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勞動者自費參加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傷,能認定工傷嗎?

2020-09-10 蒼星零

【基本事實】

令狐衝與華山公司訂立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自2017年6月17日至2020年6月16日。工作時間為綜合計算工時,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時間不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具體地點根據工作需要以及令狐衝的工作崗位確定。

2018年1月17日起,令狐衝依據華山公司的工作安排在緬甸達吉達項目開始進行鍋爐吹管工作。2018年1月21日,令狐衝所在的項目吹管成功,項目部發出通知,取消當晚的交班會和夜班,項目部領導嶽不群讓工作人員通知晚上聚餐。當晚21點左右,令狐衝摔傷,經醫院診斷為右腿髕骨骨折。

【人社局觀點】

一、聚餐活動非在工作時間,亦非出於工作原因。

2018年1月21日,華山公司所在項目吹管成功,項目部發出通知,取消當晚交班會和夜班。項目部領導嶽不群讓工作人員通知晚上聚餐……」,該查明部分並無明確體現該聚餐活動係為慶祝吹管成功組織的聚餐。事實上,該聚餐是大家下班後,本著自願參加的原則,自發組織的聚會活動,並非出於工作需要。因此,該聚餐活動不在工作時間,也不是出於工作需要,不屬於工作原因。

二、聚餐活動並非由用人單位組織,其性質為私人聚會。

華山公司所在項目部吹管工作完成後,項目部嶽不群及有關人員在微信群發布消息提議,員工可本著自願原則參加當晚聚餐。且項目部人員嶽不群在就餐前,再次向各位倡議飲酒自願,聚餐費用由嶽不群個人支付。因此,從該事實來看,該聚餐活動系由項目部嶽不群以其個人名義組織的,聚餐費用由其自理的,員工自願參加的聚會活動,該聚餐活動的性質為員工在工作時間之餘的私人聚會,而非用人單位(項目部)組織。

【用人單位觀點】

1、涉案的聚餐活動是嶽不群個人組織,聚餐費用由嶽不群個人負擔,若是以用人單位的名義組織的聚餐活動,聚餐費用不可能也不應該由嶽不群負擔;

2、聚餐活動由項目部員工自願參加,若是用人單位組織活動,則會對活動以及參加人員有明確要求;

3、聚餐活動未經過任何審批手續,根據我們五嶽劍派公司的規定,項目部組織部門活動應報公司總部批准方可進行,本次聚餐活動未經審批,不可能是以用人單位的名義組織。

4、五嶽劍派公司是國有控股企業,公司遵守國家有關廉潔的要求,禁止員工公款吃喝。以上充分說明聚餐是嶽不群個人主導的同事之間的私人聚餐,與用人單位無關。

在實踐中,同事之間為增加相互之間的感情,大都會相互吃請聚餐,也往往會找一個理由或主題把大家聚在一起。作為同事,相互之間的共同點或共同話題大都與工作有關,或為了工作順利進行、或為了新員工加入等等原因,不能簡單的以同事聚餐的理由或者主題來確定是否是由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

【法院認為】

一審法院觀點:令狐衝作為華山公司職工,跟隨項目部駐緬甸從事吹管工作。其所在部門為慶祝吹管成功所組織的聚餐,雖與國內由單位出面組織的活動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否認其聚餐的目的在於慶祝公司的外派任務完成、對項目部工作人員所付出努力之肯定,不能將這種聚餐活動與公司的純粹生產、經營活動相割裂。員工是否自願參加、是否已經報銷餐費不能否定聚餐為項目部組織的性質。故,事故發生當晚的聚餐活動並非私人聚會。因此,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

