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2021-01-14 澎湃新聞
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2021-01-08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戚繼光,他是明代的名將,在東南沿海指揮抗擊倭寇十餘年,掃清了橫行多年的倭患,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入侵十餘年,保障了北方的安全。

他是出色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主持修建薊州鎮的一段長城,為北方築起了堅固的安全屏障;他改進和發明了多種火器,組織建造戰車、戰船,使明軍的裝備始終居於當時的世界領先水平。

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通過總結長期的作戰經驗,撰寫出《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兩部兵書,成為古代軍事文化遺產的璀璨瑰寶。

戚繼光是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其父戚景通50多歲時才有了這個兒子,對他給予了很高的期望。戚繼光從小就喜歡遨遊書海,熟讀經史子集,也從小就對排兵布陣感興趣。他立志長大後要報效國家,出徵消滅賊寇,曾寫下「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

為官後,戚繼光在北京參加過防守,在山東駐守過薊門,後被調去浙江沿海防禦倭寇。他年紀輕輕即擔任主將,下面的許多人不服,眼看軍紀渙散,他心急如焚。在一次對倭寇的戰鬥中,他的一位舅舅輩的軍官沒有執行軍令,令部隊遭受了巨大損失。戚繼光思來想去,下定決心不徇私情,按照軍紀打了舅舅20軍棍。當天晚上,他又以晚輩的身份向舅舅賠罪,獲得了舅舅的理解和支持。很快,他處罰舅舅的故事傳遍了軍營,大家無不欽佩戚繼光的公正嚴明、秉公執法,軍紀軍容一下子大為改觀。

戚繼光牢記小時候父親的教誨,對待將士賞罰分明,從不私吞、剋扣軍餉。他經常說:「將領們都是我的心腹,戰士們都是我的手足。」

有了嚴明的紀律和將士們的信賴,戚繼光放開手腳訓練軍隊,改進作戰工具,改善作戰方法,終於練成了一支令倭寇聞風喪膽的戚家軍。這隻勇猛的軍隊令行禁止,幾乎百戰百勝,被認為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戚家軍的威名傳遍了大江南北。

古代名人流傳千年的家風故事,近現代革命英雄人物的家風故事,新時代楷模人物故事……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傾力打造「家風故事匯」,遴選匯集古今名人近200個優秀家風家教故事,反映他們在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方面的深遠影響。「家風故事匯」分為家範傳承、紅色家風、時代風範三部分,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給人以溫暖向上的精神力量。

