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在嶽口鎮南湖新村,記者走進澳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龍蝦繁育車間,好熱!
澳洲淡水龍蝦卻喜歡這熱乎乎的環境。「目前正在做育苗工作,車間溫度一直保持在28攝氏度。」老闆王碧波撈出一隻種蝦向記者展示,只見它模樣與普通小龍蝦相似,但個頭略大,身穿藍色或青色的「盔甲」, 一對大鉗子上還有一道亮眼的橘紅色。
澳洲淡水龍蝦,學名紅螯螯蝦,原產於澳大利亞,近幾年被國內引進試養並獲得成功,主要集中在廣州、海南等地。如今,它也成功在嶽口安家了。
皮膚曬得黑黝黝的,以養殖基地簡陋的板房為家,王碧波常笑言,「我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了。」
但其實,他不到20歲就在廣州闖蕩,開創了自己的一番事業,是一位服裝老闆。
何以放棄大城市的繁華返鄉創業?王碧波坦言,一是因為服裝生意越來越難做;二是家鄉稻蝦共作搞得風生水起,他有了轉型現代農業的念頭。
「大家都在養小龍蝦,我要搞點不一樣的。」王碧波瞄準了澳洲淡水龍蝦。「這種蝦在湖北地區養殖的還不多,市場需求量大。」2019年,他毅然和表哥到海南學習養殖技術。
「想要在農業領域有所作為,自己首先要成為專家。」王碧波堅信這一點。2019年底,他回到天門創辦天門市澳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龍蝦繁育車間、改造魚塘、購買種苗……事事親力親為,把一整套養殖流程摸得門清。
澳洲淡水龍蝦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和潔淨的水環境,對養殖戶技術要求較高。
王碧波承包了100畝共13個池塘。記者注意到,有四個池塘顯得與眾不同,塘中水草更豐茂一些,上方還覆上了白色的塑料薄膜。
「這叫標粗塘,在車間孵化出來的小蝦苗要先在這裡進行過渡,待長到6-8公分,再放入精養塘。」王碧波介紹,蝦苗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經歷10多次蛻殼,而在蛻殼的時候它們幾乎沒有活動能力,很容易被天敵吃掉。水草種密一點,便於蝦苗隱藏;澳洲淡水龍蝦適合在15℃到30℃的水溫中生存,蓋大棚則可以為蝦寶寶們營造一方穩定的溫暖小氣候。原本話不多的王碧波對澳洲淡水龍蝦的脾氣、性格如數家珍。
為了養出高品質的淡水龍蝦,王碧波投餵的都是定製好的「營養餐」,飼料以培育的天然水草和浮遊生物為主,不添加抗生素,旨在為它們營造綠色生態的生長環境。
2020年5月,王碧波的第一批澳洲淡水龍蝦正式下水養殖,投入40萬尾蝦苗,最終收穫差不多1萬斤,批發價格在40元上下浮動。
「一般一隻成年商品蝦重量在3兩左右,產量沒有達到預期,而且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間,價格也不算太好。」王碧波分析,第一年的嘗試不算成功,但這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的緣故。
談到未來,王碧波依然看好澳洲淡水龍蝦的市場前景。澳洲淡水龍蝦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出肉率高,可食部分佔體重的40%,價格比一般小龍蝦要貴。「由於人工養殖量的稀少,導致澳洲淡水龍蝦產品的稀缺性,在市場上根本不愁銷,只要養得成,一畝純收入最低4000元。」
不過王碧波也很清楚養殖澳洲淡水龍蝦的局限性,「繁殖率低,一隻母蝦每次產卵僅100-200顆;前期投入大,自然育苗只有在熱帶地區才能實現,在湖北就只能用溫室大棚。」
如何讓澳洲淡水龍蝦從安家落戶到開枝散葉?王碧波想嘗試一下「一季小龍蝦+一季澳洲淡水龍蝦」的養殖模式,如果成功的話,產業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到時候就能帶動普通農戶養殖了。
來源|天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述明 王帥
編輯|尹芳 審核|郭少芳
新聞|0728-5243981
廣告|0728-522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