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三國文化的熱愛,既讓我感到意外,又讓人敬佩

2020-08-27 四川人說普通話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特別是東漢末年三國文化的影響在我國歷史上是前無僅有的,在日韓地區的影響不亞於在國內的影響,這種影響遍布東亞乃至東南亞。

遊戲裡的三國

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小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玩過街機遊戲《三國志》,在我的記憶裡,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大街小巷的遊戲廳裡面充滿著嬉笑聲,遊戲裡的廝殺聲,人擠人的在玩著,在看著,那場景真是記憶猶新。

街機遊戲三國志中 關羽

當時年少的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三國志》,只知道這是一個遊戲,裡面的人物名稱有李典,夏侯惇,呂布,關羽,趙雲,魏延等等。地名有長坂坡,赤壁之戰等等。對於三國的了解,最初居然是從遊戲開始的,相信很多70後,80後的都有印象。

三國在日本的影響超乎想像

我的一個朋友,年齡接近五十歲,十年前的他也就四十出頭,當時的國內的基建行業非常火爆,我這個朋友在日本一個挖掘機公司做銷售,由於業績突出,公司組織他們到日本總部去參觀,在驚嘆日本工業實力的同時,他也對日本人對中華文化的了解之深大為不解。

他告訴我,在帶領他們參觀日本大地震時,帶領他們的日本導遊一路上就在和其他人談論三國,最讓他吃驚的是在災區的災民中,日本民眾三五個人圍在一起時閒聊時談的就是三國,而且對三國裡故事的情節,人物,時間地點,什麼戰役都了如指掌,就像這是日本的歷史,而不是發生在中國的歷史。

朋友從日本回來,除了感嘆日本人的組織紀律強,工業實力強大外,談得最多的就是日本人對三國文化的了解,我聽了他所說的所見所聞,我都大吃一驚,可見三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有多大。

漫畫 曹操

東南亞的三國文化大多是由移民流傳過去的,華人外出闖蕩印尼,泰國,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對於三國文化的了解也是很有深度的,不僅僅是日本人了如指掌,在東南亞也毫不遜色,很多國家還專門成立了三國文化研究機構。日本人讀的三國更多的是讀陳壽的《三國志》而非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

在日本,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視三國文化為瑰寶,松下電器創始人,被奉為「世界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生前曾多次表白:「三國人物的智慧,是我最好的老師。日本國內的「三國迷」遍布全國各地,他們自發組織的「三國迷俱樂部」就有上百個。其狂熱程度不亞於中國人。

現任的日本副首相兼財政大臣麻生太郎不只是個動漫迷,更是一位三國迷,在日本,不只是有三國迷俱樂部,還有三國迷漫畫協會,不定期的在日本全國各地開展三國文化的展覽,吸引日本全國三國迷前往觀看,通過漫畫,遊戲,展覽等一系列的傳播方式,讓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三國文化。

