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良醫:骨科專家為您開出骨質疏鬆運動處方

2021-02-28 骨科大夫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為32%,它正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之後的第二個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許多骨質疏鬆患者由於骨痛、肌力下降導致運動能力減弱,甚至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他們再也不敢去嘗試運動,長此以往,骨骼缺乏必需的負載,骨質疏鬆越來越重,形成惡性循環。

早在5000多年前,陰康氏三任帝媒蘭「教民制舞」來緩解關節疼痛,可視為健身祛病的源頭。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描述了「上醫治未病」的重要理念,預防疾病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適當運動。

運動作為一劑「良藥」,我們認為,其對人體有十大益處:

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機體免疫力、增強肌肉力量及關節穩定性、提高骨密度、控制體重、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降低全因死亡率、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質量(圖1)。

在過去,運動被用作許多慢性疾病的基礎治療,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但往往不受重視,人們還是習以為常的認為只有靠藥物才能治療疾病。現如今,運動療法已廣泛運用於健康人群、康復醫學、健身等領域,並且需要量體裁衣、個性化定製,由此運動處方孕育而生。運動處方作為防治疾病的一味「藥」已悄然走進了百姓的生活,並且被越來越多的醫生所認可,尤其是運動醫學專業的大夫。「藥物處方」作為初始治療,「運動處方」輔以維持治療,一種全新的治療模式應對骨關節慢性疾病療效凸顯。

骨質疏鬆症即osteoporosis,源自希臘文,意為多孔的骨頭,其特徵性表現為骨骼強度下降,易導致骨折風險增加。

提及骨質疏鬆,不少人簡單地認為就只是缺鈣,其實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遠沒這麼簡單,總體來說遵循一個「金字塔」結構的階梯治療(圖2)。

圖2. 骨質疏鬆的階梯治療

鈣劑和維生素D常常作為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基礎用藥來補充飲食中攝入的不足,建議每日鈣攝入量為1000-1200mg,維生素D攝入量為800-1200IU。

對於全身症狀較重或是已經發生過脆性骨折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抗骨吸收(雙磷酸鹽、降鈣素)及促骨形成藥物(甲狀旁腺激素,PTH)。

「拉馬克生物學說」中提到了「用進廢退」的法則,大腦越是勤思考勤運用,則越靈活,其實骨骼也遵循同樣的規律。運動可以提高骨密度和骨質量,同時增加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及骨折的風險。

因此,運動是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的首選治療方式,對於出現臨床症狀的患者再配合藥物治療定能事半功倍。

我們參考《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細化了骨質疏鬆的運動處方(圖3)。整個運動過程遵照FITT-VP原則:運動強度(Intensity),中等強度運動量,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估算值:207-0.7×年齡)。運動方式(Type),包括有氧運動,可提高心肺耐力,是體質健康的核心要素;抗阻運動,即力量訓練,可提高肌力及平衡能力;柔韌性訓練,以靜態牽拉為主,可提升關節的靈活性。總運動量(Volume),每周150-300分鐘。實施進展(Progression),不同的人根據自身的運動能力,酌情調整運動強度,按適應期-提高期-穩定期的進階,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圖3. 骨質疏鬆的運動處方