家風故事匯

傳播好家風

來源/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原標題:《戚繼光⑥ | 文韜武略 保家衛國——戚繼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百將英雄榜 長城登臨憶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
    百將英雄榜,一百單八將; 一首定場詩,說說戚繼光: 十載斬倭十五萬,畢生功勳平東洋。長城登臨憶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
  • 「威鎮海門」的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8年),山東登州(治今蓬萊)人,字符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出身將門的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僉事、參將一職,招募農民、礦工,編練出一支新軍,史稱「戚家軍」,挑起抗倭大任,並於嘉靖四十年取得台州大勝。第二年,倭患南移至福建,福建巡撫遊震得上疏朝廷,請求派兵清倭。明世宗遂下旨胡宗憲,令戚繼光出兵福建。
  • 名人故事:戚繼光誦經超度士兵
    臨海古城內抗倭名將戚繼光塑像(圖片來源:資料圖片)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居士,是定遠(今屬安徽)人,另一說則是山東蓬萊人。嘉靖年間,戚繼光世襲受職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調浙江充參軍,召募金華、義烏兵三千,以鎮守三江(即太湖下遊的吳淞江、東江、婁江),教以戰法,數敗倭寇,當時人稱為「戚家軍」。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戚繼光奉命去支援,大獲全勝。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詩,甘於奉獻精忠報國,抗擊倭寇,留下經典詩篇
    但是到了明朝這些海上的強盜越發的無法無天,使得初期許多官員在海上慘遭劫持,這讓朱元璋勃然大怒,於是派戚繼光遠赴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對盤踞在那裡的倭寇進行打擊。戚繼光不光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由於擁有豐富的抗擊倭寇的經驗,使得詩人對這場保衛祖國的戰爭充滿了個人情懷,他也因此在這時期創作了許多名垂千古的詩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來自明朝詩人筆下抗擊倭寇的詩篇《望闕臺》。《望闕臺》明代:戚繼光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 方友德:戚繼光橫嶼平倭第一捷
    我問當地的大人小孩:「你們知道戚繼光嗎?一位群眾說:「誰不知道戚繼光!他在我們橫嶼打倭寇,取得一次大勝利!」一位小同學馬上接口吟道:「戚繼光,響噹噹,殺倭寇,保家鄉。」「月光光,照泥塘,戚公爺,出奇將,打得倭鬼無處藏。」另一個接著念:「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寇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
  • 戚繼光秘籍: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專家說太極拳源自戚繼光的功法
    戚繼光除了是一位名將之外,還是一位武道大家,《紀效新書》就是戚繼光所著的兵書,其中不僅有練兵之法,更有習武之道。戚繼光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戚繼光劇照這句話是說,所謂的拳打不知,就是要在出招的時候,以超常迅捷的速度和刁鑽的角度,讓對方來不及反應。克敵制勝之道,就在於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 戚繼光晚年有多悽慘?原因是什麼?
    但這悽然的一幕,卻是一代名將戚繼光,悽涼晚年的開始:「平調」廣東七個月後,戚繼光的胞弟戚繼美(貴州總兵)就被莫名其妙免職。他在廣東總兵任上,也是受盡了排擠,要兵沒兵要錢沒錢,幹看著一群文官蛀蟲成日「革火兵」「吃空額」,以至於「粵狀有不忍形於言語間者」。深知自己處境的戚繼光,也只能埋頭整理自己的心血書稿。
  • 抗倭名將戚繼光究竟是靠什麼剿滅戰鬥力極強的倭寇?
    被激憤的中國人民紛紛組織起來,紛紛反抗倭寇的侵略,然而這場倭寇之亂卻遲遲無法結束,直到戚繼光、胡宗憲、俞大猷等抗倭名將的出現。說到抗倭名將,第一反應就是戚繼光,他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對戰倭寇,都以極小的代價獲得全勝。要知道有很多的倭寇都是日本的浪人,戰鬥力很強悍,而且能打贏就趕盡殺絕,打不贏就趕緊跑,妥妥的遊擊隊,甚難消滅。那麼戚繼光又是如何徹底剿滅倭寇的呢?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提到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戚繼光吧!誠然,戚繼光帶領戚家軍立下戰功無數,東南沿海一帶也正是在他的保衛下才能免受倭寇侵犯,被稱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俞大猷呢?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戚繼光抗倭用了多少年?14年、10年還是8年?
