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腫痛聲嘶啞,四瀆幫忙顯特效——四瀆穴!

2021-01-15 百年養生

四瀆穴出自於《靈樞本輸》,是隸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中醫認為四瀆穴具有開竅聰耳、清利咽喉的功效,咽喉疼痛是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症狀,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以及病毒感染等多種疾病都有可能伴有咽喉疼痛的症狀,而四瀆穴是治療咽喉腫痛的特效穴位。此外四瀆穴還可用於治療耳聾、耳鳴、頭痛、下牙痛、眼疾等病症。

四瀆穴位於人體的前臂外側,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的間隙中。取穴時先找到陽池穴,在陽池穴與肘尖連線的中點處再向上量一橫指的位置就是四瀆穴。

刺激四瀆穴可以採用按揉的方法,將拇指的指尖按壓在四瀆穴穴位上,以穴位為中心,施以一定的力度進行旋轉按揉,左右兩側的四瀆穴每次各按揉3-5分鐘即可,每天可按揉數次。

相關焦點

  • 四瀆穴:開竅聰耳、清利咽喉
    經絡通、病無蹤 弘揚國醫專欄是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民間絕技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臺 四瀆穴屬三焦經穴位。位於人體前臂背側,肘尖下方5寸,當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尺骨與橈骨之間。
  • 四瀆龍王
    四瀆龍神,中國民間傳說中掌管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大水脈的水神,居住於鄱陽湖中。
  • 道教神祇——四瀆龍神
    「四瀆」者:江,河,淮,濟,也,即長江,黃河,淮水,濟水。《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禮記.王制》中記載:皇帝詔令有關部門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時,將五嶽按照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的待遇進行祭祀;將四瀆按照諸侯的標準進行祭祀。說明,五嶽,四瀆的地位很高。
  • 「五嶽」「四瀆」
    「四瀆」,即「江」「河」「淮」「濟」四水,也就是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後來《水經注》也曾補充:「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據《史記·殷本紀》,「四瀆」按照方位依次有:「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
  • 和田玉守護神之四瀆龍神
    《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河流山川充滿崇拜之情,敬畏之心,其中五嶽人人皆知,那何謂「四瀆」,今天咱龍木閣帶大伙兒認識一番。古時候人們把源頭獨立並能流入大海的河流稱之為「瀆」,「四瀆」則是古代人們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四大河流的統稱,前三者大伙兒肯定都熟知,至於濟水就稍顯陌生了,據記載,濟水曾有過「三隱三現」的神秘故事,能與長江黃河齊名,可見其地位之顯赫,山東濟南、濟陽、濟寧都是因濟水而得名,而如今中國地圖上已經找不到它的蹤跡,據說是後來黃河變道所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文獻深入了解一番。
  • 面相中的「四瀆六府」
    何為四瀆,耳朵為長江、眼睛為黃河、嘴巴為淮河、鼻子為濟河。
  • 自古「五嶽四瀆」並稱,「五嶽」家喻戶曉,那麼「四瀆」呢?
    自古「五嶽四瀆」並稱,「五嶽」家喻戶曉,那麼「四瀆」呢?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古時候,有「五嶽四瀆」並稱,人們對於「五嶽」了解甚多,但是「四瀆」卻很少出現,那麼「四瀆」究竟指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一提到我國的名山,第一想到的就是「五嶽」,這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五嶽」是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的方位來命名,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五嶽總古至今,都在人們心目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 何處望神州——四瀆
    四瀆是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的稱呼,即「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按《水經注》:「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
  • 自古「五嶽四瀆」並稱,如果你不知道「四瀆」,那就貽笑大方了
    自古以來,「五嶽四瀆」並稱。「五嶽」我們都知道了,那麼你知道「四瀆」是什麼嗎?作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如如果你不知道,可就貽笑大方了!據《禮記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嶽與四瀆。《史記殷本紀》:「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也就是說,「四瀆」指的是長江、濟水、黃河、淮河四條大河。在古代,這四條大河與五嶽地位是並列的,都要享受帝王的祭祀。《爾雅釋水》說:「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說明了將長江、黃河、淮水、濟水奉為四瀆的原因是這四條水系均流入大海。