三國志

結語:既為璀璨的中華文化而感到欣慰,又對日本民族對三國文化的認同感到驚訝,同時也自愧不如。

相關焦點

  • 三國--家喻戶曉的故事,遊戲行業的文化瑰寶
    ,自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基於三國研發了一款又一款讓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但光榮並沒有放棄這一主題,隨著2000年ps2的問世便推出了新作《真三國無雙》,這一金字IP在遊戲界可是響噹噹的存在,最新版本《真三國無雙8》也於2018年發布。光榮公司在三國題材耕耘有30多年,開發了豐富的遊戲作品,不僅讓三國故事被更多地域的人了解,也使得光榮本身成為一家優秀製作公司。在三國題材上,除了光榮公司外,還有兩家日本公司。
  • 搞笑版三國?日本推出《三國志新解》,看到貂蟬網友們坐不住了
    中國的鄰國日本,就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對中華歷史故事和中華文化名著也較為熟知。我國四大名著在日本被稱為&34;,而要說日本人最喜歡哪一本名著,那一定就是《三國演義》了。其實日本人也很讚賞其他三本名著,像《西遊記》,日本人就常推出關於這部作品的改編作品。
  • 一碗蕎麥麵,解剖日本人的文化
    ,日本人普遍有個通病,就是文學創作和電影拍攝虎頭蛇尾,結尾總給人與很倉促匆忙的樣子…… 除過音樂以外,到是音樂把握的力度是一般人達不到的。 但凡是文學小說方面有時候該描寫的不會描寫,該敘述的不會敘述,這一點我覺得中國比日本要強得多!……我有時候還想,難道是只有僅50個片假名的局限還是文化底蘊不夠,我想兩者皆有之吧。
  • 日本電影《三國志新解》,200斤渡邊直美演貂蟬,刷新貂蟬新概念
    不僅是國內對三國題材熱衷非常,就連隔海相望的日本也對三國題材情有獨鍾,無論是遊戲中的《真三國無雙》系列、《三國志》系列都是遊戲界的經典之作,而在日本動畫界,更是有《三國演義》這樣優秀的動畫作品,如今日本更是將手伸向了三國影視作品,由大泉洋主演,賀來賢人、岡田健史等共演,福田雄一自編自導的影片《三國志新解》定於今年12月11日在日本上映。
  • 是日本人將西遊記推向了全世界?
    日本人認為沙僧就是河童妖怪。但我們都知道,在吳承恩的原著中,沙僧是天界的捲簾大將,因為失手打碎了玻璃盞被貶下界。而在西遊記剛傳入日本時,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就把被貶到流沙河的沙僧比作熟知的河中妖怪河童。
  • 《三國5》書評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很久沒有讀三國了,想起小時候,是小浣熊魔法士方便麵裡的人物卡喚起了我對三國人物的崇敬之情,那個時候我們關注的無非是卡片上颯爽的將領,以及迷之量化的智力值、武力值。後來,三國殺遊戲的興起再次帶起了「三國熱」,文韜武略,明爭暗鬥,三國殺裡的縱橫捭闔,比起童年的方便麵卡片,更接近了三國的真實面目和歷史的真相。
  • 《三國4》書評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這本書是日本小說作家吉川英治的代表作,日本三國文化的奠基之作,也是這個系列的終曲。這很久沒有讀三國了,想起小時候,是小浣熊魔法士方便麵裡的人物卡喚起了我對三國人物的崇敬之情,那個時候我們關注的無非是卡片上颯爽的將領,以及迷之量化的智力值、武力值。
  • 《刺蝟的優雅》:典型的法國風格電影,表達的卻是日本文化的審美
    電影中沒有特別複雜的情節,但這樣一部法國式電影卻選擇以日本文化作為故事的載體,不禁讓人思考日本文化在法國社會中究竟有何地位?小說的作者芭貝裡曾經在日本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日本文化有著很深的了解,影片中側重對日本文化表達固然有芭貝裡的偏愛因素存在。但是,之所以能夠在法國社會引起巨大的反響還在於法國大多數人都對日本文化有著一定的了解。
  • 她身高157,體重200斤,馬雲特意請她演出,還在日本演貂蟬
    在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不管是在古代還是放在如今都是文化瑰寶,在他筆下的的三國,人物鮮明,奇謀層出,氣勢恢宏磅礴,讓人慾罷不能。而《三國演義》除了折服了我們之外,日本這個國家對於《三國》也是十分喜歡。
  • 新三國的成功與失敗
    作為三國迷只要看到關於三國的題材都會關注。新版三國當年剛出就追劇了,可是看了之後感到很複雜,有拍的好的地方,也有很離譜的地方。這句明朝的話不應出現在這裡,然後孫權呂布好多人居然不留鬍子,董卓「咱家咱家」的,尬尷,居然還來一句「遷都乃百年大計。」題材應該是沒有成功之處,不能算史詩巨製。
  • 日本人現在才看上《三體2》,為啥晚了這麼多年?
