌較為常見。除了海產品外,其他食物包括前述事件中的榴槤,經海水浸泡也有可能被汙染,人一旦進食也可以導致食物中毒。


前述消息還稱,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後潛伏期為1小時~4天不等,多數為10小時左右。起病急驟,初期有腹部不適,全身寒戰,有陣發性加劇且部位不定的腹痛,伴噁心、嘔吐,繼之發熱、腹瀉,為水樣便、糊狀便、洗肉水樣便或膿血便。針對這次事件,應立即停止食用或銷售汙染的榴槤,切斷致病菌侵犯人體途徑,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8月26日,廣西防城港市萬尾金灘海域一艘裝滿榴槤的貨船側翻,當地村民打撈漂浮在海面的榴槤。村民食用打撈上來的榴槤後,出現群體性腹痛腹瀉、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


8月27日,東興市市委宣傳部官方公眾號通報,截至27日10時,東興市各醫療機構報告因食用萬尾海域撿來榴槤出現不適症狀人員523人次,經醫學排查,大部分就診人員只是稍感不適,其中有腹痛、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者101人,予以對症處理後陸續自行返家。目前留院觀察9人,病情穩定。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貨船側翻,廣西眾人哄搶榴槤,最後多人食物中毒......
    防城港一艘運榴槤貨船側翻居民蜂擁打撈搶貨,結果多人食物中毒8月26日早上,防城港一艘裝滿榴槤的貨船發生側翻,大量榴槤漂浮在海面,引起鬨搶打撈。據透露,船沉後,船主很快就離開了,這批榴槤疑似走私物品。8月27日凌晨,防城港東興市衛生健康局發布報告,有多人在食用該批榴槤後出現食物中毒現象,且人數還在增加,衛健局公告群眾停止食用並自行銷毀問題榴槤。至於為何會中毒,廣西疾控給出了科普:海洋病原微生物種類豐富,由於人類活動,許多致病性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進入海洋水體、底質和生物體,造成海洋水環境的汙染。
  • 防城港一貨船側翻,榴槤遭哄搶,結果360餘人吃了都中毒……
    撿了榴槤回去吃的村民出現群體性腹痛嘔吐腹瀉……2020年8月26日晚上開始,東興市醫療衛生機構陸續接診了一批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症狀的群眾,經初步臨床診斷為食物中毒。目前,患者均無生命危險,情況穩定。經了解,這些群眾均食用了8月26日早上從江平鎮氵萬尾海域撿來的榴槤。
  • 村民哄搶榴槤結果食物中毒!提醒:這5種食物要慎吃,易引起中毒
    今日,在廣西又爆發了一起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8月26日一艘裝滿榴槤的貨船,在廣西防城港市萬尾金灘海域發生側翻,當地村民蜂擁下海打撈漂浮在海面的榴槤,未料,村民食用了打撈上來的榴槤後,出現了群體性腹痛、腹瀉、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所幸症狀不是很嚴重。食物中毒輕則只是出現嘔吐、腹瀉症狀,重則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 2020食安事件盤點
    2020年7月,雲南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5月至7月20日,雲南省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導致12人死亡。      而截至2020年8月1日,雲南省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2,網友們驚奇的發現:雲南人吃野生菌導致的死亡人數遠超新冠。Tips:不要採食任何不熟悉的野生菌,任何野生菌都不能涼拌,一定要完全做熟,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 牛奶和榴槤一起吃,會發生什麼事?
    網上盛傳一種說法,說吃榴槤之後8小時之內都不能喝牛奶,要不然就出大事兒了,榴槤和牛奶相遇會產生大量咖啡因致猝死,這種毒「賽過眼鏡蛇毒」。
  • 廣西有人吃豬肉,全家中毒死亡?警方查明真相2人被關!
    ▼只見字幕寫著 廣西南丹縣吃豬肉全家中毒死亡 鄉鄰們在幫忙辦喪事視頻中甚至出現4口棺材和送葬隊伍▼經核實,該視頻內容純屬移花接木剪輯而成,並冠以「2019.8.18廣西南丹縣吃豬肉全家中毒死亡」字樣,實際南丹縣並沒有發生視頻內容體現的死亡事件。
  • 【闢謠機】吃榴槤喝牛奶致死?吃貨們別擔心,這是瞎扯!
    記者調查:網傳信息有多個版本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網上流傳的吃榴槤禁忌還真不少,從去年至今,上述信息就有多個版本,但巧的是,致死的對象都是一個年僅28歲的在泰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他要麼是吃榴槤後喝了酒,要麼是喝可樂,現在則變成了喝牛奶,最後都是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引發心臟病猝死」。  食品科學專家:是謠言,不靠譜!
