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店發展簡史

2020-08-23 昆明金房宮酒店

酒店(HOTEL)一詞原bai為法語,指的是法國貴族在du鄉下招待貴賓的別墅zhi。後來歐美的酒店業沿用dao了這一名詞。我國南方多稱之為&34;,北方多稱作&34;、&34;。雖然東西方酒店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34;時期,但只是20世紀近幾十年來,酒店業才成為一種現代的產業。我國的酒店業則是隨著改革開放而大規模興起。今天,現代化的酒店已成為&34;、&34;、顧客的&34;。

酒店是指以建築物為憑藉,主要通過客房、餐飲向旅客提供服務的場所。換言之,酒店就是利用空間設備、場所和一定消費性物質資料,通過接待服務來滿足賓客住宿、飲食、娛樂、購物、消遣等需要而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個經濟實體。

當今現代化的酒店應具備下列的基本條件:

1、 它是一座設備完善、眾所周知的、且經政府核准的建築;

2、 它必須給顧客提供住宿和餐飲;

3、 它要有為顧客提供娛樂的設施;

4、 它有提供住宿、餐飲、娛樂上的理想服務;

5、 它是盈利的,要實現合理的利潤;

6、 它以滿足社會需要為前提。

酒店溯源:

酒店之源始於古代,當時,或是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每天都要為生存而忙於覓食,找尋居所防避猛獸;或是因為天氣之變化而需遷徙;或是為了朝聖而千裡跋涉。不管何種原因,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吃和住,人們都需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人類社會尚未發明貨幣時,沒有旅館的存在,人們外出比較容易找到借宿的、吃飯的地方,而且是免費招待。

隨著商品生產的出現,商人的旅行導致了酒店最早雛形--客棧的產生。後來,由於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交換刺激了人們的貿易和旅遊活動,酒店也就在此基礎上得到了相當的發展。

我國酒店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飯店的國家之一。

殷商時代的驛站,就是我國最早的外出住宿設施。周王朝時出現的館舍由專人管理,代供各種官司客沿途食宿。其中&34;的規模比較大,相當於現在的賓館或高級招待所,而當時接待一般旅客的旅館泛稱為&34;。秦漢、魏晉時代,也都有專門提供食宿和服務的設施。

到了唐代,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使酒店業有較快的發展。當時首都長安等大城市有不同等級和性質的酒店供各階層人士居住,還有專門接待外賓的&34;等。在唐宋和元朝時代,許多主要城市和口岸也出現了專門接待外國客商的酒店。當時威尼斯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歷了元大都(北京)之後寫道:&34;明朝時代北京設有&34;,以接待外國使臣和國內各兄弟民族的代表。

現代酒店在我國的出現,只不過是近百年的事。

鴉片戰爭之後,帝國主義的入侵,外商的大量湧入,他們在我國大、中口岸城市相繼起了許多規模較大和設備豪華的酒店,並設有餐廳和酒吧。這些酒店,在南方稱大酒店,在北方稱大飯店,是專為帝國主義官商和打官司貴人服務的。如北京的六國飯店、北京飯店,天津的利順德飯店,上海的禮查飯店,廣州的萬國酒店等。1927年後,在北京、上海、西安、青島等大城市和風景區,都興辦了一批專門接待中外旅遊者的招待所,除提供食宿和服務外,還設有浴室、理髮室、遊藝室等附屬設施。與此同時,我國的一些沿海口岸城市如上海、天津、廣州也都相繼建起了一批高層的現代化旅遊飯店。如上海的國際飯店、廣州的愛群酒店,這些飯店在當時的東南亞也是比較著名的。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通過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高潮,酒店在企業性質、職業地位、服務對象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期間,原有的老飯店不僅得到了改造,一批新賓館、酒店也逐步建立起來,這些酒店一般都建於全國各省的省會城市和風景遊覽勝地,承擔著接待外賓的任務。這段時期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酒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即1978年以後),我國實行對外經濟政策,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我國的酒店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主要表現如下:

