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為了生活而拼命,也是為了愛而捨命

2020-11-05 溪邊樹Enoch

力氣有兩種,一種是從血裡使出來的,還有一種是從肉裡使出來的,血裡的力氣比肉裡的力氣值錢多了。

餘華的另一部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創作於1995年,文中講了的是一個小人物許三觀,在當時的時代洪流中為了生存而選擇用賣血的方式來維持生活。

而每一次賣血都有著生活的無奈,從表面來看他是那樣的狹隘自私,因為許玉蘭吃他的東西就要她嫁給他,那樣的愛面子,一樂闖禍別人來抄他家時候他卻袖手旁觀。

這樣一個人物卻有著裡面豐富的情感,對老婆對孩子都傾盡了自己的「血」。



四叔說,「你聽到剛才桂花她媽說的話了嗎?在這地方沒有賣過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

許三觀受了這話的刺激,他也決定去賣血,賣血有了錢,他也考慮娶老婆。

原本不過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有一個好身子骨,但是錢到手了之後,還真的考慮媳婦的問題,社會中的群體生活就是這樣的相同,一樣的隨從。

可是娶誰呢?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同一個廠裡的林芬芳,另一個許玉蘭,人稱「油條西施」。

許三觀最終請許玉蘭吃了八角三分錢的東西便要她嫁給他,許玉蘭喜歡的何小勇不肯出錢又不能倒插門,最後只好嫁給了許三觀,許玉蘭把兩個人對比了一下,覺得這個人也不錯。

選擇丈夫長相,身子骨,經濟都是用來比較的,女人希望找一個條件好的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許玉蘭比較後也給了自我一個安慰,所以,今後的日子過的還算心安。


許玉蘭給許三觀生了三個兒子,但外人卻議論紛紛說一樂長的像何小勇,這事讓許三觀面子上過不去。

市井之談離不開評價他人家的事,並且總能有鼻有眼地把事兒說的像真的一樣。自己日子過的挺好,卻經不起他人唾沫星子把人噴到抬不起頭,這也讓許三觀產生對一樂既愛又恨的矛盾心理。

作為送繭工的許三觀,廠子裡每個月就會發一副手套,他卻總是帶破的,新的都拿回家給老婆,許玉蘭拆下手套的線給孩子大人織了衣服。

節儉持家,兩個人可謂是珠聯璧合,也體現 了生活在社會中的勞動人民的智慧,雖然生活並不怎麼寬裕,但是總是對未來存有希望。許玉蘭等著丈夫拿回精織的手套一個一個攢起來,期盼著哪一天能織一件好衣服,然後穿出去美美地走一圈。

許三觀 雖不能饒恕許玉蘭的錯,但他與林芬芳也也犯了一次同樣的錯誤,這讓許玉蘭也抬起了頭。

許玉蘭喊叫起來,「你這個沒出息的,你怎麼去學那個王八蛋何小勇?

人總是想找一個平衡,但看似平衡卻又把自己的惡劣一面展現出來,好像扳回一局,但也失了顏面。


許玉蘭被貼了大字報,說她是個妓女,許玉蘭遭了批鬥,頭髮被剃了一半,愛美的她除了哭接只能接受,每次批鬥她不過就只是一個被涼在一邊的陪襯,但是她也一直把頭低低的,像在對過往的一種贖罪。

許三觀給老婆送飯,把菜偷偷放下了下面,他做的紅燒肉只給老婆做的,而許玉蘭卻惦記著孩子,要把肉留給孩子吃。

許三觀的愛就像這一盒飯,外面只能看到清淡的白米飯,而愛卻深深地埋在下面,他無論對一樂還是對許玉蘭,每次都是表面冷的無情,背後卻熱的暖心。

各個地方都批鬥完了,家裡也要批鬥,這次許玉蘭與許三觀當著孩子們的面把與何小勇並林芬芳的醜事,都進行了一遍了「批鬥」,兩個人算是徹底冰釋前嫌。



許三觀第二次賣血是為了一樂,一樂把方鐵匠的兒子的腦袋打破了。

許三觀這時的理由是一樂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讓許玉蘭去何小勇家要錢,逼著一樂去喊何小勇「爹」。

何小勇當然不會認這個兒子,更不會出錢。最後,許三觀去賣血,才把這個錢還上。

許三觀為了我,為了一樂,為了這個家,今天都到醫院裡去賣血啦,你們想想,賣血是要丟命的,就是不丟命,也會頭暈,也會眼花,也會沒有力氣,許三觀為了我,為了一樂,為了我們這個家,是命都不要了……

