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88丨聽說過:「秋瓜壞肚」,指立秋後如果繼續過食生冷瓜果易引發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所以立秋一到,瓜果少吃—沙參玉竹雪梨湯

2021-02-26 寶寶每日湯品

玉竹

抗衰老

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保健抗衰。玉竹裡的多糖、維他命A與煙酸,能夠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推遲衰老。

滋陰養氣

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玉竹味甘,多脂,柔潤可食,長於養陰,主要作用於脾胃,故久服不傷脾胃。

潤燥潤肺

玉竹主治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舌燥和溫熱病後期,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症。

鎮靜神經,強心。

現代醫學認為它含強心苷、生物鹼和維生素A類物質及粘液多糖———玉竹粘多糖、玉竹果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玉竹含有的甾甙,對心肌的作用與鈴蘭製劑類似。玉竹配糖體對離體蛙心有強心作用,玉竹煎劑的作用與玉竹配糖體類似。同時玉竹對心悸、心絞痛,風溼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療效。

降血脂、血糖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具有調脂作用的中藥有40多種,按中藥藥性分為補益降脂藥、活血降脂藥、化痰利溼降脂藥等類別。玉竹甲醇提取物對腎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具有明顯降低作用。並顯示有改善耐糖功能的傾向。其作用機理之一是抑制了肝臟糖酵解系統。亦有報導,用玉竹灌胃大鼠對葡萄糖和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其中玉竹藥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其還有降血糖作用,從而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相關焦點

