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地鐵初體驗之subway裡眾生相【送地鐵試乘券】

2021-03-01 大連新聞網

地鐵試乘過程中,除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貼心暖人的便利設施,更多的還有那些一線的地鐵工作人員們,始終保持站立筆直的保安人員,也有辛苦的保潔阿姨,有帥氣的督導員,美麗的安檢員,當然,還有那些試乘地鐵時或結伴交談或獨自思考的大爺大媽們,今天,小編把鏡頭對準了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從他們身上你就能感受到大連地鐵為這座城市即將帶來的變化。

如何獲取贈票?

關注公眾號「大連新聞網」,編輯「地鐵票+姓名+手機號碼」發送給我們,就有機會獲得贈票呦!!!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長按二維碼,關注大連新聞網

大連新聞網將按照系統接受消息時間依次贈送,送完截止。另:為避免領取時試乘券已送完,請提前致電:0411-82560736

地鐵工作人員篇


大連地鐵2號線B出口處,風很大,小編在此等待集合縮在牆邊,兩名工作人員始終筆直的站立著,不敢有一絲的懈怠。


進入地鐵後,每個綠色通道附近都會有一名工作人員為試乘的市民解疑答惑。


美麗的安檢員,小姑娘的歲數不大,個子也不是很高,其他安檢員在對乘客進行檢查時,她筆直的站在一旁。


帥氣的安檢小夥,姑娘們看了這張照片對大連地鐵是不是更加期待了?


戴眼鏡的地鐵工作人員在為試乘的市民查詢下一班車到達的信息,不知道大本子上寫的是什麼。


地鐵即將進站,站好姿勢!每班車來到,這名工作人員都會像這樣站好,同時提醒市民上下車注意秩序,安全乘車。


辛苦的保潔阿姨。有了她們才有了現在這麼幹淨明亮的地鐵。


地鐵出站口的保安小哥,看見我用手機對著他,稍微有點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姿勢卻始終沒有變。


港灣橋站出口處也有一名工作人員筆直的站著,天空還飄著一點小雨。

試乘市民篇


在地鐵站臺上認真看著線路圖研究路線的市民。

誒,好像摻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哈哈,原來是愛自拍的小編在等車的過程中也不忘拍下自己在玻璃上的倒影。

地鐵行進過程中,和新聞網小編同來試乘地鐵的記者大哥在尋找地鐵細節進行拍攝,為了給市民最直觀的感受,我們媒體也是很拼的。


上班族最常見的乘車狀態:低頭看手機,地鐵裡的手機信號真的不賴呢!


試乘地鐵的紅衣小姑娘,沒有在附近見到她的父母或長輩,小姑娘一直表現的十分淡定,左顧右盼看什麼都很新奇。


和小編互相拍照的大爺。大爺很認真的對焦,看手機屏幕屏幕。科技發展真的很迅速,不僅有了地鐵,爺爺輩們也能拿著手機四處拍照留念了。由於是工作日,地鐵裡試乘的市民大部分是這樣的大爺大媽們。

兩個小時的試乘很快結束了,城市的改變總是潛移默化的,看著他們的臉,相信大連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海濱城市會隨著地鐵的到來變得越來越美好。

小編提醒:

試乘大連地鐵現需換卡過閘機

記者從大連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獲悉,12日日起,地鐵試乘進站方式將進行調整,乘客需持試乘票或大連地鐵官方微信回復的試乘信息換取單程卡,再通過閘機進站,一票換一卡,進站時須通過進站閘機刷卡乘車,不能一人換多卡。換卡試乘將會一直持續到5月17日試乘結束。

