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是最有智慧的治療原則,離不開順應時序。順之則身體健康長壽,逆之則災害叢生,生機消亡。
所以,立冬為什麼要這樣吃喝,這樣保養,做這些事情,就很好理解啦~
👉 多曬太陽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喜歡晨練的人也要等到太陽出來後再到戶外活動。運動也以身體微熱為宜,忌大汗淋漓。多曬太陽,補陽氣最好的辦法是曬後背,這就是列子推崇的「負日之暄」。
👉 多喝湯
應少食生冷,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如牛肉、羊肉等),但也不宜燥熱,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
冬季是腎當令的季節,在飲食上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補腎」的食物,比如山藥、核桃、慄子等。
北方可以吃白蘿蔔羊肉湯,益氣補虛、抗寒。但如果身體怕熱,常大便燥結,要少吃。南方可以燉個慄子白菜瘦肉湯。
圖源:bu-shen.com
👉 想想靜靜
《遵生八箋》裡曰:「冬三月,六氣十八侯皆正養臟之令,人當閉精塞神,以厚斂藏。」是說,冬天的三個月,正是修養臟腑的好時間,人的精神應該也有所斂藏,最適合靜養、沉思。
養生貴在養心,養心貴在養性,讓心靈常常處於安寧祥和的狀態。冬天也是適合學習開悟的黃金季節,此時雪夜閉門讀書,練練如站樁、打坐、瑜伽、太極這類東方式的靜功,自然大有精進。
冬的原義,即是「終了」。立冬,就是終了的開始。
結束這一年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好的,不好的,都讓它過去吧。
等到春天再來時,我們又將面臨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