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怕是沒料到,等來的不是印度經濟好轉,而是中國的大好消息

2021-02-25 看看前線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軍武朝聞】,再點擊「關注」,好文章大家齊分享!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在今年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容樂觀。日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透露出來的數據,印度的經濟可謂是一瀉千裡,慘不忍睹。

對於印度總統莫迪來說,這怕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因為目前印度仍然跟中國在邊境地區進行對峙,並且無意撤兵,國內的疫情又如此危急,加上爆發農民暴動等等,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今已經到了第三季度,但是印度還沒有等到經濟好轉的消息,讓莫迪料不到的是,第三季度結束反而是迎來了中國的大好消息。

中國第三季度正增長

根據《歐亞時報》報導,中國第三季度的GDP將會比同期增長5.5%,足以彌補前三個月經濟發展的創說。在報導中指出,中國目前正在用經濟的發展,向世界證明中國已經一步步擺脫了疫情,經濟正在向好發展。

除此以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 2020年世界經濟產出》中提到,中國目前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從這一系列數據來看,中國目前是為數不多可以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而且也在一步步擺脫疫情所帶來的影響,總體的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中國經濟發展快速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是保持著10%的增速。在今年爆發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不惜以犧牲經濟為代價採取封城、停工停產等各種措施,盡最大的能力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同時也將疫情控制下來,這在世界上是史無前例的,也是絕無僅有的。                                                                    

對於中國前期的犧牲,在後期也得到了回報,在疫情控制下來之後,中國方面作出正確決策,穩步地推動經濟恢復,最終在第3季度經濟也實現了正增長,這也是中國的一大成就,除此之外中國本身的經濟潛力巨大,多位經濟學專家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仍然是比較看好的。