  持單程卡在標有綠色箭頭的進站閘機上按提示刷卡後,進站乘坐地鐵,單程卡需妥善保管,以備出站使用。出站時,乘客需將單程卡插入出站閘機回收口,單程卡將被閘機自動回收,如不能出站請聯繫工作人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卻是Metro?
    那麼,地鐵到底有哪些不同的說法?subway和metro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學習下—— metro metro表示地鐵,法語國家一般說metro,而這個詞也確實起源於法語。最初,「地鐵」在法語裡叫做「métropolitan」,簡稱為「métro」,後來被英語吸收後,成為了如今的「metro」。
  • 為啥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是Metro?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北京地鐵的英文是 subway,而上海地鐵則是 metro,香港地鐵又叫做MTR。為什麼各地對於地鐵的叫法不同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學課本上學到的「subway」。
  • 為什麼北京地鐵叫subway,上海、廣州地鐵卻叫metro ?
    1897年,美國的第一條地鐵通車,一直以來老美都有強烈的優越感,所以為了和英國作區分,特意不把地鐵叫作underground,而是改用subway一詞。1969年10月北京地鐵正式運營,據說選取subway作地鐵名稱是因為和當時的國際環境有關。Metro源於法語單詞métro,它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metropolitan railroad/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 為什麼上海廣州的地鐵都叫 metro,北京的地鐵卻是 subway 呢?
    其實 metro 一詞就源於法語單詞 métro,它是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 metropolitan railroad /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後來簡稱為métro,被英語吸收後就寫成了metro。
  • 為啥有些地鐵叫Subway,而上海卻是Metro?
    subway和metro有什麼區別呢?今天,一起來漲姿勢吧↓↓↓metrometro表示地鐵,法語國家一般說metro,而這個詞也確實起源於法語。最初,「地鐵」在法語裡叫做「métropolitan」,簡稱為「métro」,後來被英語吸收後,成為了如今的「metro」。
  • 為何上海廣州地鐵都叫 metro,北京地鐵卻是 subway 呢?
    其實 metro 一詞就源於法語單詞 métro,它是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 metropolitan railroad /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後來簡稱為métro,被英語吸收後就寫成了metro。
  • 為什麼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的是metro?
    MetroMetro源於法語單詞métro,它作為地鐵的口語化表達,完整說法是metropolitan railroad/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來自於法語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 「地鐵」到底是Underground/Subway還是Metro?
    答案是……沒有區別……如果你喜歡,你可以把這種在地下跑的火車統一稱為subway/underground system。就像手機有蘋果、黑莓、三星……不同地區的地鐵系統也有自己的別名,只為了突出特殊性而已,比如:倫敦-Underground說到Underground,第一反應一定是倫敦地鐵。
  • 北京上海之爭:「地鐵」到底叫subway還是metro?丨達人分享
    但這個詞比較長,英國人在口語中更喜歡把地鐵稱為tube(管道),因為地鐵線就像是地底下的管道。 另外一點需要指出,在英式英語裡,確實存在 subway 的說法,但意思並不是「地鐵」,而是:其實這個單詞既不是英國人發明的,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來自於法語的單詞。法國第一條地鐵誕生於1900年的巴黎,名字叫「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翻譯成英語就是 Metropolitan Railway(大都會鐵路)。法國人把它簡稱為 Métropolitain,進而簡稱為 métro。
  • 你知道為啥北京地鐵是Subway,而上海是Metro嗎?
    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北京地鐵的英文是 subway,而上海地鐵則是 metro,香港地鐵又叫做MTR。為什麼各地對於地鐵的叫法不同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學課本上學到的「subway」。
  • 地鐵不是subway?問路小心老外一臉懵逼
    由於帶來新奇、刺激的體驗,如今已經很有多國家的年輕人響應號召加入了。大家發現了嗎?這裡的地鐵使用的是subway,但是我們平時搭乘的地鐵卻有不同的翻譯,比如北京的叫做Beijing Subway,而南方的上海杭州叫做Shanghai/Hangzhou Metro.
  • 世界地鐵名稱之混亂(Metro、Subway...)
    世界地鐵名稱之混亂(Metro、Subway...)metro作為地鐵是一種口語化的說法,其完整的表達是metropolitan railway,從字面上看就是城市裡的鐵路。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它來自於法語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métropolitain和metropolitan在法語與英語中的意思均為「大都會」。
  • 大連地鐵開展列車脫軌起復救援演練
    昨日,由大連市交通局主辦,大連地鐵集團承辦,公安、消防等多部門共同開展的大連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地鐵2號線海之韻站舉行。本次演練模擬了地鐵2號線801次列車從海之韻站至東海站下行區間內正常運行時列車突然脫軌,司機緊急制動造成列車車輛內十幾名乘客受傷,迫停於海之韻站出站前約100米處,市軌道交通應急辦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相關部門立即啟動《大連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乘客疏散、人員救助及列車起復工作,直至恢復正常運營。
  • 地鐵百科 | 100年前,自信的美國人對「地鐵」下手了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誕生於1863 年的英國倫敦,名為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連接倫敦的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區)和South Kensington(南肯辛頓區)。英國的地鐵被廣泛稱為Underground,按照文法翻譯便是「地下的路」,即地鐵。
  • CNN: 不得在地鐵上吃喝、不得把音樂放出聲來,中國禁止地鐵上「不文明行為」(雙語)
    這是中國首次頒布影響全國的地鐵立法。此前是由具體城市和地區制定自己的指導方針。For instance, Beijing already enacted its own ban on food and drink on the subway -- as well as on platforms and in station elevators -- in 2015.
  • 2015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真題練習:地鐵報
    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鐵報。這些報紙通常在上班離峰期時在地鐵站裡發放。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這些地鐵報而重拾文字閱讀的習慣。地鐵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非常了解受眾讀者(target reader)的需求,及時為他們提供一些名人(celebrity)動態、娛樂資訊和當地新聞,文章簡短且配有豐富的圖片。
  • 紐約地鐵可以刷手機了,運行百年的系統終於走向現代化
    在試行階段,斯塔頓島的所有MTA巴士上,以及中央車站42街和大西洋大道-巴克萊中心之間的4、5、6號地鐵線上,都引入了OMNY付費系統。不過以前的公交卡不會很快被淘汰,因為整套運輸系統全部更新完,要等到2021年2月。
  • 紐約地鐵終於可以刷手機了!中國網友:這都2019年了!
    在試點階段,斯塔頓島(Staten Island)的所有MTA巴士上,以及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42街和大西洋大道-巴克萊中心(Atlantic Ave-Barclays Center)之間的4、5、6號地鐵線上,都引入了OMNY付費系統。
  • 地鐵裡廣播響起,緊急時刻,一個女孩從最後一節車廂趕來…
    來源:半島晨報(ID:bandaochenbaowx)記者:滿文飛
  • 紐約地鐵
    01/22/2021常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 聽到人們對於紐約地鐵老舊髒亂差的評論:「經常會碰到瘋子,流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