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 吃餃子還是湯圓?

2021-03-04 齊魯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又是一年冬至時

那麼問題來了,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呢?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陽氣回聲,最重要的食補
一個個大個的餃子就是最好的營養補給

冬至節最重要的是團團圓圓
一顆顆圓滾滾的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蘊含著最甜蜜溫潤的甜蜜感

山東滕州羊肉湯

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冬至過後即是數九寒天,每隔九天數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寧波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

相關焦點

  • 「立冬」為什麼要吃餃子?
    為什麼要吃餃子?立冬後,就意味著這一年的冬季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人類沒有冬眠這個說法,但卻有「立冬補冬」的習慣。資料圖:圖為手工餃子成品。王昊陽 攝用來「補冬」的食物,一般熱量比較高,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進補的功效。有的地方,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
  • 【提醒】明天立冬!別忘了吃餃子
    ▼▼▼吃餃子那是由來已久的,每逢過個大點的節日都要吃餃子,出遠門之前也要吃頓餃子。立冬吃餃子,有不凍耳朵的說法。相傳東漢名醫張仲景告老還鄉時,在路上見許多百姓由於天冷耳朵都凍壞了,於是就用羊肉加了些中藥,用面包裹,煮熟了給大家吃。吃過這些類似耳朵的東西,百姓的耳朵都好了,於是便留下了這一習俗——立冬這天安耳朵。
  • 吃餃子還是湯圓?看在柬華人怎麼過冬至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日,這樣吃餃子和湯圓,怎麼吃也吃不胖
    吃湯圓or餃子,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吃才能不發胖。很簡單,訣竅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家可以自己計算一下熱量,只要吃的湯圓熱量總和不要超過平時每頓飯的熱量總和就不用擔心發胖。或者可以在吃正餐的時候,少吃一碗米飯或者其他主食,用湯圓來代替也是可以的。
  • 冬至吃餃子?不,我們吃健康又美味的鹹湯圓!
    活動前,社工們跟長者聊起了他們的冬至風俗。包湯圓還是包餃子?吃午餐還是吃晚餐?問了才知道,長者們做的是鹹湯圓![鹹湯圓一般不放內餡,靠的是湯底的鹹味。]清姐告訴寶哥哥:「由於長者們都上了一定年紀,吃甜的對他們不太好。所以這次我們都做鹹湯圓。而且,很多長者的家裡也是習慣吃鹹湯圓的。」
  • 今日立冬 | 這一口義大利餃讓人慾罷不能
    一轉眼今日便立冬了「立冬補冬,補嘴空」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你們今天要吃什麼?小編酷愛北方的媽媽包的餃子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那份親切與知足只有水餃才能實現。
  • 又是餃子立冬吃餃子,今年吃點兒不一樣的
    今天立冬啦,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寒氣漸濃,吃點熱乎、暖身的餃子絕對很有必要。
  • 立冬吃什麼好?立冬後該如何養生?
    立冬吃什麼好?南北方立冬都吃什麼?  南方多熱補: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
  • 【過個健康吉祥年】年糕、湯圓、餃子……這些年味食物,會吃才營養健康
    每到春節,人們都會食用象徵著團圓的年糕、湯圓、餃子等年味食物。具體而言,怎樣吃更健康呢?  我們先看餃子。不少人覺得餃子是十分營養的食物,有穀物、蔬菜還有肉,有創意的朋友還會用各種蔬菜汁和面,做出五顏六色的餃子。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餃子存在營養不平衡的問題。首先,餃子的穀物含量相對較低。都說皮薄餡多的餃子才好吃,也正因如此,穀物類食物攝入明顯不足。
  • 時令習俗 | 立冬迎季吃水餃~~韓記海鮮餃子全(視頻+圖文)
    黃金酥脆雞蛋抱餃 立冬補冬怡吃餃子🔻原創超清視頻宣傳片:蓋州首屆遼菜美食文化月
  • 2017立冬合適吃什麼? 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吃什麼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漢族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 節氣 | 今日立冬,聊聊有關立冬的英語
    Start of Winter, (Chinese: 立冬), the 19th solar term of the year, begins this year on Nov 8 and ends on Nov 21.中國傳統農曆把一年分為了24節氣,立冬是第十九個節氣,從11月8日到11月21日。
  • 酒釀湯圓:立冬防寒,幹了這碗酒釀 | 菜譜
    立冬,天氣逐漸變冷。除了添衣增暖,還能食補防寒,煮碗酒釀湯圓滋補你的美,暖暖的。
  • 熊家冬至丨湯圓餃子總動員
    熊爸赴京榮耀領獎,熊星球節日氣氛濃烈 ,南北方文化交融,冬至快樂,餃子、湯圓也快樂~不會不打緊,我們可有專業技術指導現場教學保證冰雪聰明的你一次到位熊星球小仙女素來賢良淑德,心靈手巧但是熊星球的男神一出馬
  • 除了湯圓和餃子,冬至還可試試這些甜品!
    想到居然沒人提醒我冬至到了,有點鬱悶;再想到沒人請我吃餃子湯圓,更加鬱悶。朋友圈這群損友,居然把我落下了~~既然冬至了,來點餃子和湯圓?不行。整個朋友圈都在曬餃子湯圓,我得弄點別的,要不然怎麼在朋友圈裡顯得光彩奪目呢。
  • 奇葩湯圓圖集 我可能吃了假湯圓!
    奇葩湯圓年年有今年更上一層樓麻將湯圓泡麵湯圓雞屎藤湯圓.
  • 立冬丨不只餃子!還有這些,既溫補又美味
    關注好豆君,自力更生做好菜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這一天,南方人民愛吃些雞鴨魚肉,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在北方,立冬是最愛吃餃子的。
  • 飲食 | 北餃子、南湯圓,冬至美食掉秤兩不誤!
    正如粽子的「鹹黨」「甜黨」一般冬至各地吃的也不盡相同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南方人說「吃了湯圓大一歲」作為辛辛苦苦的減肥人也想趁著節日放縱一把又怕一頓下來三個月白費桃桃醬教你小竅門讓你滿足口福同時不長胖
  • 紅豆口腔 | 冬至到,記得吃餃子哦!
    北餃子,南湯圓,合家團圓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北方的餃子,寓意豐富。南方則是「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前一天,天沒亮,大家就起來做湯圓,在祭祀完成之後,一起吃團圓飯。圓滾滾的湯圓,一家人熱氣騰騰圍坐在一起,慶祝太陽回歸,生機重回大地。當然,如今慶祝新生的寓意已經淡化,更多的,則是對團圓的企盼。
  • 北餃子,南湯圓,你的立冬吃了啥?
    現如今農業畜牧業技術發達,交通便利,立冬進補的食譜已經不再受限於季節和食材產地,立冬養生菜餚變得多樣了起來。★羊肉燉蘿蔔配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