鬧饑荒一家人連喝了57天的稀粥。許三觀又去賣血了,拿回30元錢要帶全家人去吃麵條,但是唯獨讓一樂自己買紅薯吃,一樂連紅薯的皮都吃了還是餓,當想到全家人除了他都坐在飯店裡吃麵條,他哭了。

第二天他去認何小勇為爹,還讓他去賣血給他買麵條吃,被何小勇丟了出來,一樂傷心地哭著,走在大街上,問誰給買麵條吃,他就認誰是爹。

雖然許三觀嘴上罵著一樂,但還是心疼這孩子,背著一樂去了飯店,給一樂買了碗麵條。

十多歲的孩子餓到誰給吃碗麵就認誰是爹,但是最後他還是認為只有許三觀對他最好。在一樂的心中那種親情的愛的,只栓在許三觀的身上。

何小勇被車撞了有生命危險,有人說讓他兒子站在房子上,喊幾聲也許就死不了了,這時才想起了一樂。

一樂不哭也不喊,只說許三觀才是他親爹,許三觀聽說後被感動到了,他逼著一樂喊了兩聲,就把一樂背了下來,並拿著刀在自己的臉上劃了一刀,並放下狠話,誰敢再說一樂不是他兒子,他就要向誰動刀子。

再次賣血是為了給一樂的路費,一個月不到就又賣了一次,這次是為了請二樂的領導吃飯,拼了老命的許三觀為了孩子連著賣了兩次血,連李血頭都說是不要命了。

而一樂得了肝炎,許三觀再次去賣血,李血頭已經不收他的血了,所以他是一路走一路賣血,差一點死在路上。

無論一樂是不是自己親生的,此時一樂就是自己的親兒子,最後五次賣血每一次都是站在死亡的邊緣,作為父親的許三觀的愛的如此悲壯。

當初一起帶許三觀賣血的阿方因為水喝的太多肚子撐破了,命是保住了,但以後不能賣血了;而根龍在最後一次賣完血後也死了。

他知道賣了血真的會死人的,但是迫於生活的無奈,他又一次又一次把命豁了出去,挽救了家裡的財產,養活家人渡過饑荒,幫了兒子的工作分配,也救了兒子的命。

四十年來,每次家裡遇上災禍時,他都是靠賣血度過去的,以後他的血沒人要了,家裡再有災禍怎麼辦?

而最後他想再賣一次血時,卻發現自己被人嫌棄了。三個兒子看見父親 哭,都覺得父親丟了他們的臉。


許三觀最後只想為自己賣一次血,只想吃一次豬肝喝一次溫黃酒,但是世道變了,自己也老了,陪在他身邊的只有老婆許玉蘭,拿出錢來要了三盤豬肝,一瓶黃酒。


終其一生為了家人活著,為了家人拼命,而卻逃不過被嫌棄的命運。然而許三觀的一生卻是完美的,對待生活的不輸,對待家人全部的付出,面對艱難用盡全部生命去抗爭,不逃避更不妥協,努力活著,活成人生的喜劇!

