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終運是土運(溼)
下半年又是陽明燥金在泉
雖然主氣是太陽寒水
但是客氣是陽明燥金
一邊是兩個陽明燥金當道
一邊外加又寒又溼
《六元正紀大論》少陰之紀終之氣中稱:「終之氣,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霧翳。病生皮腠,內含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
翻譯過來:「小雪到小寒節氣之間,陽明燥金之氣行令,氣候多寒涼乾燥,上一氣的餘火仍在發揮餘力,多見上焦腫病、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出現流鼻血、咳血、吐血等症狀。(這就是燥症熱症)
這時候,寒冷空氣會頻發,天氣多見霧霾晦暗。人感到寒氣後容易出現皮膚腠理、兩脅、小腹等不適之症,在泉之氣即將由涼變寒。」
所以最近很多人,動不動就喉嚨痛,或者眼乾口乾的,或者一感冒就黃鼻涕或者喉嚨痛。
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吃羊肉進補禦寒嗎?
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羊肉吧
羊肉:甘,溫
清代名醫黃元御曾指出:羊肉,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溫肝脾而扶陽
羊肉不是平性de ,它不平和,它性溫的
它就像一個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會把你肝陽脾陽扇得越來越熱。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吃多了羊肉烤串,羊肉火鍋,羊肉燒烤後,會感覺上火——潰瘍,長痘,牙齦腫痛,過敏性皮炎發作。
雖然羊肉是食物,但自古羊肉也會入藥,羊肉是有忌證的
《金匱要略》:有宿熱者不可食之。《醫學入門》: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氣生熱。《中藥大辭典》:凡外感時邪或內有宿熱者忌服。
還有,如果一個人脾失健運,溼氣內生,慢慢溼氣形成痰飲,這種痰飲會挾熱,會鬱而化火
尤其是那種體型偏胖,將軍肚,舌苔黃膩,舌頭偏紅的,多數都是痰鬱化火之人
這些人多吃羊肉,等於是給自己身體火上澆油
庚子之冬,本來燥氣就重,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大塊喝酒吃羊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