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詳細記載,是一個很古老且非常有名的方劑。主要的功效就是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它是一個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後世眾多補脾益氣方劑多從此方衍化而來,這個就是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是從《傷寒論》中的「理中丸」脫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乾薑去掉,換成了性質平和的茯苓,由驅除大寒變成溫補中氣。
方中只有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味,不熱不燥,適度施力,從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數。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屬脾胃氣虛者。
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胃功能減退,消化力弱,各種慢性病出現的脾氣虛弱均可加減應用。
第一步:把藥材用水簡單衝洗一下,衝掉上面的一些灰塵。
第二步:把藥材放入煎藥壺,加水3碗,浸泡20分鐘,這個浸泡的水不要倒掉。
第三步:開大火把水燒開,燒開後,改用小火。讓藥材慢慢煎25分鐘後,把得到的藥水倒出來。
第四步:緊接著,加水2碗,燒開後,改用小火。讓藥材慢慢煎20分鐘後,把得到的藥水倒出來,和之前的藥水混在一起。
註:煮時不可頻繁打開鍋蓋,煮好後稍等一下再倒出,以避免湯蒸汽流失。大火煮沸後即轉小火,小火煮時其熱度以湯汁似沸非沸為佳。
本方長於補中氣、健脾胃、很多補益方都從此方加減化裁而成,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胃功能減退,消化力弱,各種慢性病出現的脾氣虛弱均可加減應用。
1、導功散:脾胃虛弱兼有氣滯,胸腹脹悶不舒,可加陳皮理氣化滯,如小兒食少便溏,消化不良的脾氣虛適用。
2、六君子湯:脾胃氣虛兼有痰溼,咳嗽痰多,痰清稀,氣短者可加半夏、陳皮理氣化痰。
3、香砂六君子湯:脾胃氣虛,寒溼滯留中焦,脘腹脹痛,呃逆噯氣,嘔吐腹瀉,舌苔白膩等加陳皮,法半夏、木香、砂仁可以行氣止痛、降逆化痰。
雖然日常養生無大禁忌,但臨床處方,病者身體失衡已然,函待解急決難,應注意相關禁忌諸證,撥亂反正。禁忌之辯,當宜辯證對待。
【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文章中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之用,讀者不應單純依靠本文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文內容而導致損失、風險及糾紛,龍南中醫院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