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 客家人打炒米,你見過嗎?

2021-02-27 今日尋烏

點上方"今日尋烏"關注,知尋烏身邊事!


  秋收冬藏,在年味兒還沒有完全擴散的時候,炒米就早已飄進千家萬戶了。炒米,是客家人秋冬時節的味蕾約定,是孩童時期不可多得的解饞零嘴。它也是舊時候客家女兒家出嫁的嫁妝,代表著夫妻之間,像糖一樣甜甜蜜蜜、像米花一樣百子千孫。香甜的炒米,除了吃之外,更多地寄寓著客家人對於甜蜜幸福生活的嚮往。

  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今天,傳統手工打炒米因為製作工藝繁複,正在瀕臨消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製作好炒米,選谷特關鍵。製作炒米所需要的稻穀必須是今秋的新谷,而且穀粒修長的為佳。



收集好的稻穀

「先將清水燒開,然後將選好的稻穀倒進水裡,文火燜煮一晚,再將熟谷曬乾、脫殼,製成「蒲米」。


燜穀子

蒲米

「就是將蒲米倒入用鹽水煮過的水裡翻炒、烘乾。為了讓蒲米裡的水充分烘乾,這樣重複的翻炒至少需要2-3小時,這也是製作炒米最為辛苦的一步。經過翻炒的蒲米體積比原來「胖」了一半,表面泛起了微黃。吃起來鹹鹹、香香、脆脆的。

加鹽

仔細翻炒

斷米符

「把蒲米與井沙在大鍋中爆炒,原來灑脫輕盈、體態瘦弱的大米,經過加熱迅速變成了體香四溢、體態豐腴的爆米花,惹人垂涎欲滴~

經過3小時翻炒的蒲米


選沙,一定要用井沙,乾淨無汙染。


將井沙充分翻炒、煮熱

見證奇蹟的時刻:前一秒還是瘦弱的蒲米

不一會就成米花啦


炒完了米花,可不要覺得工藝就完成咯~接下來還要炒花生、芝麻,煮糖漿。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火候的把握是關鍵,糖與水、爆米花的三者的份量把握又是另一個關鍵,把握不好,炒米就成了散米。


煮糖漿,煮時儘量不要攪拌,

否則糖容易「反沙」,

導致米程無法結塊。


三鬥爆米花


一碗糖


四分之三碗清水

把握火候,需要兩個人配合默契。


糖漿煮好後,立即把炒好的米花倒入鍋中,快速攪拌均勻,再將其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簸箕中,壓實,趁熱切塊。米呈就這樣做好啦~整個過程一定要快、準、精。

炒米就快做好咯~

剛出爐的炒米是最脆嫩可口的

把炒米壓扁、壓平、壓實


趁熱切塊


香噴噴的炒米

是客家的傳統小吃,

是多少在外遊子一直思念的兒時味道,

口感香甜,深入人心。

你是不是也想念家鄉的味道了?

