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紫鎮長虹村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在「村集體經濟項目」的幫助下,建起澳洲淡水龍蝦繁育基地,培育持續增收富民產業。
「這隻蝦今年都是第三次產卵了,每次產卵大概400多個。今年象這隻蝦創造的價值大概有七八百塊錢。」
正在介紹澳洲淡水龍蝦繁育情況的,是長虹村黨支部書記楊祥勇。去年10月,依託「村集體經濟項目」,投入110多萬元,在長虹村建起14畝澳洲淡水龍蝦基地,年產蝦苗500萬尾,產值100萬元。基地建好後,該村成立長虹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加合作社加農戶」的運作模式,抱團發展,覆蓋全村所有村民。今年1月初,長虹村購回蝦苗和增溫設備開始繁育。
觀紫鎮長虹村黨支部書記楊祥勇:
這種蝦個體比較大,易生長,它的食性比較大,在我們這個地方長得比較快,一般二到三個月可以達到出欄的標準。
根據澳洲淡水龍蝦特點,長虹村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自繁自養,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後逐步增加種蝦數量,逐步達到目標產量。
觀紫鎮長虹村黨支部書記楊祥勇:
我們(基地)苗子的銷路還是相當不錯的,2021年的訂單已經有本地10多家小龍蝦(養殖)客戶下了訂單。目前,我們基地(蝦)苗生產情況都很正常,完全能滿足下了訂單客戶的需求。
村民王華瓊和徐春梅是基地聘請的飼養員,她們每天的工作是給蝦餵飼料,打撈池子裡的藍藻,給客戶送去要出售的公蝦。
觀紫鎮長虹村村民王華瓊:
(每月)收入兩千多(塊錢),我(還)學到很多技術,以後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也想養一畝兩畝的(蝦),自己也想創業。
觀紫鎮長虹村村民徐春梅:
我們現在主要賣的公蝦,客戶有需要的話,我們給他送去,總的說來,銷路還是比較好,老客戶比較多嘛。
按照基地的規劃,除把本村有養殖意願的農戶吸吶進來外,他們還想購回一臺增溫設備,在冬天也可餵養。得知這一情況後,觀紫鎮正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
觀紫鎮黨委副書記李傑:
(我們)從國土、城建、電力、水利部門著手,協助共同打造澳洲淡水龍蝦基地,同時現在正在與電力公司溝通,將原來的低電壓、變壓器進行升壓,來保證整個養殖基地的電力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