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RES INT綜述:基於紅外線加熱的高效植物食物加工方式

2021-03-02 食品放大鏡

食品安全和質量一直受到食品行業人士的關注。隨著人們需求水平的提高以及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食品生產企業。

熱加工是一種最普遍的加工方式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的品質。在傳統的熱加工方式中,熱主要作用於食物的表面,然後慢慢傳導到食物的核心。這個過程經常導致表面硬化,從而影響產品的外觀、風味和營養品質。例如具有高溫和長時間乾燥的熱風乾燥往往導致最後的產品不能夠讓人滿意,出現產品收縮、口感差等現象。基於此,傳統的熱加工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新的追求。

而且,對於建立一個環境友好型和節約型社會來說,傳統熱加工方式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耗時、耗能以及汙染環境。為了克服傳統熱加工技術的缺點,人們開始尋找和發展新穎的加工技術,而紅外線熱加工就是其中之一。

紅外線加工利用了紅外放射性的穿透功能。當使用紅外線加熱或者乾燥溼物料時,它不需要空氣等熱傳導中間媒介,而直接快速地到達物料的表面。特定波長的紅外能量能夠穿透到物料的核心,並快速轉變成熱量,從而物料內外的溫差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縮小。當表面冷卻下來的時候,物料就可以實現水分從內部向外表的大量遷移。

近期,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張慜教授團隊發表在國際食品期刊《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一篇題為「Efficient Plant Foods Processing Based on Infrared Heating」文章綜述了一些基於紅外線加熱的高效植物食物加工方式,並探討了紅外線加熱的優缺點。作為一種潛在的節約能量和高效加工技術,紅外線加熱在食品加工領域中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紅外線加熱相對傳統的加熱,它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食物內外的均一加熱,而且對食物的品質破壞力小。但是紅外線加熱也有明顯的缺點,它穿透深度較淺,對於加熱一些大或深的食物來說是不適合的。

裝備彎曲陶瓷紅外線發射器的紅外線加熱部分和傳送系統高效紅外線加工就是要將紅外線加熱的優點最大化,另外克服其缺點,從而實現高效生產高品質產品的目的。
為了拓寬紅外線加工在食品中的應用,該文章綜述了利用紅外線加工的一些方法,並介紹了高效紅外線技術的主要應用和研究進展。最後,對紅外線加工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表2:高效紅外加工用於提升產品五方面品質的近期研究

Yanyan Lao, Min Zhang, Bimal Chitrakar, Bhesh Bhandari & Dongcui Fan(2019): Efficient Plant Foods Processing Based on Infrared Heating, 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DOI: 10.1080/87559129.2019.1600537

歡迎在本平臺發布

食品相關研究成果、會議資訊和招聘信息!