1.老飯店不僅更新和增添了設備,而且在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上有了顯著的提高和改進。職工素質得到提高,經營手段有了改進,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為適應旅遊業的發展,我國採取了國家投資、地方集資和中外合資等多種投資形式,興建了一批規模宏大、設備先進的四、五星級酒店,並實行現代化的科學管理。像北京的長城飯店(Great Wall Hotel)、南京的金陵飯店(Jin Ling Hotel)、廣州的白天鵝賓館(White Swan Hotel)、中國大酒店(China Hotel)等。

3.許多新酒店的設計和構造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體現了中國式的園林藝術和風格。如北京的香山飯店、河北的涿縣桃園飯店、廣東的中山溫泉賓館等。

4.最為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的酒店都走上了自負盈虧的企業化道路。

據統計,至1996年底,全國已有涉外旅遊酒店4000多家。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中國哲學簡史》
    這本《中國哲學簡史》都能解答你的疑惑。作者簡介: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895年生。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後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 宗璞談《中國哲學簡史》:太上老君煉出來的仙丹
    「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  日前,新當選的韓國總統樸槿惠的這番話,讓這本問世60多年的書,重新受到了關注。  與此同時,在《中國哲學簡史》的最後,馮友蘭的結尾語「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後才能歸入潛默」,也在微博上流傳。
  • 採薇讀書:雜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讀畢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以上觀點更讓人好奇: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如何成書的?可讀性在何處呢?二、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簡史》胡適出生於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地在上海。4年後,1895年12月4日,馮友蘭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
  • 你愛讀「簡史」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2%的受訪者讀過「簡史」,68.0%的受訪者喜歡讀「簡史」,59.5%的受訪者認為「簡史」內容精煉,更具可讀性,52.4%的受訪者建議不能完全依賴讀「簡史」。  受訪者中,00後佔0.7%,90後佔29.3%,80後佔52.9%,70後佔13.3%,60後佔3.3%。
  • 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的人生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中國哲學史是中國歷史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中國哲學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可以更好了解學習中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哲學是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中國哲學簡史》主要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歷史背景和以儒家為主的包括道墨法佛名陰陽等多家哲學的起源發展以及對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影響。我通過學習《中國哲學簡史》對我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重要作用和意義。下面我找幾個重要的真善美方面的影響。一、以儒家為主和多家並存的哲學影響我講仁義禮智信家國天下。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宣紙線裝版在京首發
    論壇由北京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馮友蘭學術研究會、中國文化書院主辦,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和善品堂藏書承辦。與會學者圍繞馮友蘭先生的學術貢獻和宣紙線裝版《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兩書的出版,進行了發言和討論。
  • 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中國哲學簡史》以20萬字的文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裡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因為它最初是講義,所以它的語言極其流暢;因為它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它的文字極其符合當代人的閱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種譯本,一直是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
  • 中國哲學簡史(十九)周敦頤
    中國哲學簡史(十六)淮南子中國哲學簡史(十七)董仲舒中國哲學簡史(十八)王充
  • 中國酒店高度簡史