二審法院觀點:本案中,被上訴人令狐衝作為華山公司職工,在緬甸達吉達項目部進行鍋爐吹管工作。2018年1月21日,被上訴人令狐衝在聚餐過程中摔傷右腿。華山公司自稱其單位系國有控股公司,本次聚餐活動是由華山公司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組織,而從上訴人所提交證據來看,此次聚餐目的在於慶祝項目部所在項目吹管成功,通知聚餐的方式是自上而下逐級通知,在華山公司項目部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書》中還有關於因項目吹管結束,通知晚上夜班取消進行聚餐的記載,華山公司在涉案《工傷不予認定決定書》中對此明確認定為「令狐衝在參加項目部組織的……」同時,華山公司又認為此次聚餐活動為自願參加、自發組織的與工作無關的聚會活動。本院認為,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認定決定認定事實不清,原審判決予以撤銷並責令其重作並無不當。

*案例來源:(2019)魯02行終593號,當事人系化名,為突出爭議焦點略有刪節

【案例評析】

勞動者參加聚會活動可以緩解緊張情緒、工作壓力並釋放暗藏在身心中的焦慮與疲憊。用人單位組織聚會活動不僅能激發勞動者的創造力再生產力也能增加勞動者之間的凝聚力,使勞動者對公司產生歸屬感。可見,舉辦和組織聚會活動對於勞資雙方而言具有雙贏的作用。但聚會活動具有一定的風險,本案便是一例。

關於這方面的工傷認定,現有的裁判規則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四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工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 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到傷害的;

易言之,滿足該條款需要只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之一:1.職工自願參加的由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2.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而參加的活動。由此,滿足該條款的要件為:職工自願,參加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職工受指派,參加非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

其中,職工的主觀意願是構成要件之一,可見,單純的認為只要勞動者自願參加的活動或勞動者自費的活動均不能認定為工傷系對法條的誤讀,在這需要指出並予以糾正。

而是否系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則可以通過活動組織者以及活動目的等綜合因素予以考量。

部門主管通知聚會的方式和方法是認定活動系用人單位組織的原因之一。有些用人單位為了避免因這類聚會而引起的法律風險,往往會採取員工自願的形式以部門主管牽頭來組織員工參加,這種看似正確的做法實則暗含風險。一方面,部門主管系通過工作群、工作郵件或工作會議上發出聚餐通知,那麼該通知的效力就具有一定的管理屬性。另一方面,部門主管因該聚餐活動調整變更了部分員工的工作安排,譬如本案中取消了交班會和夜晚,或提早結束當日工作,則屬於職權行為,該行為的目的係為聚餐活動提供便利,那麼該活動便帶有公司的意願。而這些行為並沒有超出一般人的認識範圍。

活動目的是認定該活動系用人單位組織的原因之一。用人單位組織活動往往具有一定的背景因素,即前提條件。本案中,用人單位亦指出:「在實踐中,同事之間為增加相互之間的感情,大都會相互吃請聚餐,也往往會找一個理由或主題把大家聚在一起。作為同事,相互之間的共同點或共同話題大都與工作有關,或為了工作順利進行、或為了新員工加入等等原因,不能簡單的以同事聚餐的理由或者主題來確定是否是由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可見,在生活中,組織活動的產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可而該目的屬於一般人可以預見的範圍,並沒有脫離日常生活的認知。

