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藥膳】冬天手腳冰冷、短氣乏力?快來碗參芪懷杞菇雞湯調理一下

2021-02-22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參芪懷杞菇雞湯

文/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基礎理論分會首屆副主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2015版)中藥材及飲片臨床標準修訂專家組成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藍森麟教授

黨參30克,黃芪15克,懷山藥、枸杞子各30克,猴頭菇100克,紅棗6枚,生薑3片,黃雌雞1隻(約1250克)。

先將黃雌雞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放進沸水中稍焯,撈出衝洗乾淨;猴頭菇用水浸泡1小時後,衝洗乾淨,切厚塊;紅棗劈開,去核。然後,連同洗淨的其他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本湯食材中,黨參性味甘平,善於健脾益肺,養血生津;黃芪性味甘微溫,長於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生津養血、行滯通痺;懷山藥性味甘平,功善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枸杞子性味甘平,善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潤肺、止渴;猴頭菇性味甘平,功能健脾養胃,安神,抗癌;搭配性味甘溫,功擅溫中益氣、益精填髓的黃雌雞;佐以性味甘溫的紅棗,既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與生薑同用,又能調和脾胃。

諸物合用,有良好的補脾益肺、補氣養血、養胃生津、滋補肝腎、益精填髄、養心安神等作用,適宜於冬季一般人群服食。也可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內熱消渴,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短氣乏力,頭暈目眩,肝腎虧虛,精血不足,腰膝酸軟等症的輔助治療。

