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行,行必果」的後面,其實還有6個字,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2021-01-19 諸葛品歷史

作為博學多才的孔子,他創立的儒家學派,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古代被尊為「萬世師表,天縱之聖」,諸子百家之中,沒有哪一家能像儒家這麼知名。孔子一生教出不少弟子,在他去世之後,弟子將他曾經說過的話整理成書,也就是世人說熟知的《論語》。

北宋初期的名相趙普,雖然是武將出身,不太喜歡讀書,但他卻對《論語》愛不釋手,並留下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在《論語》一書中,有很多名言警句,歷經千年而愈發經典,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至今被不少人當做座右銘,以此來提醒和鼓勵自己。

在孔子與徒弟子貢的一次對話中,孔子說了「言必行,行必果」,從其字面的意思來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言而有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否則就是失信於人。自從這句話問世以來,一直被視作為人處世的原則,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是言而有信的君子,世人也都喜歡與這種人交往,背信棄義則令人唾棄。

鮮為人知的是,在「言必行,行必果」的後面,孔子他老人家還說了6個字,許多人都將其真正的意思理解錯了,這6個字就是「硜硜然小人哉」。「硜硜」的表面意思是信誓旦旦、理直氣壯,但卻是個貶義詞,通常用來形容固執、淺薄。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了就要去做,做就要做出結果,這與那些固執淺薄的小人沒啥區別。

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議,甚至呆若木雞?孔聖人居然把言而有信之人與小人相提並論,簡直是無法接受,孔子的意思真是這樣嗎?讀過《論語》的人應該對「小人」一詞很熟悉,它在書中多次被提到,如「唯小人與婦人難養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名句當中,都曾出現「小人」這一詞。

漢語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歷史的發展,很多詞語的意思都發生了變化,孔子口中的「小人」,於現代人所理解的並不相同,至少不完全一樣,並不能簡單理解我卑鄙無恥之徒,而指的是普通人或者學識淺薄之人,沒有太過貶低的意思。春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百家的思想觀念不同,但對於君子和小人的 看法基本一致。

了解和評價一個人或一句話,一定不能脫離時代背景,孔子說的「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是在告訴子貢,說話做事也分場合,言而有信固然非常重要,那也要看對誰而言。假如被壞人威脅,為了保住性命,暫且答應了他的一些條件,還需要「言必行,行必果」嗎?肯定不能,所以就要學會變通。

孟子曾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此處的「大人」,指的是通達之人,整句話的意思是說,通達的人未必凡事都遵守諾言,做事也未必要有結果,只要符合人們心中的道義就可以。在此並不是否定誠信的重要性,而是告訴世人,為人處世不能太過於死板,與君子打交道,就以君子之禮待之;與小人打交道,就要以小人之道對待。

