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微信群,家長發信息問問題,老師多數不回,老師是什麼心理

2020-12-16 指尖教育帝國

小徐老師也是那個家長發信息很少第一時間回的人,而且不但是家長發信息不能及時接收回復,連家裡人也常常抱怨我比總理還忙,一天到晚打電話找不到人,那老師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小徐老師來說一說我的原因:

一、小徐老師上課如果帶手機一定是靜音狀態,因為一天中上午要上兩節課,下午要上兩節課,早晚有時還有自習,因此即使下課時間,也經常忘了把手機音量打開,這成了我接不到信息和電話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師上課不允許帶手機,或者帶手機也必須是靜音狀態,這是很多學校老師必須遵守的教學紀律,現在的手機各種交流APP,各種新聞平臺,自動推送消息時,總會發出聲音,如果是老師正常上課時間,會無形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聽課。

二、老師在辦公室備課期間,大多數老師也選擇靜音,因為大家集體備課,如果大家都開著手機,難免會影響大家的工作。

三、小徐老師備課期間一般都要關靜音,因為只要手機一有響聲,自己總不由自主地去看一看,無論是群裡的信息,還是無關緊要的新聞推送,總會無法讓我集中精力高效完成工作,因此靜音最能靜心沉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老師不同於其它職業,有時下一堂課的試卷沒看完,作文沒批改完,或者該講的內容沒有整理完,就無法順利進行下一節課,所以對老師來說,有些工作是不能拖的。

四、下班後,小徐老師要急忙開車回家接孩子,在路上根本沒時間看手機,回家邊做飯邊看兩眼手機,重要信息回復一下,不重要的信息可能轉身就忘了,而且手機靜音經常忘了關閉。這也經常造成我很多時候不知道我的手機無聲無息地躺在哪裡。

五、吃飽飯,終於有時間坐下來休息一下,但是如果我玩手機,我的孩子也會去玩電腦,所以一般我會選擇和孩子一起看書,或者像現在這樣寫寫文章,或者邊看書邊陪孩子寫作業,而此時的手機也是靜音的。

也許是因為老師上課時,手機必須靜音而養成的習慣,小徐老師的手機一天到晚很少有不靜音的時候,也沒有時間抱著手機刷屏,這成為小徐老師無法及時接收並回復大家信息的根本原因。

很多時候,當我拿起手機看有無重要信息時,有些家長信息已失去時效性,無須回復了,比如「老師,你告訴XXX,讓他別忘了吃藥。」「老師,今天早上,XXX發燒了,吃了藥,你看看他現在還燒嗎?」「老師,今天XXX的作業忘帶了。」等等,這些信息已因過時沒有回覆的意義了,我也就不再回復了。

但是,如果家長問孩子在學校,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小徐老師一定會準確地反饋給家長,因為我希望和家長能共同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至於其他老師不回家長信息的原因,肯定有和小徐老師共性的原因,另外的不回信息的心理,有可能是覺得下班時間不想聊工作,也有可能覺得家長問的問題跟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大關係,也有可能怕和家長溝通不暢而引發誤會。

最後,小徐老師建議家長們,想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及學習態度問題時,最好不要發信息,一來回信息,一句半句真說不清楚,二來又太耗費時間,老師留給自己及家人的時間真的不多,再加上一個老師要管幾十個學生,信息一多真的回不過來。另外,微信班級群也不是交流問題的地方,畢竟全班家長都在群裡,大家心思不一,有可能會引起諸多誤會。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的問題,可以親自約個時間去學校找老師當面聊最好。