編輯:鄭小英

覆核:楊豔、劉慶鈞

責編:馮殷

審定:方寧

相關焦點

  • 冬天總是手腳冰涼 中醫教你調理
    很多人冬天包裹的跟粽子似的還是手腳冰涼、暖和不起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一個亞健康狀態,氣虛、陽虛、血虛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症狀出現。除了手腳冰冷,陽虛者胸腔、小腹也偏冷,即使多穿衣服也仍感到手腳冰涼難以回暖。對策:陽虛的人手腳冷可以用紅參、桂圓肉、紅棗燉湯喝。紅參片3-5克,桂圓肉5-6顆,紅棗6顆,晚上燉好,早上空腹喝。還可以吃些韭菜、羊肉、牛肉等熱性的食物。
  • 身體寒涼畏冷,四肢手腳冰涼?4碗暖身養生粥幫助調理
    每到秋冬季節,天氣轉涼的時候,許多身體較為虛弱的人群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尤其女性更是手腳冰冷的常發人群。
  • 【食療養生】補氣養血的參芪淮山烏雞湯
    您選擇烏雞的時候可以掰開雞嘴看一下雞的舌頭,如果它的舌頭是黑的,那麼這隻雞的肉和骨頭就會都是黑的,這種烏雞的藥用價值會更高。烏雞在這道藥膳裡主要是補氣血的作用。烏雞是越黑越好,所以有一個美稱叫「黑心的寶貝」。它肉質較嫩,胺基酸含量較高,所以特別適合氣虛質的人群。
  • 冬天手腳怕冷怎麼辦?
    很多人都有過手腳冰涼的經歷,特別是女性朋友更容易遇到這個的問題。而且手腳冰冷的問題常常發生在秋冬季。有人說手腳冰涼是病,一定得治;又有人說手腳冰冷很正常,穿多點衣服就沒事……到底孰是孰非?其實手腳冰冷的問題,擔心大可不必,只要調理得當,哪用得著下重本來治。以下的小妙招也能有效改善手足冰涼的問題,不妨試一試。
  • 手腳冰冷的原因竟然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手和腳怎麼都暖和不了,很容易就冰冷起來,暖了好久也暖不熱,這是什麼原因呢?一、腎陽虛手腳冰涼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腎陽虛,腎陽虛患者即使在正常的溫度下也容易感覺發冷。二、心血管循環不暢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糖經過氧化後,才能產生熱能,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三、血糖低或低血壓當減肥過度,血糖太低時也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而低血壓,血液循環不暢時,人也容易感覺到四肢冰涼。
  • 10月15日(星期二)營養食療藥膳湯煲菜單已出,歡迎預訂
    御澤泰中醫館營養食療中心每周二、周五兩日將分別推出2種不同的藥膳湯煲,推出藥膳湯煲需提前2天預定,藥膳菜單將在本微信公眾號提前
  • 藥膳烏雞湯-秋冬滋補-健康調理
    在雞湯中加入中藥材的「藥膳雞湯」,不但很補,還能起到食療的作用。另外,對於白領、青年女性等人群,還可以通過「藥膳雞湯」來達到抗疲勞、養顏美容的作用。所以藥膳烏雞湯是綜合了這兩者的滋補效果,可見藥膳烏雞湯對人體是很好的,但是也是不可以經常食用的。 藥膳雞湯功效多白領人群:在雞湯裡配上枸杞子、茯神、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抗疲勞的保健作用。老年人:在雞湯裡配上山藥、菟絲子、杜仲,具有補腎、抗衰老的作用。
  • 三款冬補藥膳 專對便秘 手腳冰冷 脾胃差
    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當歸鴨、燒酒雞等等,都是民眾常用的藥膳,如果補過頭了,恐易流鼻血、便秘。冬補是傳統的節令大事,依中醫傳統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理論,冬令進補可暖身應付寒冬,又能調養身體。但需依個人體質,選擇不同藥材進行補冬。才不會補出口乾舌燥、口腔潰瘍、便秘、流鼻血等症狀。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涼補。體質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涼補。
  • 冬季喝雞湯有五大好處
    冬天大家常常會遇到手腳發冷發抖、臉色蒼白無血色的煩惱,另外冬天時交感神經較興奮,心跳變快、血壓上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冬季喝雞湯有五大好處哦!
    冬天大家常常會遇到手腳發冷發抖、臉色蒼白無血色的煩惱,另外冬天時交感神經較興奮,心跳變快、血壓上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為什麼你燉的雞湯不好喝?這些細節你不了解~
    【國醫健康養生182期】冬天80%的病是由呼吸道引起的比如哮喘或者支氣管炎冬天常喝湯能補肺潤氣
  • 天氣冷,手腳冰涼要經常這樣吃,補氣補血還能暖身散寒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會手腳冰冷,特別是女性朋友,就更加明顯了。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容易怕冷,手腳冰涼呢?
  • 怕冷的人試試這道四色雞湯溫補藥膳
    寒冬已至,北方冰天雪地,南方則陰雨溼冷,因此禦寒保暖成為主旋律。       中醫認為,烏雞性溫,可以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枸杞有溫和的補腎作用;百合滋陰潤肺;黃芪益氣滋陰兼溫腎。製作時還可加入少許黨參,更具補氣溫陽的功效。身體虛弱、疲勞乏力、怕冷的人可用這道藥膳來補益身體。       老年女性和更年期女性尤其適宜,因為烏雞湯有助補充雌激素。但是,有小葉增生和子宮肌瘤的女性不宜過多食用。
  • 快用這幾款保健小食療來幫你調理!
    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心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慌,是一種由於人們主觀感覺上對心臟跳動的不適感。然而,並非心臟病患者才會出現心悸,往往健康的人在劇烈運動、過度興奮等條件下,也會出現心悸的症狀。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覺或心慌感。當心率加快時感心臟跳動不適,心率緩慢時則感博動有力。
  • 孕期告別惱人的手腳冰冷
  • 冬天腳冰冷用什麼泡腳好?用這些常見藥材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腳冰冷,其實白天還好,但是一旦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就非常的難受,整個腳冰冰的,根本無法入眠,造成失眠嚴重,除了運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
  • 【藥膳】外行吃人參,內行吃黃芪,不僅便宜還養生
    食療藥膳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功,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黃芪又稱為小人參,它的作用與人參相似,擅長補氣。但是人參是大補元氣,作用迅猛,黃芪補的是中氣,相對溫和,效果不比人參差,故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並且「補而不膩」。
  • 手腳冰涼吃什麼調理?
    現在氣溫慢慢變涼,很多女性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尤其是到了冬季,手腳冰涼的現象會更加明顯。那么女生冬天手腳冰涼可以通過什麼方式緩解呢?
  • 冬天進補分體質 切勿補錯身
    進補4大禁忌 應見好就收1.身體不虛不要補:身體健康進補要格外小心,主要是對健康沒有加分效果,猶如是叫一個氣血調和、身強體壯的人來進補,就好像在一件漂亮的衣服上貼補釘一般,多此一舉,畫蛇添足。2.陰陽不合不要補:陽虛體質卻誤用當歸、枸杞、生地黃等補陰藥,則陽氣更虛,陰虛體質而誤用高麗參、肉桂、鹿茸等補陽藥,則陰更虛,且虛火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