  • 飲食 | 立秋後注意養生,四款潤肺湯水必備
    立秋嶺南地區,不同於中原,因常年高溫潮溼,使得廣東人喜愛冷飲、涼茶,加之常年吹空調、缺乏運動、熬夜等習慣,非常容易導致脾虛夾溼、內寒外熱或上熱下寒的體質。常見面部和頭髮油膩;身體沉重,人發困,沒精神;容易上火長痘、口腔潰瘍;四肢發涼、怕冷,面色發白、發青;經常腹瀉、腹脹、便秘或便溏;反覆難愈的咳嗽、咳痰,甚至容易浮腫、關節痛、背痛、腰痛等。在南方,若初秋時令急於養陰,則反易加重脾虛,釀生痰溼。尤其既往有老肺病,反覆咳嗽、咳痰的人群,更易在此時發作、加重,故「養生」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可盲目。
  • 夏去涼來的立秋,這幾款湯讓肺氣舒展起來
    而在立秋節氣當天進行適當的中醫養生保健活動是對身體有好處的。隨著立秋後自然界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們養生也要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故立秋起居養生當始遵《內經》「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所戒。因「早臥」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則有利於肺氣的舒展。雖說「秋老虎」天氣炎熱似虎,但使用空調風扇仍當注意溫度調節。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加大,白天酷熱,夜間逐漸涼爽,夜臥易受寒邪侵襲而致病。
  • 【今日出伏】養生不可少 教你烹調「美容養顏不老湯」
    【出伏,四項注意】 《養生論》說:秋初夏末,熱氣酷甚,不可脫衣裸體,貪取風涼。五臟俞穴皆會於背,或令人扇風,夜露手足,此中風之源也。 北方已經有涼意了,而南方儘管有「秋老虎」一說,但立秋一過,整夜空調、裸睡、冷飲都要節制了,此時寒氣易從手腳心、膝蓋和背部俞穴進入,潛伏於五臟六腑。
  • 立秋養生 今年立秋牢記這六點注意事項
    立秋之後,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專家認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等。
  • 立秋養生應該注意什麼?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
    老百姓常言,「秋瓜壞肚」也就是這道理。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弱,還未完全恢復,因此剛剛入秋養好脾胃很重要。瓜類多屬涼性食物,瓜類蔬菜絲瓜、苦瓜、冬瓜等都要適量食用。2.清熱解暑要繼續。清熱解毒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粥、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處。3.中醫講秋屬燥,而燥氣通於肺,最易傷肺,所以秋天最需要養肺潤肺。
  • 立秋:貼秋膘·喝蟻黃
    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的季節到了。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不瞞你說:立秋將至,「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啥意思?立秋下雨有啥說法
    ,但是在早晨和夜晚還是有一絲絲涼風讓人心曠神怡。今年的立秋就是8月7日,「立秋不落雨,24隻秋老虎」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到了立秋這一天,當天沒有下雨的話,那麼就代表整個秋天的雨水就會很少,這裡的24隻秋老虎指的出現「秋老虎」天氣。這裡的24指的是虛數,意思是說炎熱的天氣會延續一段時間。秋老虎這個詞經常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在三伏天之後,天氣再次出現高溫的天氣,溫度高達三十七八度,一般出現在9月之前。
  • 秋冬季節易咳嗽?5款潤肺止咳湯送給您!
    本公眾號由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進行關注。
  • 2018立秋幾點幾分 立秋養生注意什麼
    答:2018年立秋是2018年8月7日21時30分34秒。立秋養生 飲食有何忌宜?在飲食方面,立秋時節,飲食上宜增鹹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此時可少吃薑、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多食酸、甘味食物,黃綠色果蔬等,如鴨肉、胡蘿蔔、芥菜、番茄、蓮藕、豆角、玉米、葡萄、黃花梨、水蜜桃、菠蘿、哈密瓜等。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
  • 冬日滋補:沙參玉竹燉烏雞
    沙參可治肺熱咳嗽,二者用來煲湯是常見的做法。烏雞:半隻(清理乾淨)玉竹:30克沙參(萊胡參):30克大棗:5顆枸杞:適量薑片:1小片鹽:適量1.紅棗去核。此湯是清補湯,帶核紅棗燉的話會容易上火。2.用熱水把沙參(萊胡參)、玉竹、紅棗浸泡一會,30分鐘即可。
  • 咽痛玉合沙參飲,乾咳銀耳雪梨湯
    現在已經進入中晚秋階段,重點在於防燥。中秋過後,天晴少雨、持續乾旱、空氣乾燥,「溫燥」便不請自來。溫燥常損傷人體的津液,引起皮膚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大便乾結、口鼻咽幹、乾咳少痰等症狀。晚秋時節,西風肅殺,「涼燥」傷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幹唇燥、鼻塞不通。無論溫燥還是涼燥,總以皮膚乾燥、津液缺乏為特徵。  很多人分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因此不要盲目地花大價錢跟風買一些補藥。
  • 銀耳沙參玉竹脊骨湯
    了解更多保健養生食療湯水製作方法與功效
  • 煲湯好搭檔:沙參、玉竹
    廣東人煲「清補涼」,沙參、玉竹是必須的食材,而且經常是同出同入、聯袂出席,感情好得跟夫妻一樣。夫妻嘛,有相似型、互補型之分,沙參和玉竹,絕對是相似型的。相處融洽,彼此促進。 沙參有南北之分。廣東人雖好用沙參,但如今市面上銷售的,多是北沙參,因二者雖功效相似,但一般認為北沙參功效更強。
  • 24節氣養生茶:立秋
    茶,最初就是一杯排毒抗病的解藥。立秋之後,我們要做兩個很重要的養生功課:一是祛溼,二是補氣。立秋時必須得補一補,冬天才好過,不容易怕冷,也不容易生病。立秋又不能一味的補。因為雖然秋天來了,但長夏仍在,暑溼更重。荷葉茶解暑祛溼,又能升舉清陽 ,這個月要多喝一點。
  • 5款潤肺止咳湯送給您!
    大家可能會覺得為了咳嗽去打針吃藥有點犯不上,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又健康又美味的止咳湯,大家可以有空的時候做一做喝一喝,潤肺止咳,健康養生!下面就和懂你健康一起來看看吧!1、荸薺百合雪梨湯荸薺產於我國南方,但今年由於移栽技術的發達和物流的便利,北方人也能吃上這種「江南人參」了。
  • 5款潤肺止咳湯送給您!
    大家可能會覺得為了咳嗽去打針吃藥有點犯不上,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又健康又美味的止咳湯,大家可以有空的時候做一做喝一喝,潤肺止咳,健康養生!下面就和藥店慧享一起來看看吧!1、荸薺百合雪梨湯荸薺產於我國南方,但今年由於移栽技術的發達和物流的便利,北方人也能吃上這種「江南人參」了。
  • 天冷吃羊肉爐進補? 中醫師眼裡的NG飲食習慣…吃多會上火
    蔬菜羊肉爐 / Image Via YouTube@Ytower Cooking channel近期早晚溫差越變越大,身體易著涼,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腸胃腹瀉等秋季好發的疾病紛紛出籠。這幾年來天氣的忽冷忽熱越來越嚴重,一天之內溫差變化更大,所以,很多疾病會在不相應的季節發生,簡單來說,往年冬季搔癢症的患者,今年在秋天就開始有些微的症狀出現,而往年秋天幾乎沒有中暑的案例,今年秋天也出現了,所以今後要注意的不單是節氣的問題,還要留意溫差所造成的身體狀況。
  • 今日養生方|中秋肺熱咳嗽,來碗南杏仁銀耳雪梨湯
    秋天來了,白天和晚上的氣溫相差較大,這樣的天氣很容易易出現肺熱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