相關焦點

  • 班級微信群事件!
    去年的事兒,整理如下:某周五,下午放學時間有個同學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問老師,這周六是否開家長會?我也趕緊順勢接上話茬想要確定一下。其實這一周都猶豫好幾次想問問的又不太敢,因為最近群裡氣氛一直怪怪的!我說我們家家長在外地,如果真的確定開家長會的話,需要提前回來!
  • 班級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老師、家長請查閱
    班主任老師在享受利用新技術溝通交流的快捷便利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此起彼伏的群「事件」:刷屏、客服、紅包、曬娃、潛水、攀比……管理「班級微信群」瞬間成了不少班主任的「頭疼事」。 如何讓家長微信群有規範!究竟什麼才是微信群的「正確打開方式」呢?老師在使用群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新學期家長微信群過度討好老師 老師:心理負擔太重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手機社交平臺迅速普及,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渠道已經從簡訊時代、飛信時代進入微信時代。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都建立了用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老師發通知、留作業等變得方便快捷了,家長也可以第一時間得知孩子的在校情況。
  • 老師在群裡發信息,家長一個個回復「老師辛苦了」,是什麼心理?
    一、老師不應該在群裡發通知這是非常明確的一個問題,教育部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不準排名,成績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更嚴謹教師在群裡發學生成績。這裡題主沒有說明孩子的學段,但是我猜應該不是大學和幼兒園,既然不是大學和幼兒園,無論是小學、初中和高中,都是不允許在班級群裡發成績的,所以班主任不要犯傻,如果有家長不樂意,隨時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二、老師在群裡發通知,想不想得到家長的響應?
  • 怎樣避免家長群變成矛盾群?老師管理班級微信群有方法
    班級建立微信群,初衷是希望學校和家長之間有能更好的溝通;在管理孩子方面,更加的得心應手;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老師能夠及時的聯繫家長。能讓家長能第一時間收到老師發布的通知、要求等重要信息,從而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家長群悄悄的變了味,家長群的難於管理讓老師苦不堪言。,有的家長在群裡發廣告的,邀請打麻將的,發小視頻的。討論的話題也五花八門,育兒經,養花草,老師還不好把這些家長踢出群,只能警告,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故態萌發。導致老師的通知有的家長看不到。.
  • 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班級群是網絡時代家校聯繫的重要方式,但由於經驗不足,隨著新鮮感的褪去,不少班級群使用過程中的各類矛盾逐漸顯現。如何高效利用班級群,使之真正成為家校溝通的信息橋梁呢?在上周的【每周一問】中,我們收到了很多老師睿智的留言,他們在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的家校交流方面很有方法,一起來看看吧~~上周問題〖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 家長和老師在班級微信群裡應該怎麼交流
    作者:黃帥  「排隊」點讚、「蓋樓」感謝老師、「炫耀式」曬娃、微商代購……原本作為老師發布通知、與家長溝通平臺的QQ、微信家長群,已經悄然變味,每天動輒幾百上千條信息,讓不少家長和老師直呼「受不了」。
  • 又一封老師辭職信火了!班級微信群該發些啥?濮陽家長和老師這麼說...
    班級微信群裡應該發些啥濮陽的家長和老師有話說有群交流是好事 溝通方法得做好  「我感覺新聞中報導的那些家長有點兒小題大做,我不覺得老師的做法有大問題,嚴重到非要老師登門道歉的地步。」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在群裡請教過她!」葛女士說,那天老師在群中回復讓她很意外。「老師上課講過的題,學生回家寫作業時就必須得會做嗎?學生不會做時家長也必須得會,就不能向老師請教?老師向我關閉了溝通的大門!班級微信群建立的目的和意義又是什麼?」葛女士說,她不反對老師在微信群公開孩子在校學習或者表現不好的一面,但希望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時,不要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這樣才更利於雙方的溝通與配合。
  • 「老師,回個消息很難嗎?」老師回答:肯定回,但不一定每個都回