仰臥直腿抬高

單腿站立提踵

我們在規律適量運動的基礎上,增加生活中的體力活動,減少靜坐少動。獲益的不僅僅是強壯的骨骼、健碩的體質,還有我們精神、態度和心靈的升華。

轉載須獲授權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文章僅供參考和學習分享

 一切視患者自身情況和以專業醫生診斷治療為準

相關焦點

  • 膝蓋痛儘量不運動?專家提醒:膝關節痛的運動處方這樣開
    查看了一些文章報導,有的說運動有害,有的卻說有益,請問哪種說法是對的?答:膝關節如果長期不使用,會出現功能性失調,因此,適當運動是有必要的。對於早中期膝關節疼痛的人來說,運動也是對付疼痛的療法之一,可根據個人情況開出運動處方。跑步可減輕疼痛很多膝關節炎病人覺得膝蓋出現問題就不要做運動了,以免讓關節進一步勞損。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 【福田名談養生】林松青:遠離骨質疏鬆症—從運動、陽光、飲食開始
    眾所周知,骨質疏鬆的人越來越多,其危害性越來越顯著。從醫學上來說,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強度下降,骨微量結構受到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其一,俗話說得好,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療法是防治骨質疏鬆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得注意控制好運動量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骨質疏鬆症的患者群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主,一般來說,適合中老年人運動鍛鍊的項目很多,如散步、慢跑、保健操、遊泳、氣功、太極拳等。
  • 好消息:林口縣中醫院邀請多名牡丹江骨科專家每周六來我院出診
    9月21日(星期六)起牡丹江骨科專家每周六將輪流來我院出診,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  楊子峰,學術地位: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足踝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小兒矯形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老年醫學研究會關節外科分會常委、牡丹江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軟骨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 心臟康復:靜養or運動?你還差一張「運動處方」!
    開始可能僅運動10-15分鐘,隨著心功能和體能的恢復,病情穩定後每次30-45分鐘,運動時間增加到至少每次30分鐘後,再增加運動強度。有些藥物會影響心率和血壓,如B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地高辛、硝酸酯類、治療肺病藥物、可達龍等。
  • 骨科醫生:睡前堅持3個好習慣,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什麼?骨質疏鬆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骨骼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骨質疏鬆是因為體內的鈣質下降,導致骨流失,造成骨量以及骨密度下降,骨骼會出現很多個小孔,就像樹洞一樣,隨著骨量的逐漸流失,人們容易出現駝背、腰酸背痛、疼痛、骨折等一系列風險。患有骨質疏鬆有哪些危害?
  • 美國專家:運動不足是最大的「流行病」
    由於身體活動不足導致的慢病負擔急劇上升。,「運動不足被認為是一種全球『流行病』,並且成為當下威脅大眾健康的重要原因。」中國國家衛計委剛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常鍛鍊的成年人僅有18.7%。超過80%的中國成年人處於「運動不足」的威脅中。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追求好身材通過少吃或節食而減肥。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專家表示這是運動不足惹的禍。
  • 骨科專家:1種「零食」緊著吃,骨骼密度漲了,腰背不沉了
    本來還計劃著出去走走、見識下祖國大好河山的劉大爺,如今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宅在家裡時間太久了,連心情都免不了變得抑鬱低迷起來。一兒一女看到劉大爺這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心裡也是充滿了擔憂。為了讓劉大爺更好地安度晚年,子女們在多次打聽之下,終於尋到了一位在骨病研究方面頗有造詣的中醫大夫。
  • 骨科醫生:不論男女,睡前2個好習慣,增加骨密素,遠離骨質疏鬆
    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發生於老年人身上的骨科疾病,然而隨著我們飲食的不規律和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 市中醫醫院運動醫學科帶頭人楊紅梅:走出運動損傷的誤區
    寶雞市中醫醫院(寶雞市骨科醫院、寶雞市中醫藥研究所)運動醫學科,於今年8月24日正式成立,這是該院骨科大家庭中增添的新成員,同時也是我市首家運動醫學科,它的成立填補了寶雞運動醫學科專業隊伍的空白。「運動醫學科隸屬於骨科,但其主要關注點不在骨頭,而是平時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軟組織。
