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一場大雨,讓南方瞬間有了冬天的寒意,藏在柜子裡多時的棉衣終於要「重見天日」了。
這樣寒冷的天氣,行走在戶外,從頭到腳被寒氣籠罩著,真真體會到什麼叫做寒意刺骨。
這個時候,喝一杯老白茶是最好的,且必須是要煮出來的老白茶。
喝一杯,感覺身體中有一股暖流在行走、流動,熱量把身體的寒意都驅趕。
用來盛放老白茶的茶杯,最好是玻璃材質的,琥珀色宛若紅石榴色的茶湯在通透的茶杯中,十分好看,腦海裡不自覺就浮現出了一個畫面——葡萄美酒夜光杯。
說到煮茶,好處有不少。
1、煮茶喝,方便快捷,只要將茶投入其中,便可感受滋味。
2、煮茶喝,溫暖有藥香,不知是不是白茶具有的藥性,這種溫暖的感覺十分持續。
3、煮茶喝,得到的茶湯是醇厚的、稠滑的、柔和的,爽滑可口。
難怪新老茶友都喜歡將白茶煮著喝。
不同年份下的白茶,煮出來的口感大有不同,1年的白茶、3年的白茶、5年的白茶,哪個年份的白茶最適合煮著喝呢?
《2》
1年的白茶煮著喝有什麼特點?
特點:鮮爽感與醇厚感交融
1年的白茶,經過365天的轉化,內含物質漸漸變化著,茶多酚、咖啡鹼、胺基酸的含量有所減少的,這時候的白茶煮著喝,仍舊有著濃烈的鮮爽感。
若是煮飲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茶湯會有一絲絲的苦澀味,但壽眉煮著喝卻很少出現苦澀的柑橘,尤其是壽眉餅,茶湯醇厚、鮮爽,還帶有淺淺的棗香。
像今天村規陳就煮了2016年的蝶戀花(壽眉),口感上與白牡丹和白毫銀針大有不同。
蝶戀花經過煮茶後,散發著清爽的粽葉香,就好像端午節包粽子用到的幹粽葉,乾爽,清新,明朗。
再接著煮,還會有類似木質的香氣出現。這種香氣,沉穩、踏實、平和。
喝茶湯,開始有稠度,但這中程度的稠滑感,自然比不上陳化多年的老白茶。
不過,1年的白茶煮出來能夠有這種口感,已經讓人格外驚喜。
《3》
3年的白茶煮著喝有什麼特點?
特點:醇厚、濃鬱的藥香(壽眉餅、貢眉餅還會有甜蜜的棗香)
陳放了3年的白茶,可稱之為老白茶。
在3年的光陰中,白茶的轉化更加徹底、明顯,老白茶的特徵開始凸顯,如溫暖的藥香、陳香等。
如2014年的白露茶煮著喝,滋味甘醇,綿柔,湯水遠比1年的白茶要醇厚、稠滑。
對比之下,3年的白茶香氣更加多層次,鮮爽感不如1年的白茶。
3年的白茶煮出來有什麼香?
首先出現的是白茶的藥香,這是老白茶的香氣特點,這種藥香是草藥的香氣,不是中藥的香氣,不會有強烈的刺激感。
其次出現的是乾爽的粽葉香,這種香氣,仿佛寫在老白茶的基因當中,不論是1年的白茶,還是3年的白茶,都會有,只是濃度不同罷了。
3年的白茶,粽葉香更叫濃鬱一些。
最後出現的是白茶的木質香,這是白茶煮淡之後會出現的香氣,有些像幹竹葉的香氣,但又有不同,仿佛是一枝幹木頭的香。
若是品質好的壽眉餅,陳放了3年,就會有棗香出現。棗香,是壽眉餅(貢眉餅)的專有香氣。
煮過之後,這類香氣會更加明顯。
《4》
5年的白茶煮著喝有什麼特點?
隨著存放年限的增長,白茶的香氣更加沉穩,踏實,濃鬱。藥香更加濃鬱。
聞幹茶,是舒服的幹粽葉的香氣,又有一些類似幹蘆葦的香氣,給人的感覺是清爽的。
這樣的茶,聞著便已經先醉了。
取茶,煮飲。
在水的沸騰間,白茶的內含物質漸漸釋放,香氣物質開始飄散,滋味物質落於水中。
5年老白茶的香,以溫暖的藥香為主旋律,伴隨而至的還有陳香、粽葉香,若是壽眉餅、貢眉餅,還多了一味棗香,甜蜜蜜的。陳化好的茶餅,還會有清新的薄荷香,淺淺地跟在所有香氣之後,若不細細捕捉,稍縱即逝。
5年陳的白茶,煮著喝,茶湯更加醇厚,好像布丁一般的感覺,濃濃的,又好像熬製了1小時的銀耳羹,茶湯是有稠度的,是濃醇的,同時也是絲滑的。
《5》
若從口感的醇厚度來說,5年的白茶勝過1年的白茶、3年的白茶;
若從香氣的豐富程度來說,3種年份的白茶不相上下,風格不同。
1年的白茶會有鮮爽氣,而3年、5年的白茶(壽眉餅、貢眉餅)會有甜蜜蜜的棗香;
不同年份下的白茶,如同不同年紀、不同人生閱歷的人,給我們的感覺是不同的。
1年的白茶,是18歲的少年,有青春,又有成熟;
3年的白茶,是而立之年的中年,偶爾也會犯渾,但資歷已經開始積累了;
5年的白茶,像耄耋老人,有著睿智與平靜,蘊含著智慧。
好在,冬天還很漫長,我們可以分別感受不同年份帶給我們的感受,或許我們就能發現,有白茶喝的人,是幸福的。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