因此,單從活動組織的經費支付是否系用人單位,或活動組織的組織者是否系用人單位主管,或是否經由用人單位審批同意,並不能否認該活動系用人單位組織的這一事實。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沒有繳納工傷保險能否認定工傷?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下班途中遇事故算不算工傷?參加團建時受傷算不算工傷?沒有繳納工傷保險可以認定工傷嗎?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4月28日上午,北京西城法院舉行新聞通報會,發布工傷認定行政爭議典型案例,為工傷職工劃出司法保護線。
  • 參加單位春遊活動受傷算工傷嗎?權威答案來了
    你是不是希望單位能組織員工一起遠足,領略工作以外的詩和遠方?那麼問題來了:參加單位組織的春遊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參加單位組織的文體活動,受傷算不算工傷?小編帶你一起尋找答案~~參加單位春遊活動受傷算工傷嗎?
  • 以案說法|工作中取火抽菸導致受傷,能認定工傷嗎?
    因此,工間小休時間應認定為在工作時間內;勞動者在正常工作過程中,圍繞生產操作進行的準備、收尾、工間小休等活動都屬於「因工作原因」的範疇,本案王看山在工作場所內等待下一階段的工作間隙靠近火源取火吸菸,也是一種休息方式,而工間短暫休息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一項基本權利,是為了恢復工作原因造成的身體疲勞,故應認定為工作原因導致;王看山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
  • 團建中受傷、下班路遇車禍……算不算工傷?有說法!
    本案中張先生參加的旅遊系F公司員工在休假期間自願報名、可攜帶家屬並費用自理的旅遊活動。雖然F公司為本次旅遊先行墊付了旅行團費,但不能據此認定該旅遊活動為單位統一組織的團隊建設活動。張先生在休假旅遊期間,因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死亡,其所受傷害與工作並無關聯性,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應當被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情形,因此東城區人社局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並無不當。
  • 幫工時受傷是否應認定為工傷
    ,無論其從事的工作是否與本職工作一致,只要屬於單位正常工作,即為單位的利益而受傷的,同時其行為也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排除工傷認定的情形,就應認定為工傷。  二、對工傷認定案件中「工作原因」的理解  《工傷保險條例》立法初衷在於最大可能地保障在工作中或與工作相關活動中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勞動者能及時獲得醫療救治、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的權利,因此,在認定「工作原因」這一工傷認定的核心要件時應遵循優先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這一立法目的。
  • 單位飲用水不能喝 員工外出取水受傷被認定為工傷
    工作單位內的飲用水不符合衛生標準,員工外出取水時發生交通事故受了傷,人社局認定為工傷,工作單位認為不算。昨日,寧海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工傷行政確認案件。  寧海人吳某2007年受聘成為金華某加油站的站長,食宿均由公司提供。  加油站內員工的洗漱、煮飯等生活用水一直來源於站內的一口深井。
  • 法官下班掉坑受傷,無法認定工傷,法院這麼判,修軍律師以案說法
    除了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因為工作原因受傷屬於工傷外,還有一些視同工傷的情形。其中在上下班途中受傷就屬於其中的一種。但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傷一定可以認定為工傷嗎?並不是。今天,北京恆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修軍將以案說法,談一談工傷認定的問題。
  • 工傷保險專家以案說法:下班途中接孩子被撞算不算工傷
    10月24日,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舉行的工傷預防暨職業病防治走進校園、走進機關、走進企業「三走進」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工傷保險專家們以案說法,對一些企業和參保人員關注的爭議性話題一一解答。兩個月後張強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人社部門受理後向用人單位發出限期舉證通知,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未提出異議。市人社局作出工傷認定,確認張強受傷事實並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不服,訴稱張強系工作中違規操作導致手指受傷,其主觀上存在過錯,並向當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市人社局所作工傷認定決定。
  • 以案說法:女生提供性服務時受傷,算是工傷嗎?
    後來,社保局作出認定,認為女青年不符合「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情形,也不符合其他認定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情形,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其實,主要理由還是在於,他們認為,王某如果是在洗腳、按摩等服務時受傷,則可以認定為工傷。可是她是在提供性服務時受傷,這並不是公司的業務,她自己做這種違法的事情,提供違法的服務,遭受到傷害,只能自行承擔責任。
  • 專業工傷律師:工地受傷沒有勞動合同能否認定工傷?(成功案例)
    【工傷認定難點】施工單位違法轉包給沒有用工主體責任的個人或者組織,個人或者組織招用的勞動者沒有籤訂勞動合同,工人受傷後如何進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部門是否以受傷工人不能提供勞動關係證明而不予認定工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工程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 勞動者因公外出和因工駐外,在工傷認定時有何區別?