  • 「五嶽四瀆」中的「四瀆」具體是指哪四條河,你知道嗎?
    「五嶽四瀆」在古代為天子祭祀的對象,現在泛指天下的名山大川。「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四瀆」具體是指哪四條大河呢?「四瀆」是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四條大河(江、河、淮、濟)的統稱,是我國古代河流神的代表,據《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江」指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西向東橫貫我國中部,流經我國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份,流域人口達4億以上。
  • 什麼是四瀆?中國神話中的四瀆神都是誰?
    比如中國古代的四瀆神,所謂四瀆,即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四條河流。古人把有獨立源頭,並能流入大海的河流稱為瀆。古人認為,四瀆各有其神,掌管著行雲布雨等職責,對於農業生產等非常重要。所以古代天子把四瀆神作為天下河流的代表,來進行國家祭祀。那麼四瀆神都是誰呢?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江瀆,楚屈原大夫也。
  • 按四瀆和肩井,治療偏頭痛
    手少陽三焦經上有兩個常見堵點,分別是四瀆穴、肩井穴。當偏頭痛症狀出現,不妨按摩刺激這兩個穴位各5分鐘左右。這個方法能促進氣血運行,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感。▲
  • 五嶽你一定不陌生,那「五嶽四瀆」中的「四瀆」,你了解嗎?
    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嶽,五嶽為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指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對於五嶽大家都有著一定的了解,可是你知道人們常說的五嶽四瀆中,四瀆指的是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中國歷代對「四瀆」的敬畏,看長江流域的洪澇.
    黃河文化的特殊性,由此上升到了「百川之首」「四瀆之宗」的歷史地位。《晉書·天文志》:「東井南垣之東四星曰四瀆,江、河、淮、濟之精也。」《爾雅·釋水》記載:"四瀆"是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的稱呼,即「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其中淮河、濟水古時候也獨流入海,故得與江河並列。(淮河、濟水先後被黃河改道所奪,淮河下遊淤塞後改注入長江,而濟水故道即今之黃河下遊)。
  • 刮痧十二經穴之手少陽三焦經!
    功效: 活血通絡,醒神開竅,清 三焦熱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角膜白 斑 目視不明、咽喉腫痛 腮腺 炎、 頭痛、卒中、腹痛、吐瀉、 口 幹、中暑、昏迷等  (2)液門穴  位置:在手背部,當第4、 第5指 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 關於四瀆的確立及封祀,據傳肇始於周代
    關於「四瀆」的確立及封祀,據傳肇始於周代,但似乎還並未形成一套完備的制度。後來,秦始皇、漢武帝均極重視對「四瀆」的封祀,曾下詔修河海之祀,但也沒有形成定型不改的制度。漢宣帝神爵元年,制詔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無祠。其令祠官以禮為歲事,以四時祀江海洛水,祈為天下豐年焉。」
  • 中原有三山五嶽,眾所周知,南詔國五嶽四瀆,知之甚少
    南詔時期的五嶽四瀆,就知之甚少了。 「南詔是以烏蠻蒙姓為國王,白蠻大姓為輔佐,集合境內各族(含漢族)共同組成的統一國家。」在歷史上存在了160多年之久(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 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仿中原道統,對境內山川封禪,產生了有別於中原的「五嶽四瀆」。
  • 我國古代的「四瀆」包括現在那些河流?
    據《禮記·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嶽與四瀆。 唐代始稱大淮為東瀆,大江為南瀆,大河為西瀆,大濟為北瀆。金、明等代襲之。 漢、唐史書記載,魯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濟水在南,源水居中,黃河最北,濟南即因為地處濟水以南得名。濟水源於河南濟源市,稱允水,東流稱濟水。
  • 當四瀆遭遇人工運河,祭祀還管不管用?
    在我國古代,五嶽和四瀆,是人們對山河大地自然神崇拜最為典型的代表。五嶽、四瀆在古代知名度極高,甚至於相面算卦的人也把人的五官與五嶽、四瀆附會起來,「五嶽者,額為南嶽衡山,鼻為中嶽嵩山,顏為北嶽恆山,左顴為東嶽泰山,右顴為西嶽華山」。「四瀆者,耳為江、口為河、眼為淮、鼻為濟。」由於近年來旅遊業的興旺發達,五嶽作為5個著名的風景遊覽區,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這裡單獨介紹一下「四瀆」。
  • 五嶽四瀆的祭祀是不可僭越的
    西漢神爵元年,定五嶽四瀆禮,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南嶽潛山(後改為衡山)、西嶽華山、中嶽崧高、北嶽恆山;四瀆分別是黃河、長江、淮水和濟水,另外這些名山大川享受的待遇並不一致,其中泰山與黃河規格最是一歲五構,長江是一歲四詞,其餘山川是每年一禱三祠。自此之後,五嶽四瀆祭祀禮儀就被沿用了下來,直到清末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