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俄太空人在太空拍下北京和武漢照片
中國農曆大年初一(2月12日)這一天,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維奇科夫從國際空間站送出了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
-
在地球隔離比在太空更孤獨?疫情下三位太空人返家
當地時間4月17日,由1名俄羅斯太空人和2名美國太空人組成的國際空間站第62批科考組當地時間17日在哈薩克斯坦境內著陸,順利返回地球。圖為太空人在艙內影像。 著陸艙裡離開地球時間最長的是美國太空人安德魯·摩根,2019年7月前往空間站;另兩位是美國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和俄羅斯太空人奧列格·斯克利波奇卡,9月離開地球。
-
圖集 | 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們拍攝的地球奇景
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對來自太空的地球照片感到驚訝: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和各種各樣的衛星拍攝了數百張。
-
俄太空人在太空中成功3D列印人體組織
太空是一個引發人類好奇心的地方。然而,惡劣的環境也會讓我們對那裡望而卻步。在那裡的微重力環境下,人體組織會遭遇各種不測。
-
俄媒稱中美俄角逐太空支配權:美軍想稱霸還早點兒
1967年1月27日籤署的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條約只得到了美國表面上的遵守。事實上,美國公司在國防部要求下進行的試製設計工作早已超出該條約的行動邊界。很多航天愛好者都知道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和維克託·薩維內赫。80年代中期,這兩位蘇聯太空人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防止蘇聯當時最先進的「禮炮」-7空間站斷電並墜入地球。
-
【美食】法國太空人到底帶了什麼好吃的上太空?
11月17日,法國太空人託馬·佩斯蓋搭乘運載火箭飛向國際空間站,他將把法國兩位星級名廚精心烹製的法國美味佳餚松露肥肝汁潤牛舌
-
國際空間站最近動態
139天後,三名太空人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4時34分在哈薩克斯坦著陸,返回地球。12月17日18時57分,當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運行至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上空時,NASA太空人Mark Vande Hei和Joe Acaba使用空間站上的機械臂捕捉到了龍飛船。
-
太空人拍攝空間站夜晚內部照片: 有種異形入侵的感覺
帶你了解國際空間站進入夜晚後是何種情景,空間站一天能夠繞地運行17圈,太空人需要安排好休息時間。
-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主任:中國正開闢太空新時代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主任愛恩方德指出,中國正在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太空國家,而「中國人正在開闢太空新時代」。他說:「中國有自己的航天計劃,正按照自己的時間表推進,同時也對國際合作持開放態度。而且,中歐之間已有不少航天合作項目,包括即將在年底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
-
俄羅斯向空間站運送人形機器人,將進行太空任務測試
圖 | 機器人手握俄羅斯國旗(來源:俄羅斯航天局)飛船計劃經過兩天的飛行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機器人將會在軌道上待上 17 天,扮演著一個人造太空人的角色。據了解,此次發射本身對俄羅斯的載人發射任務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測試飛行,因為從明年開始,俄羅斯的載人發射改用另一型號的聯盟號火箭。
-
VOA英語:太空人抵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準備周末前往國際空間站
一架飛機將這些太空人從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美國宇航局培訓中心帶到了甘迺迪。如果天氣條件允許,這3名美國太空人和1名日本太空人將於周六晚上出發前往國際空間站。這將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第二次載人發射,這家私營公司與美國宇航局合作將太空人運送到太空。該公司在2020年5月的首次飛行創造了歷史。這是首次由私營公司將太空人送入地球軌道。
-
美派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仍需掏錢搭俄聯盟號飛船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25日報導,有俄羅斯航天領域的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可能會購買「聯盟號MS-18」載人飛船的座位,以在2021年4月份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
VR影片《太空探索者:ISS體驗》帶你走入國際空間站
該片是迄今為止在太空拍攝的全類型影片中內容最豐富的一部,共分為四集,在第一集中,觀眾將和太空人Anne McClain、David Saint-Jacques、Christina Koch以及Nick Hague一起在失重的環境中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
-
NASA太空人打破女性單次太空飛行最長紀錄
據外媒報導,截至12月28日,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已經在太空度過了289天,創下女性單次航天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27國尋求合作,美國為上太空被坑270億
噸,可搭載3人,是我國獨立自主運營的國際空間站。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在2024年退役,目前美俄等國並沒有建造新空間站計劃,也就是說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一個投入使用的空間站,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開始試圖和中國尋求合作。事實上早在2016年我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和聯合國籤署協議,同意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
-
現實版小王子:他們在太空呆了一年,看過1萬多次日落……
3月1日,美國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現年52歲的美國太空人Scott Kelly 和他的小夥伴於3月1日結束了在國際空間站的1年生活,返回了地球他和成了目前在太空待的時間最長的美國太空人人類離登陸火星的夢想又近了一大步今年1月份在推特上發布第一株太空花照片的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 (Scott Kelly) 在國際空間站生活了近一年後,於美國時間3月1日返回地球。
-
太空中的納茲卡線:太空人在秘魯拍攝神秘的「飛碟著陸臺」
秘魯的納茲卡線被許多人認為是外星人不明飛行物的著陸平臺,太空人伊凡·華格納在這些引人注目的照片中可以從太空中看到。
-
中國人在太空呆了1個月,然而印度網友卻只會搞事情……
文章稱,神十一的發射是中國在2022年建立永久性空間站的重要一步。而國際空間站將在2024年退役。他們希望建立一個永久太空站?2022年要建好?有點慢了!第一個國際空間站早在1998年就建好了!中國人在太空呆了一個月?人家美國太空人可是在太空呆了快12個月!許多俄羅斯太空人在太空上呆了400多天!把人送上月球?人家美國早在1965年就做到了!
-
國際空間站上的攝影工作室
Oleg Kononenko上傳了一張他在國際空間站艙內的照片:在照片的背景裡,我們可以看到艙內的牆上掛滿了價值數萬美元的攝影機器材,沒錯,這就是航天員攝影家們的太空工作室——星辰號服務艙。星辰號服務艙提供了空間站一部分的生命保障系統,和可供2名乘員的生活區。而2008年以來,星辰艙的攝影器材裝備越來越多。2008年時候的艙內布局如下:
-
探秘太空營,小小太空人招募,火熱進行中!
自上周,2015年國際青少年太空特訓營武漢招募啟動,即廣受關注,32個親臨美國太空營席位,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