印度經濟發展不容樂觀                                                                                                           

跟中國截然不同的是,印度目前的經濟正在加速下滑。對印度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了700萬,並且還在不斷上升。疫情給全國人民的生活、經濟發展都帶來了不利影響。印度方面卻一直沒有採取合適的措施控制疫情,反而是在邊境地區繼續跟中國對峙,這是一種極其不明智的做法,最終要為此付出代價的便是印度的經濟。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印度經濟已經如此落後於中國?」
    》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過去30年來,中國和印度都躋身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這兩個國家已經令大約10億人脫離貧困,其中中國貢獻了這個數字的四分之三。然而,雖然30年前這兩個經濟體在很多方面是相當的,但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在幾乎每一個社會和經濟方面上,中國的表現都超過印度。對為什麼中國發展的速度比印度快,有很多種解釋。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在1978年開始其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比印度早了十多年。中國的改革的性質也不同。
  • 印度陷入經濟衰退
    報導指出,儘管與上個季度創紀錄萎縮23.9%相比,最新數字有所好轉,但仍表明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在新冠感染者激增的同時試圖重振需求並創造就業方面面臨著一場硬仗。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收縮,意味著該國自1947年來首次陷入「技術性衰退」。
  • 「美國最大安全威脅不是中國,而是——」
    《參考消息》記者近日就川普政府外交政策、中美關係等話題分別採訪了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學榮休教授梅爾文·萊弗勒和耶魯大學伊萊休歷史與全球事務教授阿恩·韋斯塔(中文名文安立)。這兩位國際關係史和冷戰史權威學者認為,川普外交政策只能用「失敗」來評價。他們指出用冷戰來描述中美目前的競爭關係是錯誤的歷史類比,並表示中國不構成美國的「生存威脅」。
  • 萬萬沒想到?印度遭病毒突襲,莫迪緊急對中國求援……
    印度遭病毒突襲,莫迪對華求助……結果12月31日往,環球新冠病毒沾染情形最為嚴重的國度依舊是美國和印度,兩國確診病例都已經衝破千萬大關,其中美國更是已經到達了2000萬例,並且單日新增病例依舊支柱在20萬以上,但從數據上望,美國情形的確不容樂觀,但是剖析認為美國逆境將隨著新冠疫苗的成功上市失去減緩,而印度國內遲遲不傳來新冠疫苗好新聞,這讓外界更加擔心印度情形能否會進一步好轉,最新統計數據評釋,印度累計新冠病毒沾染病例已經到達
  • 美媒:印度經濟發展了三十年,可能還不如孟加拉
    彭博社17日刊文,深入分析印度的經濟現狀,並認為,印度一直想成為下一個中國,如今卻發現經濟可能還不如孟加拉國。彭博社文章開篇就指出,「印度的經濟低迷在本周變成了『絕望』(despair),原因是2020年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能低於孟加拉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預測數據,孟加拉國今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4%至1888美元,而印度今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或將下降10.5%至1877美元。
  • 頭條 | 印媒對比中印經濟發展現狀自愧不如
    印度「雷迪夫」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預測者們不停地說印度的經濟情況會好轉,但事實並非如此。
  • 印度經濟想超越中國?聽聽專家怎麼說India's Economic Takeoff Still in the Pipeline
    印度的內需主導型經濟具備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與中國不同,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是投資和對外貿易,而是國內的私人消費。長期以來, 印度對政府公務人員、軍人、國企員工、教師和科研人員等都實行比較高的工資制度,他們和私營企業主一起構成印度的中產階層,成為印度國內消費的主要力量。而國內消費支出的穩定增長, 為印度企業創造了穩定的國內市場。
  • 印度有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 印媒潑來一盆冷水——
    的文章稱,印度有人發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的論調,這是很不成熟的,這需要印度在國內或國際上找到此類進口的替代來源。文章內容摘編如下:中國的經濟崛起與該國的出口導向型增長相關。正因如此,每當我們與中國發生衝突,都有人呼籲抵制中國商品。倡導此類想法的人認為,我們的抵制行動會在經濟上打擊中國。此類觀點充其量只能說是不成熟的。
  • 中國泡麵走紅印度, 一次出口400萬箱! 泡麵那麼燙還用手抓?
    近幾年來,印度憑藉這迅猛的發展速度以及眾多的人口
  • 印度經濟增速超越中國?英智庫預言太離譜,連印度網友都看不下去
    日前,英國著名智庫公司發布了一份十分奇葩的報告——這份報告竟稱"印度經濟增速將在今年超越中國"。更好笑的是,這份英國專家撰寫的報告,反而被印度的網友給打了臉,甚至還怒斥其"全是假的"。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RT)網站1月25日報導,就在不久前,總部位於倫敦的全球知名數據和分析公司"全球數據"(GlobalData)發布了一份由經濟學分析師加吉·拉奧主導統計和撰寫的經濟分析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拉奧認為印度的經濟經濟正在"大幅復甦",預計最快能在2021年內取代中國,成為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在此前中國已經連續兩年雄踞榜首。
  • 印度重建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印網民:印度GDP很快就會超過中國和美國的.
    新德裡: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印度實施了世界上最嚴格的封鎖措施,對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隨後經濟迅速復甦,令人感到意外,也鼓舞了政策制定者。截止6月份的季度數據可能讓印度陷入了低迷情緒,經濟下滑了近24%。但在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裡,經濟急劇反彈,收縮幅度收窄至7.5%,激起了樂觀情緒。
  •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沒料到!中國打出一張王牌,西方最怕的事發生
    當地時間1月27日,美國新任國務卿布林肯公然大放厥詞,妄稱其認同川普認定的所謂「中國在新疆實施為了譁眾取寵,近段時間以來,英媒BBC也不斷捏造「中國在新疆『強迫勞動』、『強制絕育』和『侵犯宗教自由』」等一系列謊言。面對美國及其盟友,尤其是「五眼聯盟」成員中英、加、澳等國的一再挑釁,中方絕不姑息。繼2月12日,即農曆牛年大年初一零點,國家廣電總局禁止BBC世界新聞臺在中國落地後,2月19日,中方再次打出一張王牌。
  • 禁用中國APP後,印度國內傳來讓莫迪心涼消息
    近年來中國發展迅速,經濟增長水平遠超印度,造成了印度方面的不平衡,中印關係開始僵化。
  • 印度美女來中國旅遊,直言中國發展不如印度,連廁所都沒有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化越來越好。
  • 印度要對抗中國,妄圖「收復失地」,對中國卻是件大好事!
    但不知是自卑過了頭,還是美國的「中國威脅論」把印度忽悠瘸了,印度竟然又想幹一件針對中國的大行動 。據路透社1月21日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聲稱,印度將在未來幾周向南亞國家提供千萬劑新冠疫苗,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商——印度血清研究所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已開始免費運往馬爾地夫、不丹、孟加拉國和尼泊爾,下一批免費獲贈的國家還有緬甸和塞席爾。
  • 儘管經濟下滑,外國投資者仍湧入印度股市
    印度經濟的萎縮並沒有阻止外國投資者向印度股市投入大量資金,他們押注印度經濟會復甦。安本標準投資公司亞洲股票高級投資總監克裡斯蒂說:「只要持續增加,局部封鎖就可能阻礙經濟復甦。」她表示,安本已經轉向「更為保守」的走勢,因為其預計復甦將是「零星的,而不是V型的」。
  • 利好消息!塔州勢頭大好
    最重要的是,利好消息也接踵而來。第一個好消息,就是【塔斯馬尼亞大學志願者項目】開始招募了;而第二個好消息,就是【塔州過千職位空缺】,求職人士要馬上行動哦。 在澳洲,志願者文化已經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每天,數百萬澳洲人自願付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他們投入社區中,努力改善弱勢成員的生活。
  • 【經濟】印度網友——全球城市發展300強:印度無一城市進入前10,被中國主宰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和摩根大通公司22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主要城市2013年至2014年經濟表現排名中,發展中國家城市佔據名單前50名中的大多數,中國澳門位列榜首。
  • 【關注】拿什麼超越中國?2016年各國GDP排名中國第二,為印度5倍!
    兩年前,時任印度財政部高官傑揚特·辛哈稱,印度已經準備好從中國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那個時間點上,印度各種「超越中國」的言論大行其道。他在接受BBC採訪時曾表示:「像印度這樣一個增速可達8%至9%的經濟體,當然擁有堅實的臂膀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撐。」
  • 205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將不是中國,而是…
    而205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將不是中國,而是印度。到2050年,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猛生二胎也趕不上聯合國在去年7月底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中也提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