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損有餘而補不足。冬季寒冷乾燥,缺乏水分、熱量和維生素。進補應著重於補充水分、保持熱量。現如今農業畜牧業技術發達,交通便利,立冬進補的食譜已經不再受限於季節和食材產地,立冬養生菜餚變得多樣了起來。
★羊肉燉蘿蔔
配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將羊肉放入裝有適量清水的鍋中,開鍋五六分鐘後撈出羊肉重新換水,再次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燉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可緩解腰膝酸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
★花生煲豬蹄
配料:豬蹄500克,花生仁50克,鹽、腐乳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蹄洗淨開邊備用;將花生仁用水浸泡1小時,去衣備用;將油鍋燒熱後用生薑爆香,放入豬蹄,加入腐乳,炒勻,然後加適量水、花生仁、調味品,慢火煲兩小時左右,將豬蹄煲至爛熟。
功效:滋補陰液,補益氣血,適用於腎陰虛不足之腰膝酸軟,津液不足之皮膚乾燥、瘡毒者。
★歸參燉烏雞
配料:黨參30克,當歸20克,烏雞1隻(800~1000克),生薑、蔥、鹽、料酒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烏雞與當歸、黨參及適量調味品同時放入燉盅內,隔水燉1~2小時,燉至熟爛即可。
功效:滋補活血,適用於肝腎不足、脾肺氣虛之消瘦及氣陰兩傷者,尤其適合大病後、手術後體虛羸弱之人。
★蟲草蒸老鴨
配料: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隻、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老鴨去毛、去內臟,衝洗乾淨,放入水鍋中加水,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食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2小時鴨熟即可。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
★西紅柿砂糖藕
配料:西紅柿2個、藕1節、砂糖適量。
做法:將西紅柿去皮,將藕用開水煮3至5分鐘,兩者一併放入盤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生津止渴。
★糖醋帶魚
配料:帶魚500克,姜2片,蔥1根切段,蒜茸l勺,糖及醋各4勺,生粉l勺,酒1勺。
做法:將帶魚衝洗乾淨,抹乾水分,切塊,用少許鹽、酒稍加醃製,撲上生粉,放入油鍋內炸約10分鐘至金黃色,達到外焦內軟時撈出,瀝乾油分,裝盤;加油爆炒香蒜茸、薑片及蔥段,再倒入糖醋料煮開,趁熱將糖醋汁淋在魚身上。
功效: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