    戚繼光抗倭的時間一直都存在爭議,有14年,10年,8年等多種說法,其實,我們只要捋清其中幾個關鍵節點,答案就會一目了然。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戚繼光得到張居正推薦,進署都指揮僉事,受命到山東備倭,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期間倭寇見戚繼光防備嚴密,不敢進犯山東。
  • 民族英雄戚繼光:倭寇不僅是日本人,更多的是「漢奸」
    戚繼光是抗倭名將。明朝時期,戚繼光帶領「戚家軍」抗擊倭寇,奮勇殺敵,狠狠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取得了最終勝利。然而近年來,網絡媒體有人搞噱頭:戚繼光抗擊的倭寇,並非日本人,大部分是中國人。戚繼光是民族英雄,已經說了400年,並且他的光輝事跡,寫入了教科書。
  • 殺了無數倭寇的戚繼光,卻害怕老婆王氏,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第一個部分,先分析一下戚繼光的戰鬥力。戚繼光出身武將世家,自幼苦練家傳武藝。戚繼光還投身科場,考中了武舉功名。明朝的武科舉,考試項目有馬弓、步弓、 槍、 刀、 劍、 戟、拳搏、 擊刺等格鬥類科目。戚繼光能考中武舉,足以證明他的武功十分了得。《明史.戚繼光傳》有一條史料,也可以證明戚繼光格鬥技能出類拔萃。原文是這這樣的:「繼光急趨寧海,扼桃渚,敗之龍山,追至雁門嶺。
  • 戚繼光:中國古代超一流指揮官,無愧於 「封侯非我意」的誓言
    戚繼光的抗倭戰績是最有名的,但是其實他對於明朝的貢獻來說,抗倭並不值得大書特書,因為倭寇之所以囂張,一方面是因為南方的軍備實在是太差,衛所的士兵已經成了農民和工匠,你讓這些人去打倭寇還不就是送人頭嘛。所以戚繼光一旦招募士兵,按照兵法訓練成軍之後,戰績十分可觀,但說到底就是正規軍打流寇的,甚至流寇都算不上,流寇好歹有個半軍事化管理呢,倭寇大概就是山賊級別吧。後來崇禎年代的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哪個殺流寇殺的比戚繼光殺的倭寇少了?戚繼光真正的貢獻在於兩點:第一,他寫了兩部兵書流傳後世。
  • 東方名將首度曝光《鐵甲雄兵》戚繼光獻禮周年慶
    神秘的東方名將今日首度曝光,大明勢力將在鐵甲大陸中崛起,著名軍事家戚繼光即將登場,在這一場全民狂歡的盛宴中為每一位玩家帶來一份驚喜大禮!與此同時,梁紅玉星曜皮膚與貂蟬星曜史詩外觀魅力上線,多部位自由定製打造時尚新狂潮!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是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以及詩人。
  • 萬曆抗倭時期,朝鮮曾把戚繼光的著作當作練兵的教科書
    登州衛世家出身的戚繼光,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他不僅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在著述方面也頗有成就,《練兵紀實》和《紀效新書》就是他的兩部代表作,講述的主要就是他抗倭以及守邊的心得。這兩部書不僅在國內很有名氣,甚至在朝鮮半島也曾風靡一時。在明代李氏朝鮮王國的官方史料中,就提到這一事情。
  • 兵器專家戚繼光製造的「自犯鋼輪火」,如何令韃靼膽寒?
    民族英雄戚繼光一生平定倭寇,抗擊韃靼,為明朝立下赫赫戰功。戚繼光是難得的帥才,同時也是極其傑出的發明家和兵器製造專家。在平定倭寇和鎮守薊鎮期間,他不斷革新戰法,發明各種新式武器打擊敵人。和他交過手的敵人無不聞風喪膽,倭寇更是將他稱為「戚老虎」。
  • 戚繼光的軍事水平和豐臣秀吉相比誰更高一些?
    戚繼光的軍事水平和豐臣秀吉相比誰更高一些?很多人說,戚繼光的軍事水平和豐臣秀吉相其實沒啥可比較的,看看萬曆三大徵的主帥李如松,麻貴,李化龍,與戚繼光相比您更熟悉哪個明朝將領?就拿與豐臣秀吉直接交手的李如松,麻貴來說,您熟悉嗎?
  • 此人是抗倭名將,殺的倭寇不比戚繼光少,卻被世人逐漸遺忘了
    明朝末期,倭寇來犯,戚繼光等人奮起抗戰。或許是因為戚繼光、俞大猷的名氣太大,讓世人遺忘了另一個抗倭名將譚綸。他與戚繼光、俞大猷等人齊名,與戚繼光並稱為「譚、戚」,還是明朝的傑出的戲曲家。譚綸殺的倭寇不比戚繼光少,甚至還可能比他多。
  • 天蒼蒼,海茫茫,戚繼光在這裡守邊疆
    最東頭走到了,這裡在海邊的一個小島上有尊雕像,是戚繼光雕像。這裡是南炮臺山,1996年開始投資開發,成為旅遊和國防教育基地,同時修建了這尊戚繼光雕像。海上恰好有艘艦艇駛過。旁邊的樹林裡有兩挺高射機槍,算是演示一下當年的防空裝備吧。這裡原來是海防前線,還留有一個碉堡樣式的建築,應該是個瞭望哨吧。
  • 戚繼光抗倭作戰中,真的為了嚴明軍紀靜啊自己的兒子戚印斬首嗎?
    意思說,戚繼光在寧德白鶴嶺與倭寇作戰時,其兒子為前鋒,因為看見倭寇氣勢較盛而出現畏懼,被戚繼光斬首,戚家軍將士們見狀無不害怕,在與倭寇作戰時都是以一敵百,全殲了倭寇。當地百姓塑了戚繼光兒子的像,放在廟裡供奉祭祀,以感念戚繼光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