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吃喝玩樂眾多的時代,免費吃喝玩樂享受簡直就是「逛吃」一族夢寐以求的事情,那又能「逛吃」又能拿錢就更加讓人羨慕了。在自媒體興起的今天,配著誘人圖片的美食推薦欄目哪裡都能看到,這些工作都是美食評論家完成的。和美食評論家幹著類似的「吃喝玩樂」工作的另一類人群就是感官評定員。網上搜一搜就會發現零星出現的招聘廣告,培訓品嘗巧克力,每小時50元之類的招募通知。同樣都是吃一吃食物,然後說說看法,你有沒有好奇他們在談論食物時,各自說的都是什麼!
感官評價員是通過視覺、嗅覺、觸覺、味覺和聽覺而感知到的產品感官特性的並對對食品的色、香味、形、質地、口感等各項指標做出客觀評價的人員。
美食家指善於品評食物,善於對美食從色、香、味、形方面提出專業獨到的見解,並善於把美食推薦給吃貨們的人。而且對於如何處理食材、烹飪技巧、造型擺盤皆有深刻理解的集大成者。
在評價的動機上,兩者會有根本差別,美食評論家會思考如何更多地展現樣品內涵並推銷給消費者,而評價員則思考如何客觀描述產品,並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購買因素。
感官評價員大多時候總是在盡最大限度減少幹擾的屋子裡對產品進行評價,而美食評論家的評價則沒有特別要求。
對於評價表,感官評價員大多只給出基本理化參數表及提示,不會有產品信息出現在上邊,而美食評論家的表格則會有產品的信息在上邊。
Sensory spectrum 做了一項小實驗,來探究在評價蘋果派時專家廚師(大多是美食評論家都是廚師出身)及專家評價員的評述差異。實驗給出兩種蘋果派,一種是烹飪的,一種是商業化的,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兩種產品。結果讓人驚訝,專家評價員給出了近51種不同屬性的描述詞,並給出了每種屬性的強度值。看到這樣的評價表,普通消費者都會感嘆,這你丫是在描述一個蘋果派麼?!/(ㄒoㄒ)/~~而廚師給出的描述語就比較接地氣,廚師給出了34種詞彙來描述蘋果派,這些詞彙類似於香脆可口等詞彙,讓消費者看完直咽口水。
在產品開發中,專家評價員可以幫助廚師更好地對樣品進行分析,來改善產品的屬性。廚師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用語。
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品鑑(2015秋)活動,火熱報名中…
查看微信自定義菜單「創新品鑑」可以了解更多活動詳細內容!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參與報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