相關焦點

  • 最具有大將風範的幾個星座,言必行,行必果,擁有極強的號召力
    而之後,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水瓶座:扮演的都是一個萌物不少接觸過水瓶座的人可能會發現這樣的一點,那就是在水瓶座身上,向來很少做出承諾,但一旦是他們說過要做的事,那就必然是會去做的。用句話去形容的話,那就是言必行,行必果。儘管水瓶座平日裡給人的感覺是多麼的不靠譜,可他們偏偏就是屬於對自己說過的話付絕對責任的一類人。
  • 「言必行,行必果」的星座,一諾千金,受人敬重,值得信賴
    言必行,行必果—中庸 你渴望結識什麼樣的人呢,想必一定是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之人,與這樣的人交往,共事愉快,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最有可能成為莫逆之交,他們品性高潔,有擔當,只要答應的過的事情,必定盡力而為,是值得深交之人,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言必行,行必果的星座,快來看看有你的星座嗎
  • 言必行、行必果,作風正派的星座!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星座,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愛情事業,都比較遵守承諾,他們還有著極強的紀律性和道德責任感,在很多人的眼裡,像這樣作風正派,言必行行必果星座,在圈子裡多和這樣的星座來往,一起看看吧!
  • 人與人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信守承諾:「言必行,行必果」
    信守承諾,一切合作的前提 人與人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信守承諾:「言必行,行必果!」 對商業夥伴如此,對同事亦如此,對家人朋友同樣如此。把這句話當作座右銘,因為它是你職業成功的鑰匙!
  • 「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意思有正反兩面,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意思有正反兩面,許多人都理解錯了文·段宏剛知書明理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是男女老幼,還是達官貴人,抑或是平民百姓,在對待道理、禮節、禮儀等展現自我修養的問題上,都要求以道德服人,以道理贏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人見人愛。
  • 為人處世謹記:言必行,行必果
    近代學者梁漱溟先生曾說,「人與人相與之情厚」是中國文化的最大特徵,意思是大家相處時感情很好,根基很深,而信任則是人與人能夠親厚的基礎。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上很難立足。所以,自古至今,誠信教育常被父母擺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曾子教育他的孩子便是例證。
  • 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晉朝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歸隱田園,詩歌作品中散發著一股閒適之意,就連讀書他也是「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時不求深徹,只求讀個大概。陶淵明作為大詩人,如何讀書我們不好置喙,並且他讀書多為消遣,但是我們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識,定然是要將文字理解透徹。
  •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後面還有很有哲理的8個字,為何少有人提
    然而仔細推敲,這句話事實上其實說了也等於沒說。因為按照常理,即便是智者,千慮又何止「一失」。這應該還要看所考慮的問題的難易程度?如果是一加一等於幾這樣的問題,恐怕萬無一失也不是沒有可能。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並不在那個「一」字,而在於那個「失」字。失誤一次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誤的是致命的那一次。
  • 335.言必信,行必果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這一篇經文,子貢開始問孔子。子貢在言語科,比一般的弟子都好。他是言語第一。他開始問的是士,後面一層一層的才把自己的意思問出來了。我們現在把經文的問子看一篇。士是讀書人,讀書人還沒有從事政治。古時候讀書人就是士這一身份就是讀好書出來從事政治。就是仕途。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家喻戶曉,6旬大爺:你們都理解錯了
    就這麼短短20個字,讓本來名氣不算大的鸛雀樓紅了1000多年,成為了很多文人墨客嚮往之地。這首詩的特點就是寫得大氣磅礴的同時充滿了人生哲理。因為全詩無一生僻字,所以理解起來也就很簡單,小學生不看翻譯都能解釋,其大意如下:太陽依傍著山巒緩緩落下,黃河水滾滾而下,向著大海流去。
  • 【國學】這10句名言,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道濟禪師(活佛濟公)  釋義:這句話其實背後有個故事,元朝末年,張獻忠攻打成都,在城外廟裡駐紮,還強迫和尚吃肉,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不屠城,我就吃肉。」然後張獻忠就答應了,破山和尚一邊吃肉,一邊念這句話。  濟公認為只有大神通的聖人在特定情況下,為了普度眾生才能吃肉,其他人還是要嚴格齋戒的。
  • 一首傳了2000多年的妙詩,其中8個字很多人經常掛嘴邊,卻理解錯
    當然這些很多都只是原本作品中的一兩句經典名句而已,而且在流傳的過程中,這些名句的意思或許已經背離了它的本意。就像蘇軾的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本來說的是春天的夜晚因短暫而更顯珍貴,是單純勸人惜時之作;但是現在大多數人對它的理解都是熱戀中的人要及時行樂。
  • 朱元璋臨死前說了四個字,誰料所有人都理解錯了,朱棣才躲過一劫
    與秦始皇一樣,歷朝歷代的絕大數皇帝都想讓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江山,能夠永遠的被後代繼承下去!人一旦有了願望,便會有動力。所以很多皇帝在位時,會絞盡腦汁為自己的繼承人掃清障礙。
  • 《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詩大序》對雅的解釋,一直都被古人們認可,直到宋代朱熹開始從內容方面去解釋「雅」字。因為「雅」詩大多都是周代貴族所作,內容用途各有不同,所以他認為《小雅》是「燕享之樂」,大雅是「會朝之樂」,兩者分別是宴會和朝會上的歌謠,因而也有大小之分。
  • 讀完大學的我,都解釋不了低年級的閱讀理解題,錯在何處
    二年級上冊語文質量檢測卷題目是這樣的:這本書的封面主色調是黃色,結合圖文,我猜裡面一定有許多______的故事。我讀了一下小孩寫的句子,也能讀通,她自己就是這麼理解的。說實在的,我沒覺得孩子出錯,但是不能解釋著為什麼錯。我就安慰這個孩子:你可以去問問你的老師,她會告訴你這題怎麼錯的。這個孩子問過老師回來跟我說,正確答案是「愉快或者快樂」。「哦!那老師是怎麼說的?」那個小學生說:「老師說,黃色給人明快快樂的感覺。但是,我看到的是黑色,不對,是灰色,所以我沒想到快樂的感覺。老師說,要讀懂出題人的想法,才能正確答題。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其實還有下半句,但許多人不解其意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確實讓人欽佩,短短兩句話,就說出了這麼多的道理,值得後人一直學習。下半句 不過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但許多人並不理解這其中的道理,這下半句就是「男抖窮,女抖賤」。特別是「女抖賤」,許多人不理解,這抖和賤有什麼關係?
  •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聖人憑據之十八)
    大人、小人是客觀存在的真實反映,非常自然,哪裡有好壞之別?沒有褒義、貶義之分。孔子是研究做人學問的頂級專家,因其學問透徹、到家,才被後世尊為聖人,孔子不可能連這麼一點常識都不懂。 眾所周知,在中國所謂的「士」,人格高尚,受人敬仰;實力雄厚,所辦必成;救危解困,樂善好施。「士」由「十」和「一」組成。「十」為十全十美,成功圓滿。「一」為一心一意,專心致志。
  • 郭德綱秀書法,20字錯7字!
    書寫內容是摘自清人郭小亭的《濟公全傳》,第一百八十一回《醉禪師書寫忠義詞 假道姑拍花盜嬰胎》有兩句: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不單是生字寫錯,郭德綱在這短短20字正文裡,居然錯了7個字!
  • 讀書還是寫作業,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每天都在催促孩子學習,作為家長你知道學習的本質嗎?最近在讀一本關於怎麼教孩子學習的書,不僅讓我學習產生了新的認知,而且對於怎樣指導孩子學習有了新的理解。什麼是學習的本質?讀書還是寫作業,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