  • 已有360多人出現中毒症狀!
    貨船側翻大批榴槤漂在海面上遭到人們哄搶然而哄搶的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撿食的銀杏果,這樣吃才無毒增效!
    一到了入秋時節,總能看到銀杏樹下老太太們在爭搶著撿銀杏果。大家對銀杏果這麼鍾愛,並不是拿它當堅果吃,而是看重的是它的藥用價值。
  • 「酸湯子」中毒事件致8死!廣西人最愛吃的米粉,也可能產生這種致命毒素!
    人不幸身亡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中毒事件的「兇手」也可能會藏在你最愛的米粉裡廣西也曾發生過類似中毒事件!▲廣西人經常食用的溼米粉,久泡後也可能會產生米酵菌酸。說道吃粉,那可是廣西人的最愛,然而此前也發生過酵米麵中毒致死事件。
  • 紫金黃塘15人誤服大茶藥浸泡的藥酒,3人死12人中毒
    記者從市應急辦獲悉, 6月29日晚,河源市紫金縣黃塘鎮臘石村發生一起飲用自泡藥酒中毒事件,導致3人死亡,12人中毒。
  • 湖南客車起火致事故原因查明:系乘客攜帶易燃物引發爆燃
    近日,在公安部統籌指導和湖南、河南、廣西等地公安機關通力合作下,經深入細緻的現場勘查、物證檢驗、偵查調查等工作,3月22日湖南長張高速常德段客車起火事故原因現已查明
  • 桂林3人吃野菌中毒後續:2人不幸離世,食藥監所長捐器官救他人
    蔣明軍妻子趙豔娟介紹,8月29日下午,蔣明軍和同事共3人下鄉回來在路邊撿了部分野菌帶回煮食,第二天覺得身體不適,之後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被送到醫院打針治療。當時,從表面上看著不是很嚴重,但其實內臟器官已受損害。
  • 謠言曝光臺 |維生素C+蝦or可樂+榴槤=砒霜
    經初步驗屍,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一名醫學院的教授被邀趕來協助破案。他仔細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後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的。」死者生前每天會服食「維他命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蝦。問題就出在這裡!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這種物質食入體內,本身對體並無毒害作用。
  • 東興一貨船側翻榴槤遭哄搶,反轉!吃了的陸續出現食物中毒……
    8月26日早上東興市萬尾金灘海域一艘裝滿榴槤的貨船發生側翻海面漂浮著大量榴槤
  • 香港4人食三文魚中毒 出現腹痛及腹瀉等病徵
    ▲圖源:《星島日報》香港《星島日報》17日消息稱,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當日表示,正調查兩宗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4人,
  • 闢謠 雞肉芝麻同食中毒,黃瓜花生同食腹瀉?
    先來看看一個例子吧:1935年,由於南京發生了蕉芋同食中毒事件,於是南京生物研究所的鄭集教授做了一組實驗,取了民間流傳甚廣而且日常可能同食的十四組食物,依照普通膳食搭配方法,進行了動物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參與實驗的白鼠和猴子,兩日後並無表情、行為、體溫以及糞便性質等改變。雖然這個實驗在現在看起來很粗糙,但作為現代科學較早期的實驗,還是很有遠見的。
  • 東莞隔壁一男子在市場撿了它,煎了吃全家中毒!
    此時,8歲的兒子在地上撿了一條約二兩重的活魚,並興奮地說:「這是一條老虎魚!」回家後,父親做晚飯時,將其煎熟。誰知吃後全家中毒!當時,魚腹腔內有一個魚蛋,兒子吃了半個及部分魚肉,7歲的女兒則吃了另一半魚蛋、魚眼、魚肉。誰知一個多小時後,這對兄妹先後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再過半小時後,四肢無力、抽搐。
  • 榴槤蜜:榴槤和菠蘿蜜的嫁接結晶,有榴槤的口感,有菠蘿蜜的香味,您了解多少呢?
    榴槤蜜屬稀有熱帶水果,原產馬來西亞,目前主要栽植於東南亞地區,是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及柬埔寨等熱帶地區廣為人知的當地特產。中國海南、福建、廣西、雲南有少量栽培。榴槤蜜的果形、外皮及植株等特性均與菠蘿蜜相似,果形則較菠蘿蜜為小 (0.7 ~ 4.9 Kg/果),皮較薄,因此又名小波羅蜜,又因其帶有似榴槤般的氣味,故又名為榴槤蜜。
  • 「酸湯子」中毒事件最後一名傷者去世,廣西人愛吃的米粉也可能產生這種致命毒素!
    10月19日中午,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最後一名傷者,經多日救治無效,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