相關焦點

  • 《許三觀賣血記》:賣命是為了活命
    一樂也是造孽,這個爹不愛那個爹不要的,許玉蘭也是沒有辦法了,坐在門檻上潑婦罵街,也不管丟不丟人。一樂感受不到愛,想去找親爹,何小勇也不要他,誰都不要,一樂離家出走,後來又被許三觀找了回來,帶他去吃了麵條。
  • 《許三觀賣血記》
    上世紀90年代有一群人依靠賣血為生,許三觀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個,他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走上賣血的路。「他的淚水在他臉上縱橫交錯的流,就像雨水打在玻璃床上,就像裂縫爬上快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長出去的樹枝,就像渠水流進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滿了城鎮,淚水在他臉上織成了一張網。」
  • 《許三觀賣血記》:生活越是荒誕,成長越是艱難
    在我還沒有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許三觀賣血記》這個名字就給我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悲劇之感,像餘華的《活著》,雖為活著但是都在死去,許三觀也一樣,到最後不過會是悽悽慘慘的死去,讀完才發現,不是只有死,才能稱之為悲戚,普通人拼勁全力活著的樣子才最為苦楚。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賣血一生,卻得以善終的秘密
    朋友們知道我素來清貧,他們打趣:「沒有賣血、賣腎吧。」我哈哈大笑:「好歹我讀了些書,不會把心交給物慾操縱的。」而世間沉沒在物慾中的人們,比比皆是,於是我想起了這本《許三觀賣血記》。這第一次賣血,已經將許三觀正確的觀念顯露無疑,他不貪享受,不虛榮,額外的來的錢財也不能讓他迷失,他能冷靜的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是奠定了他人生美滿結局的重要基礎。 而生活中,有些年輕人貪圖享受,為了買奢侈品,威逼父母,甚至校園借貸,皆是被物慾奪了本心,讓欲望操控自己的人生,那樣的人生不敢想像。
  • 《許三觀賣血記》,有些人僅僅為了生存,就拼盡了全力
    一、賣血記1、第一次賣血四叔說,「在這地方沒有賣過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此時的許三觀還談不上為了生存去賣血,而是四叔的一句話,」在這地方沒有賣過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他想嘗試一下,想證明自己強壯,在同村人員阿方和根龍的陪同下,許三觀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賣血之路,並且一賣不可收拾。
  • 《許三觀賣血記》:12次賣血映射出許三觀對於家庭的愛與擔當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繼《活著》之後的又一部力作,故事發生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小城市,講述了1949年後幾十年中國的生活。正如海涅所說:「生活是痛苦的白天,死亡是涼爽的夜晚。」絲廠工人許三觀自從知道了賣血可以掙很多錢,他就走上了這條「發家致富」的道路。令人震驚的是他一生一共賣血12次,有一次差點賠上了自己的性命。為了贖回家當,為了救治重病的兒子,為了一家人不被餓死,為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困難,許三觀幾乎抽乾最後一滴血。
  •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為了傷害自己老婆,他選擇背叛,走向林芬芳
    許三觀賣血記:許三觀為了「傷害」自己的老婆,他也選擇背叛,所以走向了林芬芳許三觀是餘華筆下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在現實世界並不存在,就是這個不存在的人物,因為餘華在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裡面刻畫的太飽滿,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覺得這個人就存在於我們身邊,伸手就可以觸摸得到。很多人為什麼喜歡許三觀,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善良。善良到什麼程度呢?
  • 《許三觀賣血記》:像許三觀這樣的底層人民,出路在哪?
    對很多,生活在殷實家庭的人來說,很難想像底層人民生活的畫面。好在,古往今來,都有很多關心現實的作家。在他們的筆下,便有一些,反映了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比如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這本書講述的主要內容是:「底層人民許三觀,為了讓自己的家庭,渡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不得不一次接著一次去賣血」的故事。
  • 《許三觀賣血記》他賣血11次,都是為了誰?深度解析
    導語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講述了主人公許三觀十多次賣血的經歷,不同時期賣血的目的不同,心境不同。他通過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難關,戰勝了命運中一次又一次的驚濤駭浪。當風浪之後,會給人深深的思考,讓人們能珍惜眼前,更好的活在當下。
