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想過夏天,冬天對於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講,極度難熬。寒風中瑟瑟發抖,手腳冰涼不說,膝關節也跟著透骨涼,有時還酸脹難忍。今天我們聊聊膝關節養生三法,學會超級受用。
膝關節是缺少豐富肌肉和脂肪保護的位置(同手肘),我們都知道它「皮包骨」,因此熱量易散不易聚,溫度也比其他部位低。
中醫認為,正常情況下,身體氣血相對是比較旺盛的,不會有「發冷」感,因為陽氣充足,而陽氣就是身體裡的小太陽,為身體抵禦外邪。生活中,
飲食不當,喜食生冷;
作息不當,晚睡熬夜;
保暖不當,關節受寒;
運動不當,劇烈流汗;
這些不當的方式會讓溼寒進入關節,損害陽氣。陽氣散發的「光和熱」逐漸減少,我們就會怕冷,手腳冰冷,膝關節冰冷,乃至腰背冰冷。
在關節疾病的共性中不難發現:寒冷潮溼的氣候下,症狀會逐漸加重。長時間受寒冷的刺激,局部血管收縮,關節軟骨面就會發生缺血,引發關節炎症或者滑膜炎。
將雙手放在膝關節上,畫圈摩擦,隨時隨地都可做,不限時間和次數。
在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即為血海穴。此穴為脾經所生氣血的聚集之處,能夠治療膝蓋痛。
中醫認為治風要先治穴,此穴可以祛風清熱、舒筋活血,如果與陽陵泉穴同按效果更好。
1
禦寒泡膝方
2
護膝禦寒
老人或者關節已經不好的朋友,膝蓋本身容易受涼,就不要「雪上加霜」,適當的加一個護膝,膝蓋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也會免除寒冷侵襲。
3
熱敷散寒
熱敷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代謝,也能有效緩解肌肉痙攣,在晚間可以選擇幹敷的方式,進行物理調理。
將熱水袋敷於膝蓋上,每次20~30分鐘,每日1~3次。幹敷完畢,後可以配合「膝蓋調理三步」,促進血液循環。
註:另外熱敷切記過熱,以免燙傷皮膚,另有急性炎症者、皮膚有外傷者、血栓性靜脈炎和有血管疾病的人不宜熱敷。
護膝方法,學會了嗎?
覺得有用,別忘分享和在看
- 讓你獲得專業、有價值的養生知識 -
本文為百草益壽原創內容 版權歸百草益壽所有
未經允許,謝絕商業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