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11日訊 很多燒烤店中都有涮串,而鴨血串就是其中一種。市民劉先生向本報報料,哈爾濱市場上鴨血質量良莠不齊,特別是散裝鴨血貓膩特別多。5月4日起,記者通過走訪、樣品檢驗等,逐漸發現了隱藏在鴨血當中的秘密。
走訪市場
「要不是做買賣,自己吃最好別買鴨血」
4日起,記者走訪本地市場,賣鴨血的商戶很多,有的賣盒裝的,300克一盒,外地廠家生產;還有的散賣,大塊鴨血暴露在空氣中,沒有標識,涮品店等地方基本只賣散裝鴨血。在道裡某市場,一商戶聽說記者自己吃時說:「你要不是做買賣用,自己家吃最好還是別買鴨血了,裡面是什麼血什麼來源都說不清。」在道外區某市場,也有攤販提醒別買散裝鴨血,盒裝的也要謹慎。但鴨血中究竟有什麼,他們都避而不談。
專業檢測
四份樣品中三份不是純鴨血
4日,記者在不同地點購買了四份鴨血,當天送到國家林業部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血製品檢測時間較長,8日上午,四份樣品DNA檢測終於完成。
序號採樣地點包裝外觀DNA檢測結果
1號鴨血粉絲店 散裝一直流水,血腥味重牛血
2號道外市場 盒裝比較硬,血腥味較淡部分是鴨血
3號道裡市場 盒裝比較硬,血腥味較淡較純淨的鴨血
4號麻辣串店 散裝一直流水,血腥味重牛血
專家表示,從檢測數據看,1、4號樣品為牛血,沒有任何鴨血成分,1號樣品與黃牛的DNA吻合度100%,4號樣品則不確定是哪一種牛的血;2號樣品部分是鴨血,但有很大概率摻雜了其他物質;只有3號樣品是比較純淨的鴨血。
業內揭秘
牛血+明膠+胭脂紅=「鴨血」300克鴨血比牛血貴4元
為什麼要用牛血冒充鴨血?「就像用鴨肉冒充羊肉一樣,為的就是利益。」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哈市市場用牛血冒充鴨血的商家不少。記者從哈市部分批發市場了解到,同樣是300克,牛血價格1元左右,鴨血則是5元,相差極大。業內人士表示,在牛血製品中加入明膠、胭脂紅,外觀和口感就很像鴨血了,還有的商家加水勾兌,這也是為何有些鴨血靜置後流出的血水顏色較淡。
「鴨血」放100小時不變質多半加了福馬林
四份樣品在檢測機構保存了4天,記者發現,放置100小時後,3號純鴨血和2號鴨血開始變質,而兩份「牛鴨血」外表與剛購買時幾無變化。記者電話採訪了山東一家鴨血生產企業,業內人士表示,鴨血常溫裸露一兩天就會變質,想保存這麼久就要加防腐劑,防腐劑還能讓牛血變得口感鮮嫩,更加像鴨血,沒有檢測不能確認具體加了什麼,但以往執法部門查扣的假鴨血多數添加了福馬林。據醫生介紹,福馬林易引起食管、胃腸道等部位不適及病變,長期食用會損害肝臟等器官,甚至可能引起癌變。
記者實驗
1.在小杯中加入牛血;
2.在牛血中加入適量明膠,加溫融化並攪拌,血製品變得有韌性,光澤度更好;
3.繼續加入胭脂紅,血製品顏色由暗紅變成鮮紅,和市場上一些顏色鮮豔的鴨血外觀幾乎一致。
真假鴨血如何辨別看:真鴨血未煮之前表面光滑,沒有氣孔,煮熟之後顏色偏深紅,與原來差別不大,切開有大小不等的氣孔;假鴨血煮熟後由鮮紅轉為呈灰白色,內部氣孔大小几乎均等。
夾:真鴨血用筷子一夾就碎;假鴨血相對有韌性,不易夾碎。
嘗:真鴨血口感滑嫩,接近於豆腐;假鴨血口感接近於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