  • 《許三觀賣血記》:人生雖苦,卻總有慰藉,已是幸運的《活著》
    我沒想到的是,有人竟以賣血作為證明。 這個人,就是許三觀,餘華《許三觀賣血記》裡面的許三觀。其實,準確地來說,不單單只是許三觀一個人,而是許三觀爺爺鄉村裡的所有人。他們都認為,只有常去賣血的人,身子骨才是結實的;而沒有賣過血的人,則說明身體不好,這種人連婆娘都娶不上。
  •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我們都是許三觀,卻沒有那樣的愛情
    《許三觀賣血記》是一本一看就停不下來的書,不用刻意堅持,一旦開始,就深陷其中,不知不覺就讀完了。看書的時候對一個情節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溫一杯黃酒」,這是每次許三觀賣血後對自己的獎勵。喝酒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對於許三觀來說卻難得一回。許三觀是一個普通的市民,職業是一家絲廠的送繭工。
  • 許三觀賣血記:成年人世界裡一場滑稽又真實的鬧劇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普通工薪階層賣血的故事,這就是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書裡記錄了許三觀的六次賣血經歷,把整個故事看下來,才會發現許三觀賣血一次比一次困難,過程也一次比一次坎坷。許三觀是城裡絲廠的送繭工,但是他有一個在農村的爺爺。
  • 餘華經典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改編電影,窮人無力生存,只能賣血
    那個年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高,許多家庭都靠著賣血過好日子,因為賣血賺的錢比工地幹活還要多。許三觀想著自己這麼年輕,身體還很強壯,賣幾次血應該沒什麼大礙,於是跟著親戚進了城。醫院的規矩是每次只能買兩瓶血,幸好親戚帶了西瓜賄賂,這才讓醫生同意,他們可以多賣一瓶血。抽完血後,許三觀幾人來到餐館吃血腸補身體,親戚告訴他這是最快補血的方式了。
  •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這時候許三觀終於無法再花錢買烏龜當了。他讓徐玉蘭找何小勇要錢賠付當鐵匠,結果何小勇那個混蛋把徐玉蘭打罵了一頓。何小勇死活不認帳,真是混帳東西連兒子也不認。許三觀被逼無奈心底又善良,他覺得方鐵匠人好又倒黴,必須得賠人家錢。他就幫忙讓方鐵匠把他們家值錢的東西都拉走了。徐玉蘭、許三觀看著好好一個家幾乎都搬空了,無比的傷心。許三觀為了把東西都贖回來又走上了賣血的道路。
  • 讀《許三觀賣血記》
    三樂因為玩彈弓打到了小孩子的頭,小孩子狠狠打了三樂,兩人都來找哥哥報仇,一樂用一塊三角型的石頭打上了方鐵匠的兒子的頭,因為昂貴的醫療費用,方鐵匠向許三觀索要,而許三觀曾試圖將一樂的責任推到何小勇的身上,但無奈只能通過第二次獻血來填補這個窟窿,但是讓他非常不舒服的是賣血就是為了做烏龜。
  • 讀《許三觀賣血記》,我看到了父親的影子
    最近一直在讀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跟隨書中主人公的生命歷程,我仿佛看到了父親和我們家庭的發展史。所以 對於書中的敘述會產生一種熟悉感,雖然我父親是賣力養家,許三觀是賣血,但都是為了這個家而拼儘自己所有。
  • 讀《許三觀賣血記》,我發現長久的婚姻,都做到了這幾點
    《許三觀賣血記》是餘華在1995年寫的一部作品,該作品繼承了餘華一貫的現實主義風格,它圍繞著主人公多次靠賣血、來幫助家庭渡過難關的故事,表現出了普通人民生活的苦難。不過《許三觀賣血記》和餘華以前的作品,比如《活著》《兄弟》等也有所不同,它除了描述苦難,在苦難中,還夾雜著博大的溫情。
  • 《許三觀賣血記》:一個男人經歷的三件大事:被綠,出軌,賣血。
    》,講述了工人許三觀,依靠賣血度過生活中一個又一個難關,寫出了一個小人物畢生歷經的磨難和溫情。就是為了罰你,你犯了生活錯誤,你背著我和那個王*蛋何小勇睡覺了,還睡出個一樂來,這麼一想我氣又上來了。你還想讓我去買米?你做夢去吧。被綠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男人身上都無法忍受,但許三觀沒有一怒之下與許玉蘭離婚,也沒有把一樂送走,而只是選擇不幹活,說明他很愛妻子和這個家。
  • 《許三觀賣血記》的另類人生 靠賣血熬過了所有難關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坎坷,《許三觀賣血記》的主人公許三觀是一個命運多舛的人,但他沒有被災難所擊倒,而是靠「犧牲自己」,通過賣血熬過了他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關。他更不會卑微的去祈求別人的施捨,因為靠別人是一種沒有尊嚴的生活。在遇到任何困難時,他從來都不會抱怨,因為他知道抱怨沒有用。許三觀被生活的暴風雨擊打的無處躲藏時,他沒有去做一個社會的毒瘤,或者一蹶不振,而是靠賣血來度過難關。
  • 《許三觀賣血記》:被綠之後選擇出軌的他,賣血養活了一個家
    《許三觀賣血記》是作家餘華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餘華用17萬字敘述了主人公許三觀40年的動蕩生活,11次賣血養活了家中5口人。餘華所著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但在鄉下老家,人們認為賣血代表著健康,有的親戚夥伴也靠賣血養家。一次偶然,為了證明自己身體好,許三觀也去賣了血,但對賣血得來的35塊錢卻不知該怎麼花。於是,他想到了結婚。妻子是漂亮活潑的許玉蘭,兩人婚後也十分恩愛,生了三個兒子,分別取名:一樂、二樂和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