    在1900年之前,這家酒店和禮查飯店被並稱為上海唯一兩家「一流」飯店,是西方達官顯宦下榻的首選。 1886年,天津英租界蓋起了一座更高的酒店建築——天津利順德飯店。它推倒原來的兩層樓建築物,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家英式田園風格的新酒店,主樓是三層,但主樓兩翼各有一座碉堡式的高塔,高五層。這是當時中國最高的酒店建築物了,也是當時中國最豪華和最現代的酒店之一。
  • 中國哲學簡史(廿一)程顥
    中國哲學簡史(十八)王充中國哲學簡史(十九)周敦頤中國哲學簡史(二十)邵雍
  •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4月23日中國開講
    此場活動將於4月23日19:00在北展劇場舉辦,邀請《人類簡史》一書的作者,有「青年怪才」之稱的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進行開講。優酷土豆作為聯合主辦方,將對本次講座進行獨家網絡直播。  大型知識show  開啟閱讀新方式  《人類簡史》是一本扎克伯格、俞敏洪、林建華、張頤武等名人力薦的圖書,曾榮獲2015中國文津獎、波蘭斯基人文學科創造力與獨創性獎,創下100周蟬聯以色列暢銷書排行榜第一的歷史。
  • 韓國總統讀《中國哲學簡史》:讓我找回生命燈塔
    韓國總統讀《中國哲學簡史》:讓我找回生命燈塔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近日,經由《百家講壇》知名主講人紀連海、魏新聯袂主審推薦,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出版的《地圖上的全景中國簡史》《地圖上的全景世界簡史》上市啦。
  • 馮友蘭經典作品推薦,《中國哲學簡史(上下冊)》最受讀者歡迎
    《中國哲學簡史(上下冊)》豆瓣評分:9.2作品簡介:六十年前,馮友蘭先生在美國大學開講座,向西方人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其英文講稿整理後在美國出版,是為《中國哲學簡史(英漢對照)(上下冊)》。自英文原書問世以來,迄今以有法、意、西、南、捷、日、韓、中文等近十種譯本出版。
  • 網友讀《中國哲學簡史》總結的幾點,夠厲害!
    ——百度網友沒讀《中國哲學簡史》以前,我對哲學的認識僅停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課程學習層面。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之後,有一種被點化的頓悟之感。從中了解到哲學不是知識,而是類似形上學的心靈境界提升,或者類似宗教中的一種精神信仰。所以我們不必驚慌於學習了哲學卻不知何用。哲學本身並不是告訴我們」如何用」的知識,而是教會我們對知識的反思,教會我們在身體力行時,站在一個更高層面來思考自己的作為。
  •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解讀
    中國的哲學精神,大概已經有2000多年,但這個學科只有百年,應該從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說起。他對中國幾千年來哲學了解是通透且深刻的,從他的部分文字中就能體會出來。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明確的指出,「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哲學的崇高任務,是使人達到人的最高成就,成為聖人。哲學的最高價值,不在於使人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於教人成為聖人的方法,在於「提高人的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以致最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中國衛生巾發展簡史:一段女性失語的歷史
    在衛生巾進入中國近40年後,這種要伴隨中國近7億女性半生、用在私處的必需品,終於在公共輿論場中,獲得了它應有的關注。一段極簡史在中國,作為商品的衛生巾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在一本叫《餘杭造紙廠志》的地方志裡,有一句簡短的關於這段歷史的記錄:「1981年10月,婦女衛生巾廠房動工「。1982年,中國從日本引進了一條衛生巾生產線。
  • 《中國哲學簡史》,讀懂了這本書,也就讀懂了中國人
    中國的藝術,為何注重寫意?中國的宗教,為何不那麼被人關心?中國的近代,為何落伍了?以上所有這些問題,在一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甚至於得到更多意外的收穫,這本書就是今天喜哥給大家推薦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為何推薦這本書呢?我給大家總結出五點必讀的理由,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你恍然大悟、愛不釋手、津津樂道。
  •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對《道德經》的理解水平怎麼樣?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影響了很多人,其中最知名的恐怕要數前韓國總統樸槿惠了。對於一個愛讀書的人而言,能把一本書列為其讀書之最,肯定有它的道理。2005年以前,我讀過《中國哲學簡史》2遍,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反而是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說,一直在我頭腦中揮之不去。現在看來,他的這四境界說,也沒什麼特別的高深,我個人估計民間早就有人總結過,只不過是因為這個表達方式因為馮友蘭而出名了。
  • 《中國哲學簡史》——探討「中國人的愛與智慧」
    圖片來源:知乎據說,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女士曾表示: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在馮友蘭先生女兒宗璞先生眼裡:我素以為《中國哲學簡史》是一本出神入化的書。寫這書時,父親已有哲學史方面的研究成績,又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和「貞元六書」俱已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