加爆料君個人號:livingmasks微信號,將尋烏髮生的新鮮事猛烈爆料給我們,如果被採納有10-500元的獎勵哦!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年味】吃進肚子的吉祥話,天靈靈
    春暖花開——玫瑰蛋黃酥「春打六九頭」而六九就是沿河看柳的季節,柳樹長出了新的枝芽,嫩綠的顏色訴說的春天的到來,「春暖花開」的季節著實已經不遠了。只要你有烤箱就別放過這個讓人刮目相看的機會,年味在舌尖,也在你的手上。
  • 【鄉情鄉韻】:客家人過年要打捶魚絲
    漢字很奇妙,單一個「打」字,就很令人玩味的。在我們贛南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每年過年前都會涉及到「打」的內容。
  • 【尋找梅州客家年味①】媽媽的腊味香喊你回家過年
    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燒煙架飄進鼻內的一股香火味;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釀豆腐;就是到梅城老街人擠人採購年貨的那股子熱鬧和歡樂;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這就叫年味。今天,是農曆臘月初一,大寒。進入臘月就是進入過年的節奏了。
  • 大年三十丨金牛賀歲增祥瑞,舌尖新年來相會
    金牛賀歲增祥瑞舌尖新年來相會《舌尖上的新年》作為「舌尖」系列的大電影,這次攝製組在全國35個地點尋訪到60多種美食,最終在電影裡提及的有24個地點的43種美食。旅行時記得一定要嘗試一下,其中有不少也可以通過各種電商渠道購買。
  • 舌尖上的原汁年味兒,從這裡來?
    最新的2016放假安排公布已經出爐啦,春節假期是2016年的2月7日(除夕)-13日。也就是說,距離21世紀的第十六個春節,已然不遠了。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春節依然是一年中最溫暖的時光。當很多人在煞費苦心地尋找「年味」的時候,卻可能忘了,年味其實就在回家的旅途中,在那頓香噴噴的年菜裡……年菜不僅包含對團圓的期盼,也賦予了溫暖的希冀和祝福。
  • 舌尖上的年味——香腸臘肉
    昨天在微博上刷到一張圖差點笑噴了
  • 舌尖上的「紛賦」年味|紛賦酒莊(Wolf Blass)新春酒款推薦
    如今,城市中的年味或許已不那麼濃鬱,但除夕夜全家團圓的傳統,春節時親友奔走的相聚,依舊寄託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牽掛。在這個祥和暖心的季節,紛賦酒莊(WolfBlass)甄選至臻佳釀,傾情奉上舌尖上的「紛賦」年味,為每個人送上新年的誠摯祝福。
  • 吃一碗油飯,告別舌尖上的年
    做油飯一般的材料會有臘肉、臘腸、菜果(芥藍頭)、蝦米、蔥,這些基本不變,其他的根據自己口味增添。 首先將所有材料切成小粒 油飯以糯米和粘米結合最佳,將所有材料倒進飯裡混勻,最後加點蔥碎就可以了。過了今天,這個「年」就算過完了。天涯海角,此時此刻,來來來,吃了這一碗油飯。
  • 舌尖上的年味——鍋餅
    轉眼,年來了。年的味兒已經越來越濃,你家備好年貨了嗎?你的年貨裡是否也準備了幾個大鍋餅😊大魚大肉吃膩了,掰一塊鍋餅就一塊鹹菜,在年的氛圍裡也是一種極高的味覺盛宴。看著這精工細作的熱鍋餅,你是不是想起了小時候吃鍋餅的那種美味在心頭。你是不是好想吃那鍋餅的邊,又硬又脆,嘣香嘣香……
  • 舌尖上的獅城 2015最受歡迎餐廳評選—韓國餐廳篇
    評論留言為什麼投這家餐廳獲贊最多的舌尖君請你搓!TOP 50餐廳將獲得「舌尖上的獅城」官方頒發的限量榮譽貼紙和證書(入圍餐廳名單由舌尖上的獅城統計13萬吃貨推薦)韓國烤肉對所有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關注「舌尖上的獅城」,即可參與投票!※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舌尖上的獅城」公眾平臺,即可參與投票!
  • 舌尖上的春節
    而今的春節,少了許多喜氣洋洋的場面,年味兒也似乎變淡了許多,但唯有不變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正是我們家家最濃的年味兒。飯店的飯菜再好都抵不過自家烹飪出來的家常小菜,不管是燉肉、炒菜、涼菜、餃子,這鍋裡灶外,都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年味兒。每逢春節,我便化身廚娘,忙碌在鍋灶旁,從百度和頭條上挑了幾道相對好做又比較養眼的家常菜,現學現賣起來。
  • 舌尖上的年味,長平美食——「眼鏡花」
    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都年味十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落星村的年味。
  • 【味◎覺】年味特輯第三道菜——金玉滿盆
    一桌年夜飯,總是七份食材、八分時間、九成心意,才吃得出十足的年味來。
  • 馬鞍山年味之炆糖果子,甜甜的童年回憶~
    炆糖果子過大年,這個年俗,在安徽一些地區比較盛行,尤其是在含山縣古鎮運漕,更是由來已久,過去家家戶戶都要炆糖果。含山縣運漕鎮文化站張德林告訴記者,在他的兒時記憶中,每年農曆臘月,打年糕、磨豆腐、淹臘菜、炸圓子.忙活一個接著一個。
  • 和熹活動|風味鑑賞,舌尖上的人生百味
    民以食為天,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吃的民族,千百年來對美食的追求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吃」文化。吃什麼,怎麼吃,更是被富有創造力的國人演繹出了各種風味。而作為五星養老機構的中科和熹會,也十分關注長者的飲食,既要吃得健康,更要吃得美味。而早已嘗過人生百味的長者,一直以來也不斷提出自己的建議,幫助進一步提高膳食水平。
  • 【年味】丸子、酥雞、紅燒肉……舌尖上的美食是這樣製作的
    每年春節前夕,各家各戶都開始著手準備年食,香酥細嫩的丸子、入口即化的紅燒肉、味道鮮美的小酥雞,都是神木人非常喜愛的舌尖美食。
  • 將創新進行到底,炒米科技「微相集」亮相雙展
  • 新年吃素習俗 | 舌尖上的素食中國年
    ▲點擊關注,素食菜譜匯中國許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習俗,你家是否也在承襲這一傳統呢在客家地區,還有許多人家在除夕夜吃過團圓飯後,主婦們要把飯桌、廚房全面清潔一次,把鍋、盆、碗、筷認真洗刷,將葷腥油膩味徹底清洗乾淨。同時,準備好第二天(年初一)的素食食材,如豆腐、豆芽、腐竹、香菇、木耳、金針菜、蘿蔔絲、紅蘿蔔、冬筍、青白菜等。年初一的一日三餐都吃這些素菜,連煮菜的油,也要用花生油或山茶油。
  • 年尾話年味之家鄉味:舌尖上的柯橋年
    傳統的「十碗頭」的十碗菜餚為:一「什錦」、三「扣菜」、四「炒菜」、一「醋魚」和一「湯菜」,一般採用八仙桌就餐,年長者坐上堂,8人一桌,每一碗菜餚也多以8件為計。白鯗扣鵝製法如同白鯗扣雞,在十碗頭中,扣雞和扣鵝約定俗成只吃其中一菜,以示年裕有餘。「四炒」即「紹式小炒」、「芋艿時件」、「茭菜肉皮」、「沃肺」。
  • 素材丨味至濃時即家鄉
    一路上總是累得人仰馬翻。一想起噴香的炒米糖,腳下不知哪兒又冒出勁兒來。深冬裡家家準炸上幾夥炒米,用來熬炒米糖和花生糖。隨著炸炒米的師傅高喊一聲「響呶——」,然後轟的一聲,一股濃煙升起,我們鬆開緊捂耳朵的小手,蹦跳著,一頭扎進白霧裡,拼命地吸著熱乎乎、香噴噴的炒米香,一種說不出的舒坦和愜意流遍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