相關焦點

  • FOOD RES INT綜述:豆類種子酚類組成和抗氧化潛力
    印度阿姆利澤納那克大學等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線發表了題為「Phenolic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grain legume seeds: A review」的綜述論文
  • 節約食物,有面子;浪費食物,丟面子 | Save Food, Save Face!
    follow The Bulk House零廢棄生活方式品牌A Zero Waste Lifestyle Brand節約食物,有面子浪費食物,丟面子Order Less Food : Save Face
  • 微波爐加熱食物真的安全嗎?
    (圖片來自網易)正確的煮雞蛋方式應該是這樣的劇烈的運動產生了大量的熱能,於是食物 " 煮 " 熟了。這就是微波爐加熱的原理。微波破壞營養成分?有研究對比了微波/蒸汽與加壓來烹飪胡蘿蔔、花椰菜和菠菜之類的蔬菜。結果發現相比於微波和蒸汽處理過的,通過加壓烹飪的蔬菜會損失更多有益腸道健康的不溶性纖維。
  • 博世凱每日英語閱讀:Food Chains 《食物鏈》
    食物鏈是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各種生物在能量和物質中所引起的作用,可以被分類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個類別。最底層是「生產者」,比如通過光合作用,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養分的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和能量,比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昆蟲或浮遊生物;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
  • Cover| 綜述: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主編點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能源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例如高效的光伏 (能將光轉化為電的效應)材料或者新型儲能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從家電設備到工廠的儀器裝備,對能源的需要無處不在。來自太陽天然的饋贈——太陽能被人類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使用由來已久,從最初原始的利用食物對太陽能的吸收來直接烘乾食物以備長期使用,到近代的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合適的裝置將轉化的電能併入電網供電。
  • Zhen課堂|煙燻食物致癌,那我們還能吃嗎?
    煙燻是為了增加食物風味並延長食物儲存期。傳統煙燻是通過植物燃燒產生的煙氣去燻制,使肉質吸附風味、脫水,從而保證它的色澤和口感。當植物燃燒時,產生的酚類物質尤其是甲氧基苯酚,是煙燻食物美味的主要來源。而此時,植物燃燒產物中也會產生許多有害物質,尤其是多環芳烴以及苯並芘早已被定為致癌物。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燻制的肉類和水產品中苯並芘的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5微克,而傳統的煙燻方式下,食物中苯並芘的含量平均在5.3微克/公斤,所以,煙燻食物會致癌不是毫無根源的。
  • 浙大章宇教授課題組COMPR REV FOOD SCI F發文報導食品熱加工中雜環胺的危害及防治最新進展
    2019年10月30日,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章宇教授指導的學生陳曉倩以第一作者在食品學科top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上發表題為「Recent advances in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An update on food
  • 關於紅外線測溫儀
    「我們常用的玻璃水銀體溫計必須等待5分鐘以上,因為加熱過程需要時間,整個測量過程比較慢。而且因為是接觸式的,在當前疫情形勢下,是不合適使用的。所以,我們都配備了非接觸的快速測溫工具進行基本健康篩查。」烏魯木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文國新說。  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對居家的市民進行3次測溫,使用的大多是「紅外測溫槍」,它的正式稱謂叫「紅外線測溫儀」。
  • 營養與動脈粥樣硬化:3、植物固醇
    在這篇綜述中,將重點關注特定食物、營養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影響,包括流行病學事實、潛在作用機制和降低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的飲食建議。特別是包括了纖維、植物固醇和甾醇、煙酸、牛磺酸、橄欖油、ω3脂肪酸、抗氧化劑、礦物質、甲基營養素和大豆的信息。
  • 【最新成果推薦】高效環保型除鏽劑
    2.產業領域:鋼材加工,製造業、建築業、修理業、交通、能源、電力、石油及礦山開採等多種行業。3.是否擁有智慧財產權:是4.項目簡介:高效環保型除鏽劑是一款採用國際最新技術生產的具有快速除鏽特點的無強酸、不揮發的固體顆粒產品。
  • 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盤點
    是一種富含蛋白質、澱粉、脂類、礦物質等多種組分的複雜體系,除了不規範地添加外來物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外,食品的組分在食品的原料生產、加工、包裝、貯運
  • 【有禮】2017年最可能流行的8類食物
    最近,美國食品連鎖巨頭全食超市(Whole Foods)根據專門研究顧客消費行為的專家們的研究結果,發布了統領2017年食物界的8大趨勢(基於美國市場)。任何你能想到的紫色食物都會成為主流,紫色的花椰菜,紫薯,紫玉米,紫筍等等。據說紫色植物裡含有花青素,花青素可以保護和恢復細胞功能。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無麩質麵包的口腔加工與質感動力學研究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food bolus properties of gluten-free breads in relation to the dynamics of sensations perceived during its consumption.
  • 廣東農科院動科所科研人員在國際食品安全領域TOP期刊發表專題綜述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國際食品安全領域TOP期刊《Food Control》(中科院SCI期刊分區:農林科學 1區,食品科技1區)發表專題綜述
  • 儀器對比:紅外線熱成像儀與傳統檢測
    而紅外線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廣泛的電磁波,物體只要有溫度,無論高低,都會發出紅外線。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悄然運用紅外線這一特性,讓一門使用光電設備來檢測和測量輻射並在輻射與表面溫度之間建立相互聯繫的科學應運而生,那就是紅外線熱成像。而紅外線熱成像儀又是什麼呢?簡單的說,紅外線熱成像儀的操作就是以紅外線熱成像原理為基礎的檢測。那紅外線熱成像儀的檢測手段對比傳統檢測手段又有什麼優勢呢?
  • 工業電磁節能加熱設備創新性節能加熱技術
    自煤改電開展以來,工業節能加熱界掀起了高效節能、綠色排放的革新時代,值得稱奇的是,在熱能工程領域的節能環保轉型上,變頻電磁加熱力壓其他眾多節能加熱技術,讓行業似乎感覺工業節能加熱獨愛變頻電磁加熱,這裡面究竟是葫蘆裡賣什麼藥呢?
  • 綜述:《為實現預防醫學的大數據分析》
    醫療數據量的激增,促進了為疾病預防開發高效、敏感和成本效益高的解決方案的需求。傳統的預防措施主要側重於促進醫療福利,卻缺乏處理海量數據的方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醫療質量,可以改善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這是真正的跨學科挑戰,需要不同研究領域的大量專業知識和真正的大數據。這便提出了如下一些基本的問題:●如何通過有效的疾病預防來減少不斷增加的患者數量?
  • Food Waste: The Much-Forgotten Global "Pandemic"
    還是幾乎整張餐桌的食物?It’s truly mind boggling how much food we waste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我們浪費了多少食物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這些後果我們也不敢想像。
  • 這些食物不宜使用微波爐加熱
    相信大家對雙皮奶爆炸事件還心有餘悸吧,雙皮奶爆炸調查原因在發現,原來是操作人員的不正規的操作,店裡的一位店員在製作好雙皮奶的時候將蛋放進去,然後放進微波爐裡加熱,但是他沒有按照規定加熱,二是多了1分鐘,雙皮奶是一種凝固的狀態,過高的溫度會使其膨脹,而再加上外力的攪動,就產生了巨大的爆發力,而發生爆炸。
  • 記住:「食物壞了」不是"the food is bad"!
    Best before date on the other hand tells you that the food is no longer in its perfect shape from that date. It may just lose its freshness, taste, aroma or nutr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