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美國三K黨的黑暗歷史丨紐約時報

2021-02-13 許乃夫老師

Babbitt (1922), by Sinclair Lewis, under the pen name George Elliot, is a satirical novel about Ame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that critiques the vacuity of middle-class life and the social pressure toward conformity. The controversy provoked by Babbitt was influential in the decision to awar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o Lewis in 1930. 

The word "Babbitt" enter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a "person and especially a business or professional man who conforms unthinkingly to prevailing middle-class standards".

辛克萊·劉易斯(Sinclair Lewis)的《巴比特》(Babbitt)(1922年),筆名喬治·艾略特(George Elliot),是一部關於美國文化和社會的諷刺小說,批評了中產階級生活的空虛和社會的從眾壓力。巴比特引發的爭議影響了1930年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劉易斯的決定。

「Babbitt」一詞進入英語時是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不假思索地符合主流中產階級標準的商業或職業人士」而出現的。

相關焦點

  • RN74|種族主義:美國三K黨的黑暗歷史
  • 美媒發文揭露其中原因,美國歷史將被改寫?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的兩個部落的首領都要求移除山上的總統雕像。近日,《紐約時報》也發文將「總統山」的黑歷史扒了出來。文章稱,這四位美國人心中的偉人,有兩個就是奴隸主,而這座雕塑的作者,則是信奉「白人至上」的3K黨成員。而「總統山」所在的地方,正是白人當年從印第安人手裡搶來的。
  • 紐約時報被華春瑩嘲諷後,發了這么篇文章
    在咱上周的一次外交部媒體例會上,就有美國記者問了這事兒。結果被華姐姐懟了回去:《紐約時報》是要角逐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嗎?不甘寂寞的《紐約時報》立馬刊登了這樣一篇——接下來,《紐約時報》的迷之腦補又開始了.Ms.
  • 現狀丨亞裔美國人正面臨種族主義的流行
    自疫情開始以來,針對亞裔美國人群體的仇恨犯罪和微侵犯行為有所增加。據去年3月至6月的統計數據顯示,被報導的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仇恨事件發生了2000多起。注意,這僅僅是被報導的事件。沒有人確切知道有多少類似事件並沒有被報導。由於無知和種族主義,亞裔美國人生活在一個微侵犯和仇恨的循環中。前任總統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 [紐約時報]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並不新鮮
    大流行期間,在美國,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暴力激增。在2020年3月至12月期間,追蹤和回應針對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的暴力與歧視事件的組織Stop AAPI Hate收到了超過2800例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事件報告。Stop AAPI Hate還發現,報告和新冠病毒相關騷擾的女性是男性的兩倍。
  • 紐約時報 | 金大賢談《亞裔美國人》:當種族主義的歷史照進現實
    當大多數美國人才剛剛開始了解疫情帶來的影響時,他就已經在網上記錄了他的康復過程。不過在最近的Zoom通話中,金大賢並不願談論自己,而是想討論與女演員富田譚玲一起擔任旁白的新紀錄片系列《亞裔美國人》(Asian-Americans)。這部由五個部分組成的特別節目周一在美國公共電視網(PBS)首映,是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記錄亞裔美國人歷史的紀錄片項目。巧的是,該系列紀錄片的播出恰逢新冠疫情期間,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激增。
  • 紐約時報:川普時代的「狗哨政治」
    長期以來,猴子一直被用於對黑人的種族主義侮辱,德桑蒂斯因為使用「monkey this up」受到抨擊,人們指責他利用「狗哨政治」(Dog-whistle Politics),放出種族主義信息以攻擊政治對手。狗哨(dog whistle)最早、最常見的含義是指用來喚狗的哨子。狗耳能探測到的頻率比人耳高得多,所以狗能聽到這一高音頻哨子,人類卻無法聽到。
  • 紐約時報丨早日康復,總統先生!