    不一一回復,佔用的時間是少了,但是班級的微信群要炸了,「老師,我給您發簡訊怎麼不回?」「老師,我都給您發好幾條微信了……」「這老師怕不是不想搭理咱們吧……」等等。晚上11:00,終於批改完作業,翻看一下群裡的微信,看到這些消息真的很難過,不禁有些自嘲,慶幸沒有遇到直接罵我的。但是,我想說,真的是沒有時間一一回復,況且,我只是一名人民教師。第一, 老師要面對的不是一個孩子,有時候家長發了簡訊、微信,可能忙得轉身就忘記了。
  • 「家長群」令老師家長鬧心!這個地方推出「班級微信群公約」,白巖松點讚!
    有的老師就表示,感覺一天醒著的時間,幾乎都在工作,恨不得第一個退群……家校的溝通,真到了不得不調整的時刻。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又該什麼時間說?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央視新聞頻道白巖松主持的《新聞周刊》欄目,報導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對濱江引導規範班級微信群的做法點讚。
  • 「老師,回個微信很難麼?」難!
    點擊"班主任研究會"關注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利用微信和老師溝通?這篇文章值得借鑑!如今,微信已經成了家長與學校老師溝通的便捷渠道:老師在微信群裡發布通知、布置作業;家長也能利用微信方便地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 「老師,回個微信很難麼?」難!
    一節課下來,微信「叮叮叮」響個不停,簡訊有十好幾條,未接電話也好幾個,還好課堂上都不允許老師帶手機。同一辦公室裡一個有經驗的班主任看我前兩天一直打電話回復,佔用了不少時間,就告訴我,這種情況不用一一回復,只要咱們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有人無理取鬧,不然的話太耽誤教學時間了。不一一回復,佔用的時間是少了,但是班級的微信群要炸了。
  • 班級微信群家長屢屢被踢:老師,我該怎麼和你溝通?
    家長很煩惱,班主任老師更煩惱,有熟識的朋友同學孩子上學,託東哥多多照顧的同時,都不忘了問一句:這老師怎麼樣,好說話不?由此可見,家長的煩惱,是從孩子一入學就有的——可是,作為一名教師,東哥聽的更多的,是同事對家長的抱怨:當然,這一點除了職業圈子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一個家長,只是面對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卻要面對幾十個家長。
  • 家長在班級群裡罵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說到這裡,我們先來審視一下現如今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如今,科技發達,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挨個打電話或者讓學生來傳話,而是只需建立一個班級群,老師發一個通知,所有家長就會同時受到該通知,然後家長在班級群裡回復一下,這樣一個消息就算成功送達。
  • 幼兒園班級微信群現狀分析
    由此, 筆者組織我園各班教師圍繞班級微信群"為什麼教師只是用於發布通知, 而沒有其他方面的交流?"這一問題展開交流、討論。通過談話, 筆者發現教師無視班級微信群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一是教師在管理班級微信群時會產生主從觀念, 認為自己是"專業人員", 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幼兒好, 只要家長嚴格按照通知給予配合, 即可推進教育, 由此不自覺地使用"發號施令"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
  • 老師,回個微信很難嗎?
    打開微信,一整列紅seven的未讀提醒,令人心驚。大部分消息都是家長交代自己孩子又出什麼問題了,要老師多照顧,多擔待。有些孩子沒完成作業,自己不敢說,要父母向老師求情。於是,家長就說什麼孩子忘了做、弄丟了、做不完等等,也有人怪老師布置太多作業。其實,如果家長放假時好好監督孩子做作業,這是可以避免的。
  • 幼兒園班級的微信群就該這樣管理
    各位老師,你建了幾個家長群?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無孔不入,讓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跑偏了」,反而增添了許多煩惱。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老師出奇招妙用班級群,專家表示立好規矩才能家校共贏
    為避免該問題,武漢市百優班主任、北湖小學蔡豔玲老師的聊天群規裡也寫明:「家長不得在群內諮詢孩子的表現,有需要請電話或到校交流。」幾位班主任私下也約定好,只在群裡發學校的公告和班級通知,絕不就個別學生情況在群裡做任何討論。
  • 規範班級微信群,這種家校公約上央視了,值得借鑑
    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工作管理,該教育局經過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共有兩篇,分別是「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