    要點:因工外出和因工駐外,均系勞動者因工作原因,受單位指派或者單位授權在經常性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職務有關的活動。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因工駐外,勞動者有固定的住所、有明確的作息時間,住所和工作時間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而因工外出,勞動者沒有固定的住所,也沒有明確的作息時間,住所和工作時間具有流動性和不確定性。
  • 工作中因自身過失受傷,會影響工傷認定嗎?——律師「以案釋法」之周三勞動篇
    以案釋法本案中孫某聽從公司指派去開車接人屬於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而孫某在下樓時摔傷,係為完成工作任務所致。工傷保險是分擔事故風險、提供勞動保障的重要制度。若將職工個人主觀上的過失作為認定工傷的排除條件,違反工傷保險「無過失補償」的基本原則,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因此職工從事工作中存在過失,不屬於排除工傷認定的法定情形,不能阻卻職工受傷與其從事本職工作之間的關聯關係。最終勞動局作出予以認定孫某為工傷的決定。
  • 單位內被打不給定工傷 舉證不足敗訴人社局重認定
    事後,張某要求進行工傷認定,就職單位向當地人社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人社局經審查作出了不予認定工傷的決定。張某不服,向法院提起工傷確認行政訴訟。最終,法院判決撤銷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並責令其對此工傷認定申請重新作出處理。8月7日,記者獲悉,近日,當地人社局已重新作出認定結果,認定張某所受傷情為工傷。
  • 單位沒有與其籤勞動合同的職工受傷 職工可以申請工傷嗎
    問題:有網友問:職工在單位上班期間受傷,但入職時單位沒有與其籤訂勞動合同,受傷職工可以申請工傷嗎?今天張哥就來聊聊這個問題。現實生活中,勞動者也知道要和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但是有些用人單位就是不跟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如果職工一定要籤,處於弱勢的職工就會失去工作,這在當前「一職難求」的環境下,職工只有忍氣吞聲。
  • 規範工傷認定程序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是我國工傷認定法律程序的第一道環節,對於勞動者及用工單位都有重要意義。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認定工傷是勞動者或其近親屬能夠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關鍵因素,對於勞動者權益保障十分重要。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認定工傷是用人單位是否承擔工傷責任的關鍵因素。合法合理的工傷認定對於用人單位心甘情願地承擔工傷責任,並及時發現、調整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至關重要。
  • 這6種情況下受傷,不能認定為工傷!(含工傷認定流程,收藏!)
    2、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但本人負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上下班交通事故是工傷認定的常見類型,但並非所有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都能認定為工傷,這裡需考慮員工在交通事故中的責任大小。用人單位申請: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單位沒有這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 教授上班途中摔骨折不算工傷?法院:應認定工傷,盤點那些容易被...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記者 楊昱 通訊員 鍾建林)大學教授騎自行車去參加碩士論文開題,在途中不慎摔倒受傷。當校方為她去申請工傷認定時,長沙市人社局卻不予以批准。為此,教授把長沙市人社局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撤銷長沙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 工作過程中受傷,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很多勞動者發生工傷之後,不知道如何維權,往往錯過了維權的最佳時間,拿不到應得的賠償金。接下來,我結合辦案經驗,向大家分享一下申請工傷的流程:1、工傷發生30日內,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局申報工傷。根據法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2、用人單位不申報工傷,勞動者也可以向勞動局申報工傷。
  • 什麼樣的情形才算工傷呢?工傷認定7類型!請勞動者務必讀完!
    大家都知道每個人在工作的時候,都要繳納工傷保險,如果沒有參與工傷保險,那在受傷的時候賠付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參加了參與投保,在事故發生後需30天內提出工傷認定,之後需通過單位提交工傷保險申請表即可。如果在上述時間沒有申請,自然也享受不到相關的工傷保險賠償了。什麼樣的情形才算工傷呢?
  • 類案裁判方法 | 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如案例一中,錢某在勞務派遣期間發生工傷,工傷保險待遇責任方應為勞務派遣單位,因此應由A公司支付錢某的工傷保險待遇。(3)違法轉包業務的用工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該組織或自然人聘用的勞動者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工傷保險待遇責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