    「中二」聯繫在一起,這一次,他們也毫無意外的「中二」了。日本頂級導演新海誠深夜推圖:「最近完成工作以後就會一邊喝著酒一邊看惠贈給我的《三體II》,啊啊,好期待(劇情的發展其實日本版《三體》之所以遲遲沒有上市,主要就是翻譯的原因。而《三體》在日本爆火,也得益於優秀的翻譯。對優秀的小說進行高質量的翻譯難度很高,日本出版社曾想直接把英文版《三體》翻譯成日文,不過中方一直表示要直譯中文更為精準,由於日本缺少「既懂中文又懂科幻」的專門譯者,整個《三體》的翻譯工作分為兩道工序。
  • 為什麼三國明明是一個人命不如狗的亂世,卻有那麼多的人推崇?
    或許一些人看史書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不過我看史書都把精力用在理解字詞上了。並且沒看過兩本。所以從史書上我找不到這樣的感覺。《三國演義》,雖然沒有完整看過,但是好多段落都翻看過,原因很簡單,蜀國沒得天下,感覺總有個什麼東西卡著,不舒服。但是整體色彩給我的感覺卻是明亮的。能找到很多閃光點。
  • 一把由地外隕石打造的「天外神劍」橫空出世,助中華文化爭鋒天下
    (二)"天外神劍"的"投胎還魂"離不開一個關鍵的人物天外神劍的"投胎還魂"源於此人的一次意外,此人就是北京天文館的工程師張寶林,他是一個狂熱的隕石收藏者,在一次去日本參加一個隕石學術研討會時,他因為一個特殊的發現從而觸動了心弦
  • 《然後,門被關上了》丨位列日本推理小說排行榜100部的第19位
    最近看了幾本日本的推理小說作品,感覺到不一樣的敘事魅力,比如這一本《然後,門被關上了》是中文版本首度引進的作品,作者是傳奇推理作家組合「岡島二人」的作品,位列「日本推理小說最佳100部」的第19名,與《克萊因壺》《99%誘拐》並稱為這二人的「最高三傑作」。
  • 荀白水,有時覺得他是一個小人,可是大多時候又敬佩他
    最後,當他發現蕭元啟的陰謀時,果斷的採取行動,卻被當街刺殺,又為他感到惋惜,心中留有遺憾。01細細回想他的一生,你會發現,荀白水實在是海宴塑造的一個非常成功的人,他的形象非常飽滿,非常立體,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名校志向塾——在日本學中國語文學是一種什麼體驗?
    李銀河之所以能成為家喻戶曉的「李銀河」,細細想來,只能感到一陣「物以稀為貴」的悲涼。當我們對這類研究習以為常,何須在「李銀河」的大纛下躲躲藏藏?而選擇在日本進行這一類研究,當我們作為一個漢語母語者,與非母語研究者(或導師或同學)進行思想交鋒時,我們會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此外,身在異國他鄉,時時暴露在異種語言文化環境中,我們能夠做出更真實,更透徹的比較文化的研究。
  • 大千世界「一字」評(2)——用一個字來形容日本,我選擇「術」
    事實上,用一個字來刻畫一個民族,既不可能,也不尊重,所以這個術字,只是我個人無奈之下的選擇,可能也不恰當。日本人佩服諸葛亮,佩服的是諸葛亮的聰明,所以有日本人在武侯祠題字:「心外無刀」。其實他並不了解,我們更敬重的是諸葛亮偉大的人格和他對理想的堅守,哪怕這種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雖然在外國人眼裡,日本人和中國人很像,其實骨子裡差別很大。 有日本學者說過,中國的漢文化已經沒有了,正宗的漢文化完整地保存在日本。其實不然,日本的文化第一眼看,像中國,但再深入就不是了。
  • 從《三國演義》到《新三國》,贏在思路開拓,輸在人物塑造
    總結來說,從《三國演義》到《新三國》,贏在思路的開拓,但輸在人物的塑造。不一樣的視角講述不一樣的內容,《新三國》不在原地和經典爭鋒如果問小說《三國演義》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我想很多人都會回答是漢末時期群雄爭鋒的故事。
  • 喜歡《新三國》的人文化素質肯定不高,一定沒讀全《三國演義》?
    新三國編劇朱蘇進自己承認沒看過三國演義,只看過三國連環畫。而央視三國有七大導演,都熟讀三國演義,分別管理不同橋段,遇到事情一起討論,而且還能做到風格統一。老三國演曹操的演員鮑國安老師為了演好曹操聽了許多專家的講課,閱讀大量文獻,寫了兩篇小論文(可在知網查作者鮑國安就可查到,鮑老師分析的極為詳細)。
  • 日本版西遊記有多扯?唐僧全部變美女,豬八戒畫風太驚悚...
    今年日本翻拍了三國,打算用喜劇的形式重新呈現中國歷史。而同樣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也是經久不衰的超級IP,在中國幾乎每年都有西遊題材的影視劇播出。不過很多人對此有一個誤解,劇裡的唐僧設定依然是男性,只是找了女演員演了男角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