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生:天然「養骨素」被發現,沒事多吃點,骨密度蹭蹭長,骨頭硬如石

2021-02-13 生活竅門收錄

「最近怎麼腰背疼痛的老毛病又犯了?」,「唉,快別說了,我這一年時間裡光骨折都發生過三次了」,「誰讓咱們歲數大了呢,人老了,骨頭就不中用了」諸如上述言論,都是一些老年人在互相抱怨自身的骨骼不好。其實骨骼雖然跟一定的年齡因素有關,但是很大程度上,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對於骨骼的破壞性往往更大,不僅會損傷骨質、降低骨量,更可能誘發骨疏鬆之類的慢性骨病發作,為意外骨折的發生埋下不小隱患。

不管是老年人,還是中年人和年輕人,如果想要獲得更加健康的骨骼狀況,就要學會及時遠離一些或誘發骨疏鬆病患的不利因素。不要總等到自己骨骼出現重大問題時,才想起來就醫診治,日常的防範工作往往更為重要。

這3件事再不改正,骨骼脆如沙

1、盲目減肥

適當的脂肪,能通過生化作用轉化成雌激素等,增加鈣的吸收,促進骨的形成,防止骨質疏鬆。不少都市現代女性過度追求苗條,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減掉了骨量,年紀輕輕就被發現有骨質疏鬆的症狀。

2、愛吃鹹食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證實,攝入鈉量的多少與鈣量流失的高低,是存在一定的線性關係。如果不想讓自身骨骼早早受損,對於鈉鹽的攝入量就應該有所控制,儘量減少鹽成分的攝入,才能在較大限度上保障骨骼的正常成長發育。

3、長期宅居

如果說以前導致骨質疏鬆主要是蛋白質攝入不足,現在陽光直照不足則成為主因了。現代人補鈣意識有所提高,但25~35歲之間的人多為辦公一族,進了家門幾乎一天都不出來,也不喜歡運動,不愛曬太陽,導致維生素D缺乏,也就更容易導致鈣質的轉化量不足,進而誘發骨質疏鬆的不利病症表現。

不想被骨疏鬆過早纏身,要多吃1物,做好2事

(1)多吃氨酸骨密素

在日常飲食過程中,單純的去補充鈣元素已經並不是說沒有,只是說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需要吃一些含有氨酸骨密素的骨骼營養來進行內調,緩解膝關節疼痛和僵硬,給骨骼提供充足的營養,增加骨密度,減少骨質疏鬆發生的機率。

(2)常曬太陽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很難像以前享受曬太陽的時光,平常除了加班工作,就是宅在家裡玩手機,很少有時間出來曬曬太陽玩耍,其實平常多曬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增加體內所需要的鈣質,促進骨骼的生長。

(3)堅持有氧運動

大部分中老年人一旦年紀大了就不是很想出去運動,偶爾出去散個步,都會覺得腿疼,但是經常不運動,我們的骨骼反而更不健康。其實在運動時,我們的骨骼韌性及密度都會增強,骨折也不容易找上門。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緣分,或許就在「在看」