    每當他拒絕佩戴口罩或遵守社交距離指導意見,他都不僅將自己,也將整個美國置於危險之中。 川普先生的病情將使政府最高層陷入混亂。即便沒有病入膏肓,總統也無法履行許多職責,直到感染他人的威脅過去。確診之後的周五,除了接聽一個有關「為脆弱的老年人提供新冠病毒肺炎支持方案」的電話,他的公共日程被取消了。副總統邁克·彭斯最終處理了這個電話。
  • 紐約大停電
    當地時間13日傍晚,美國紐約曼哈頓發生大面積停電。
  • 《星條旗之歌》歌詞及作者均被批種族主義
    產品訂購:www.expertpharmshop.com6月24日,雅虎音樂的編輯林賽·帕克在一篇專欄文章中稱,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現在可能是時候換一首國歌了。」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的作者塑像遭塗鴉《國會山報》25日報導,帕克在文中援引活動人士凱文·鮑威爾的話說,作為一名律師,美國國歌的詞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曾起訴廢奴主義者,
  • 客觀報導中國防疫工作的美國記者,竟是個「種族主義者」?
    然而,據美國《每日野獸》新聞網報導,這位在《紐約時報》工作了45年的資深科學和衛生領域記者,卻被人指控是「種族主義者」。根據《每日野獸》的報導,麥克尼爾之所以會遭到這一指控,是因為他在2019年參加的《紐約時報》與美國一家旅行公司共同組織的美國中學生出國旅遊教育項目時,在給學生們擔任輔導員期間,被6名學生及其家長舉報曾多次使用「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的用語,比如那個對美國黑人極具侮辱性的「N」開頭的詞語。
  • 資源:《紐約時報中文網》英漢對照文章1000篇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有時簡稱為「時報」(The Times)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在全世界發行,有相當高的影響力,美國高級報紙、嚴肅刊物的代表,長期以來擁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 紐約時報:陳其鋼作品膚淺……
    潮流×人氣×談資=在茱莉亞音樂學校舉辦的焦點音樂節吸引到中國作曲界的集體關注,連《紐約時報繼配發整版報導外,時報第一時間跟進了一篇由James R. Oestreich撰寫的樂評。潮人談特派專員與此君在普羅旺斯的艾克斯音樂節有過一面之交。但這篇樂評並不是潮人談寫的,作者也與潮人談沒有關係,紐約時報也不是潮人談所有的。如下部分會引用時報樂評的英文原文,如果有意見請直接向紐約時報反應,屎盆請不要往潮人談頭上扣,我們不接。
  • 美國種族主義的起源
    聲稱美國的土地只屬於自己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可能已經忘記了歷史。他們的祖先盎格魯撒克遜人起初只是外來者。Ordinary Americans should have been taught this in high school.
  • 「紐約已死」,美國會如何?
    紐約是美國最早成為疫情風暴中心的城市,目前疫情已經有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之下還說紐約已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如果紐約已死,那麼疫情泛濫下的美國會如何?華府會如何呢? 作者James Altucher認為,紐約市正處在財政危機、文化危機和房地產危機的最低谷。他寫道。「你永遠都不應該這麼說(紐約已死),但這次真的不同了。」
  • 大波外刊資源:《時代周刊》《紐約時報》《紐約客》《新科學人》
    自2020年5月起,本公眾號開始免費分享最新英文外刊資源,目前已收錄《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讀者文摘》《紐約客》《彭博商業周刊
  • 外媒:為抹黑新疆,《紐約時報》找了個邪教小報的假專家
    當地時間1月28日,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美國獨立媒體「灰色地帶」(The Grayzone)發表調查文章,揭批《紐約時報》借所謂「專家」抹黑中國。
  • 美國的1776委員會是個什麼機構?
    是因為美國《獨立宣言》發表於1776年,《憲法》也在1776年籤署,所以1776年是美國獨立年、建國年。而在去年,川普眼中的「假新聞」紐約時報卻提出了一個改寫美國歷史的新理論,叫做「1619項目」,這個項目認為美國的歷史應該從1619年北美大陸第一次購買非洲黑奴開始算起。
  • 紐約那個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要擴建,給147年的歷史加點料
    位於曼哈頓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NH)始建於 1869 年,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它的建築佔地達 7 萬多平米, 包括 25 棟建築內的 46 個展廳,展品超過了 3600 萬件。在數字資訊時代,這個每年有 500 萬訪客、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也在經歷著改變。
  • 《紐約時報》頭版,滿屏黑點……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默哀
    當地時間21日《紐約時報》頭版刊發了大幅圖片:近50萬個黑點密密麻麻布滿報紙的一半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