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霞便是萬千回到家門口就業的其中一位,2016年一家搬到回龍觀後,看到能在家門口上班好機會,第二年她毅然辭去上市公司的管理崗,回到家附近的騰訊眾創空間,很快就在北京火星人視野科技有限公司找了份新工作,開啟了自己事業的新階段。「這是一種取捨,在家附近上班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 石志霞說。
睡到自然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騎電動車5分鐘到公司……石志霞細數著在家門口上班的好處,幸福感油然而生:「去年剛生了二寶,累是累了點,但生活有了更多的奔頭。」
石志霞(左)與同事交流
以前都說「人滿為患是麻煩」,但回天地區最大的優勢恰恰就來自於人。為了幫助更多人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合適的「追夢」空間,昌平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三年來持續增加崗位資源投放,通過利用回天地區創新人才聚集的優勢充分吸納就業。
近日,「回天地區」社區化創業就業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經過三年的紮實推進,近九成回天地區居民感覺區域提升效果顯著,就近就業意願增強,逐漸出現回流趨勢。
求職者與企業交流 圖/通訊員 孫麗萍
「近年來共舉辦了『回天地區社區化就業專場招聘會』50場,近千家用人單位提供了就業崗位3.9萬個。」昌平區人力社保局就業促進科科長李燕敏表示:「幫助勞動力能夠就近上班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之一,2018年至2020年間,回天地區城鄉勞動力實現就業6444人,其中困難勞動力就業4428人。我們還在智聯招聘APP推出了『回天地區職住平衡』專區,讓更多人能在家門口就業。」
同時,昌平區人力社保局還為有就業意向的城鎮失業人員開展了各類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多種方式免費向求職者開放,截至目前,共為回天地區的1536人開展了中式烹調師、消防設施操作員、社區物業服務、插花員等職業培訓班。
通過「昌平就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實現「回天地區」招聘活動月月見實效
有了專業人才更要有好的工作單位,要有好的工作單位就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昌平區人力社保局通過設立服務專員為企業構建一對一「管家式」服務企業機制、通過局一把手實際體驗辦事流程、現場疏通服務流程,積極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優化創業環境,近日還成立了史各莊街道、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一系列服務保障的落實,讓回天地區的職住平衡發展更進一步。
1月28日,史各莊街道、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