  • 骨科醫生掰手腕骨折給自己開藥?肱骨骨折這樣做才能儘早康復!
    醫院賺錢醫院花,一分也不帶回家;也有網友表示:不愧是骨科大夫,力氣真大;掰手腕所致的骨折多為肱骨骨折,其中以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最常見。人的上臂就一根典型的長骨,叫肱骨,在肱骨靠近肘關節上方3~4cm內,有一個圓柱形和不規則扁平骨的結合點,骨質少,比較脆弱,叫肱骨髁。
  • 冬季運動好處多,但你不知道這個運動小妙招!
    冬季適當參與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據健康專家介紹,冬季運動可以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受寒冷刺激,會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體增多,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會隨之增強。所以堅持冬天鍛鍊的人患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機率會大大減小。冬季運動好處多多。對於上班族而言,冬季運動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大腦氧氣的供應量,增強血管的彈性。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骨科開設【保膝門診】
    為貫徹院黨委深化臨床科室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骨科黨支部在為患者服務解難題中推出了保膝門診這一新措施。
  • 運動醫學:針灸在治療中的作用
    疼痛立即緩解,並使許多患者被帶到街上進行進一步的骨科治療(鑄件,夾板等)。從這次經歷中,我知道回到美國後,我想通過運動醫學針灸學進一步深造。當我返回時,我對最好的運動醫學針灸計劃進行了很多詢問,並且有很多人將我引到了聖地牙哥地區的馬特·卡裡森的計劃中。因此,我在那裡學習並獲得了運動醫學針灸證書。那麼,回到我問的主要問題–運動醫學針灸在比賽和表現治療中的作用是什麼?
  • 不同年齡層次的運動保健側重各有不同,您屬於哪個層次呢?
    對愈來愈多注重運動保健的人,應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特點採取相應的運動保健方式。
  • 骨科醫生:不論男女,睡前1個好習慣,增加骨密素,遠離骨質疏鬆
    ⬆⬆⬆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玫瑰小園」,再點關注,右上角設置星標,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最新內容
  • 運動科普:什麼是開鏈和閉鏈運動?
    運動鏈是指運動動作的各相應技術環節,通過神經、肌肉(肌腱、韌帶、筋膜)、關節等,按一定順序連接而成環環相扣的可動鏈條系統。具體包括後屈伸功能鏈、前屈伸功能鏈、左右外側功能鏈、螺旋交叉功能鏈、前後上肢功能鏈等五種鏈條模式,運動時肢體的能量在運動鏈上按一定順序逐級傳遞、疊加與放大,並以最大的力量或速度從肢體末端或器械釋放。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付中國教授作客今晚18:45鳳凰衛視中文臺《鳳凰大健康》為您揭秘~
    個人介紹: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碩士生導師,曾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骨科研修骨與關節損傷、肩關節外科學;專業特長肩關節外科,在該領域開展了較有成效的學術研究,鑽研和創新手術技術;是國內較有影響肩關節專業技術方面的講師和醫生。
  • 【提醒】:黃楓:運動,當心這些損傷
    運動,當心這些損傷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骨科主任黃楓教授文/羊城晚報記者張華骨科專家稱,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因為大多數運動創傷都是因為忽視運動中的自我保護專家強調,在運動中,足踝、膝蓋、肩這三個關節最易受傷,因此,對此三關節應格外做好防護。足踝關節——崴腳在跑步、騰空跳的過程中,我們的腳本身就有內翻的傾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穩,踩在他人腳上或陷入坑內等,就會以足的前外側著地、內翻,扭傷足部韌帶損傷,俗稱「崴腳」。
  • 科學運動指南,瘦身健體護關節!
    今晚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楊濟洲做客《全民健康學院》帶您科學健康運動,瘦身健體護關節!有腰膝肩頸困擾的朋友,今晚7:43 一定來!馬上7天假期就來啦,吃喝玩樂的同時,健身不能少!說到健身,各小區裡的大爺大媽們的硬核健身方式,簡直讓年輕一輩的我們目瞪口呆!
  • 國家衛計委推薦《健骨操》,每天跳一跳讓爸媽遠離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因為骨質流失導致骨折多發的慢性病,很多人到了老年 ,個頭會變矮,也是骨質疏鬆在作怪。北京體育科學研究所的運動醫學專家們特意製作了一套健骨操,簡單的20來個動作,讓骨骼更健康,快學起來!▲ 《健骨操》教學視頻這種看似健康操,又像廣播體操的運動,就是北京體育科學研究所的運動醫學專家們,根據骨骼與運動關係,費時數月探索出來的健骨操。目前,它已跟隨國家衛計委啟動的骨質疏鬆防治計劃向全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