相關焦點

  • 骨科醫生:睡前堅持3個好習慣,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骨骼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骨骼是我們日常行走需要依靠的支撐力量,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的骨骼逐漸變得脆弱,主要原因是由於體內的鈣質流失,造成了骨密度的下降
  • 骨科醫生掰手腕骨折給自己開藥,網友:年底衝業績?
    近幾天,在醫生之間最火的一句話莫過於「醫院賺錢醫院花,一分也不帶回家」。春節即將來臨,各行各業都在衝年底「業績」,近日河南兩名骨科醫生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骨科醫生掰手腕掰致骨折,你敢信嗎?1月22日,一條關於兩骨科醫生掰手腕掰斷骨頭自己開藥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兩名醫生正在努力舉行掰手腕比賽。
  • 骨科醫生:不論男女,睡前2個好習慣,增加骨密素,遠離骨質疏鬆
    很多人都錯誤地認為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發生於老年人身上的骨科疾病,然而隨著我們飲食的不規律和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 兒童骨科醫生的福利來了!
    來源:英華兒童骨科醫生集團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兒童骨科醫生的福利來了!培訓班將由揚州市婦幼保健院主辦,英華兒童骨科醫生集團與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小兒骨科學組協辦,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提供學術支持。
  • 骨科醫生:喝骨頭湯並不補鈣,真正的補鈣食物,你可能很少吃
    補鈣是每天都在進行,身體對鈣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如果體內的鈣缺失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同時還會患上很多骨科類的疾病。
  • 骨科醫生闢謠:"腰突不是骨頭錯位,不能亂按"
    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下肢不適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骨科疾病。腰椎間盤突出是由腰椎間盤退變引起,常見於老年人、重體力勞動者以及久坐等人群,這些人群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腰椎間盤退變。經常會聽到有人在談論這個病,那麼人群中流傳的這些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的說法是否正確呢?
  • 骨科專家:1種「零食」緊著吃,骨骼密度漲了,腰背不沉了
    就醫檢查之後,更是發現一度低到-3.9的骨密度相對值,如今已經恢復到-1~1之間的正常範圍內。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錯覺,劉大爺感覺自己後背好像都比以往挺拔了不少。骨疏鬆的發生因素,除了基本的年齡因素不可控之外,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都是我們日常可控因素,在平時應該做好避免和防範。2種行為,是骨疏鬆誘因,你若也有,趁早糾正(一)久坐不運動
  • 搬磚撞到小腿,拍片骨頭沒事,一周後腿腫,核磁發現問題
    「當時拍了片子,說骨頭沒事。大夫建議做核磁,說怕肌肉有事,我尋思著養養就好了。」核磁出來了,左腿腓腸肌血腫。嚴重者可以肌肉斷裂,在MRI上也表現為連續性中斷,多出現在肌肉和肌腱的連接處。也有的表現為肌肉或肌肉之間的血腫,當然,血腫也完全可以是遲發性的。當時沒事,過兩天出來了。
  • 1400元失而復得:骨科患者徐瑞清和家屬給同心醫院點讚!
    7月16日,凌晨4點多,同心醫院安保部陸彪進行晚班例行巡查時,在同心醫院新外科大樓三樓,骨科住院部東側樓梯口的窗臺上發現一個白色錢包。陸彪當即與骨科護理部值班護士溝通,尋找失主未果。        陸彪向安保部長由明匯報情況,並和部長一起打開錢包清點物品。
  • 永康骨科醫生,拄拐杖為小病人手術,帥過趙啟平!
    昨日,永康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內容用第一人稱訴說,為骨一科同事陳為點讚,很快,這條朋友圈被很多醫務人員轉發。「親愛的寶貝,別怕!「醫生是人不是神,多年的醫學教育,始終會把病人的須求放在第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心勿須質疑」這樣的一句話,說出了不少醫務人員的心聲。 意外受傷 但答應好的手術不能有「意外」陳為是骨一科小兒骨科的專家,7月20日中午11點多,當他拄著拐杖來到醫院,準備給6歲的小女孩手術時,醫院的同事都有些震驚。
  •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
    水是天然的保健良藥,能夠解決多種健康問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
  • 骨科醫生教你健康打牌、搓麻
    是的,骨科醫生提醒您,坐著打牌時,避免彎腰駝背,應使用硬靠背的椅子,使脊柱略彎向前傾,腰部垂直緊靠在椅背上,儘量使一側或雙側膝部高於骶部,椅子過高時,可在腳下放一矮凳踏在上面。錯誤的坐姿會導致人體不適,引起頸肩疼痛、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另外,打牌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心腦動脈硬化症、肺心病、糖尿病、甲亢、慢性腎炎和消化性潰瘍的老人,時間過長易導致這些疾病加重引發嚴重的後果
  • 北京醫生警告:晚餐吃它等於「天然瀉藥」,越吃越瘦,隔天排宿便,大肚子消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烘焙事」,再點
  • 明元骨科:關於腳扭傷的幾個建議
    今天給大家展示一下骨科診室裡醫生經常會遇見的幾句話:患者會問:1.醫生,我腳扭了一下,剛開始不紅也不腫,去醫院看了
  • 骨科醫生推薦:三個自測「腰痛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
    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症狀,大多數的腰痛患者在面對醫生時幾乎都會這麼問「醫生,我腰疼,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了?」  腰痛只是一個臨床的症狀,造成出現腰痛的原因特別多,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腰椎間盤突出的這個疾病造成的,另外也可能是由於其他疾病原因引起的腰痛。
  • 【1058-生活】12歲河北保定男孩殘忍將鐵針釘入女孩骨頭!這些事家長必須注意!
    可更殘忍的是竟還要將長針整個扎入骨頭裡,這種傷害令人恐怖!然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春節對家住保定清苑的小紅一家來說,真可謂噩夢不斷。那麼這個家到底遭遇了什麼變故呢?這還得從2個多月以前說起。
  • 「小丑」醫生走進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
    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卻迎來了一群可愛的人們,他們是來自成都醫學院的「小丑」志願者們,他們為我們的患者帶來一場精彩的表演,一改醫院中安靜而略感壓抑的氣氛,為患者們帶來了歡樂。       成都中山高新骨科醫院在四川省小丑醫生公益慈善促進會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小丑醫生關愛活動」,該活動是在成都小丑醫生模式走進的第一家民營醫院。
  • 最新發現:一種零食可勁「吃」,堅持半年,血糖蹭蹭降
    血糖偏高的人是可以吃水果的,但是不建議吃升糖指數偏高的水果,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水果中是含有維生素的,並且也含有多種的其它營養元素,平時吃一些水果,對於自身的血糖下降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所以建議血糖偏高的人選擇正確的水果,適當地吃一些,血糖慢慢降下來!
  • 骨密度分析儀:骨骼健康測試 2分鐘出結果
    我院新引進的骨密度檢測儀是一種專門針對骨質密度進行檢測的儀器,骨密度,全稱「骨骼礦物質密度」。
  • 本溪市骨科醫生提醒:→
    骨科醫生提醒:雪天過後,市民出行要注意防滑、防摔,老年人儘量不出門。「從14日第一天下雪到19日,這幾天來院就診的摔傷患者明顯增多。」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主任楊洪佳介紹,從門診情況看,超六成摔傷患者都是克雷氏骨折,也就是橈骨遠端骨折。雪天路滑,人們在滑倒時會下意識地用手支撐身體,在巨大衝力作用下,手腕就成了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另外,從摔傷患者的年齡和性別來看,以老年女性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